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分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IEC的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重点梳理ISO标准体系,掌握国际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发展的方向,为我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个体防护装备(PPE)行业也逐步发展壮大,形成目前的企业专业化、产品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的新局面,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不断推出,正在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走向国际化。这些可喜的进步都凝聚着工作在个体防护装备领域里的许多同志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努力,高级工程师佘启元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3.
1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过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顿2002年,为推动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现有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进行了整顿。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2年11月首批通过整顿确认。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要求,整顿确认后的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委员的组成进行了调整。新的委员组成于2003年4月15日得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现将名单公布如下:2003年7月15日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序号姓…  相似文献   

4.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全国劳动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主办期刊《中国劳动防护用品》更名为《中国个体防护装备》,消息传来,令人高兴。这对促进我国护品产业发展,提高个人防护装备水平,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23,(2):F0003-F0003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创刊于1993年,是由应急管理部主管、全国个体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家专业技术期刊。本刊致力于宣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个体防护以及标准化方面的政策;发表关于个体防护方面的科学技术论文;报道国内外PPE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新设备;传播劳动防护知识,促进个体防护装备技术进步,守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健康!主要栏目有:防护装备技术研究、标准化研究、产业研究、行业资讯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个体防护装备产品标准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大了个体防护装备产品标准化工作的进程,强化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组织力量对产品标准进行了清理整顿,制定了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发展规划,使我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开始走上正轨;加快了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7.
蔡忠  杨惠 《劳动保护》2022,(1):10-12
<正>为加强个体防护装备(劳动防护用品)标准的有效供给,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1年11月11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印发《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本文介绍了我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建设现状,解读了《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及亮点,明确了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接下来的相关技术支撑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个体防护装备的概念内涵,以及我国个体防护装备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情况,并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公共卫生领域,以真实案例和统计数据说明了个体防护装备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突发公共事件对个体防护装备产品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同时,通过个体防护装备在新冠肺炎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个体防护装备在产品、配备、管理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提高标准水平,适应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经报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现决定在本标委会下成立六个标准化工作组。这六个标准化工作组是:头面部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组;眼部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组;呼吸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组;防护服标准化工作组;手、足部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组;坠落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组。  相似文献   

10.
1 基本情况 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按照标准化委员会管理章程,规范个体防护装备标准的制修订程序,较好地完成了对归口管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先后制订100多项标准,推动了我国个体防护装备的更新换代,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开展个体防护装备检测检验、监督管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入WTO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原有的标准已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外个体防护装备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个体防护装备提出了挑战。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现有标准进行了整理,结合实际需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个体防护装备标准的制修订计划。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地研究整理了中欧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分析了中欧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对中欧个体防护装备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提升我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水平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安全事业的重视,个体防护装备发展日益完善,基本可满足通常状态下的防护工作,但在应急防护装备方面还基本处于空白,大多依靠国外标准与产品。本文主要以当前应急状态下个体防护装备发展现状为基础,探讨应急个体装备发展建设问题,并从标准化体系建设、规范化企业建设与等级化选用建设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目的建立个体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技术,为个体防护装备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装备环境适应性设计要求,从装备环境工程的角度出发结合个体防护装备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设计.提出了个体防护装备的环境适应性管理、设计、实验及评价等技术方案,给出了一般个体防护装备实验室试验项目及顺序.得出环境适应性是个体防护装备重要的质量特性之一,要进一步提高个体防护装备的环境适应性技术,适应个体防护装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蔡忠  杨惠 《劳动保护》2021,(3):10-12
本文介绍了我国坠落防护装备的标准情况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并通过对比国内外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及管理情况,为我国相关从业人员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执法和监管提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7年4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2007-2010年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第一次会议。标委会副秘书长周宏主持了会议。标委会各标准化工作组组长、专家和企业代表共13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个体防护装备的范畴非常广泛