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钢铁公司气烧石灰窑生产现场发生一起高炉煤气中毒事故,造成作业人员3人死亡,附近高炉上料休息室6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291.23万元。通过使用高斯烟羽模型对事故高炉煤气泄漏扩散范围进行模拟计算,应用计算结果还原事故发生场景,进而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1990年12月12日,我厂发电分厂在停炉抢修2~#锅炉过程中发生一起重大的锰铁高炉煤气中毒事故,致使6人中毒,其中4人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1.事故经过 12月10日,发电分厂有人发现距2~#锅炉约15m的停用煤气管道放散管顶部冒少量煤气,估计是发电分厂煤气进口水封失效所致,曾电话要求锰铁分厂将高炉煤气出口之水封注满水,以切断煤气泄漏;12月12日3时许,厂煤气转送站发现该站高炉煤气压力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3日,南京市某街道炼灰厂发生安全事故,三名在记账房内休息的工人全部昏倒。事故发生时,一工人发现石灰窑有两小时不出灰,立即向值班厂领导汇报,值班领导迅速赶到石灰窑旁的记账房内查看,发现记账房内的三名工人都躺睡在椅子上,嘴边有呕吐物,且呼唤不醒。厂领导迅速用车将三人送至医院救治,其中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4.
知识小问答     
在煤气区域内作业 ,对CO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答 :在煤气区域内或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 ,应取空气样做CO含量分析。如果CO含量不超过 30mg/m3 时可以较长时间工作 ;CO含量为 5 0mg/m3 时 ,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h ;当CO含量为 10 0mg/m3 时 ,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min ;CO含量为 2 0 0mg/m3 时 ,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15~ 2 0min。工作人员每次进入煤气区域或煤气设备内工作时间间隔至少应在 2h以上。在煤气区域内作业 ,当CO含量超过 2 0 0mg/m3 时 ,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答 :在煤气区域内…  相似文献   

5.
<正>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能源管控中心(简称能源管控中心)是公司最主要的能源管理与运行单位,负责全公司水、电、气(煤气、氧气、氮气、蒸汽、压缩空气)等的输配与平衡。其中,涉及煤气的安全管理属于重中之重,3个重大危险源(20万m3高炉煤气柜、8万m3和10万m3转炉煤气柜),超过数万米的煤气主管网、以及管网上数以百计的煤气附属设备设施,与各个单位都有着供应关系或者管线交叉,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2月5日凌晨2时56分许,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7号(2 200 m~3)高炉发生煤气泄漏事故,事故造成8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 175.532万元。事故经过2018年2月3日,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韶钢松山公司)按计划对7号高炉(2 200 m~3)G037插板阀进行更换;4日21时左右,更换作业完毕进行检漏;5日0时30分左右漏点处理完毕;2时40分左右,能源环保部告知炼铁厂高炉分厂,能源环保部所有检修项目已经完成,具备引送煤气条件;2时56分许,能源环保部2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各地认真组织开展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推动整改了一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是,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较大煤气事故依然多发。2018年,全国钢铁企业发生较大煤气事故3起,造成21人死亡。这些事故暴露出部分钢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设  相似文献   

8.
依据石灰窑烟气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烟气治理工艺——SDS干法脱硫+布袋除尘脱硝一体化技术;分析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技术优势和关键系统。工程案例表明,该技术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适用于我国石灰窑烟气的治理。  相似文献   

9.
李亮 《劳动保护》2010,(3):48-50
7人到21人——武安“1·4”煤气泄漏事故死亡数字完成了3倍的“跳转”,用时仅仅3天。2010年1月4日11时45分,河北普阳钢铁公司南坪钢厂因南京三叶公用安装公司承建的煤气管道工程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次日8时40分,普阳钢铁公司公布事故伤亡人数为7死9伤。  相似文献   

10.
孙宝银 《安全》2003,24(2):15-15
1煤气中毒的概述 高炉煤气是高炉生产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含碳物的不完全燃烧,高炉煤气一般含有20%以上的一氧化碳、少量的氢和甲烷,发热值一般为2900KJ/m3—3800KJ/m3,其中一氧化碳(俗称煤气)是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气体,有剧毒。一氧化碳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一氧化碳在12.5mg/m3时对人可引起慢性中毒,在37.5mg/m3时人在4h—6h内中毒,在125mg/m3时人立即头痛、恶心,在150mg/m3时人在1h内中毒,12500mg/m3时立即死亡。  相似文献   

11.
在点燃煤气时,应遵守以下操作要求:(1)等待煤气的总管向分配支管送煤气的工作全部完成后,才能向各加热设备送煤气。(2)准备好点燃煤气的火把,并将烟道的闸门打开。(3)将点火的火把放在煤气烧嘴的前方,然后打开阀门点火。严禁先送煤气后点火,以免引起爆炸。(4)当点火煤气没有被点燃时,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并使其充分自然通风;严禁一次没有将煤气点燃,紧接着连续再点火。(5)在开始送煤气时,不可将煤气的阀门拧得太大,而应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气烧石灰窑烟气除尘的3种技术方案及使用效果,并重点推出了一项达到欧洲排放标准的烟气除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湘钢炼钢分厂焙烧车间现有2座30米~3自云石窑和2座150米~3石灰窑,分别采用2台8—18—101NO8和2台9—27一1NO6高压离心风机送风。白云石窑8—18—101NO8风机组噪声高达114分贝,石灰窑9-27—1NO6风机组噪声高达112分贝。1981年我们分析了风机组噪声源后,在8—18—101  相似文献   

14.
1996年4月20日,我省某化肥厂石灰窑发生一起死亡事故.个中原因,众说纷纭.为了弄清真相,福建省劳动安全卫生检测检验中心站会同当地劳动部门,在事故现场进行了模拟检测.1、事故前后情况该化肥厂使用立窑烧制石灰,为半间歇式作业,在石灰窑出料和添料的同时,窑内仍有部分物料处于煅烧过程中.4月20日清晨5点左右,石灰窑承包人薛某与另一女临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劳动保护》2014,(12):86-87
<正>煤气作业时存在着中毒、着火、爆炸等危险,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杜绝煤气事故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保证煤气设备的严密性,即不向外部泄漏煤气,不向隔断装置的另一侧泄漏煤气;二是带煤气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如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使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等;三是煤气设备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控制好煤气区域的点火源;四是保持煤气设备附属设施完好。本文参照了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等相关操作规程,列举了煤气作业中的部分隐患,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1月4日,某公司20万m3煤气柜要停柜检修,上午9时左右,总厂设备保障部、生产安环部和煤气分厂有关人员在煤气柜中控室召开了检修方案讨论会,制定了检修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7.
周远生 《安全》2004,25(2):30-30
本文介绍了一起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煤气泄漏,因施救不当造成3人死亡、29人煤气中毒的重大事故,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提出避免盲目施救扩大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答:一类煤气作业必须征得煤气防护站的同意,戴上氧气呼吸器后方准作业。二类煤气作业,要求煤气防护站同意,并准备好防护用具,作业时要有现场监护。三类煤气作业要求两人以上进行,同时要有人定期巡视检查。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国内外现有的煤气捕油,一般皆用立管式。这是因为处理的煤气量有限,含油量均在3g/m~3以下。在日本,目前仍致力于页岩干馏法生产石油的技术研究。所产生的煤气,也进行电净化处理。但电净化设备,置于生产流程的最末端,煤气含油量保持在3g/m~3以下,与一般煤气电净化的原始条件基本一致。 抚顺石油二厂要求在生产流程中,把电净化装置,放在洗涤塔后的硫氨塔前,在这一特定位置,用于捕油除尘的电净化装置,采用  相似文献   

20.
1992年4月8日,唐山市迁西县津西铁厂发生了一起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事故,1人死亡,6人重度中毒,3人轻度中毒。中毒死亡都叫万少军,27岁,是从事救护工作五年的老救护队员。人们不无痛惜的说:“想不到中毒工人没死亡,救人的反到中毒后丧生,是忽视安全葬送了他。” 4月8日上午8时35分,该厂7名维修人员正在长12、宽8、高6米的厂煤气加压风机室内进行风机维修,突然听到嘶嘶气流声。当时人们不知是什么气体,有的工人怀疑可能是煤气,马上取来了CO测定管对现场做了测定,结果为3000mg/m~3,检测管一吸到头(事故后根据煤气压力,管道直径,泄漏时间等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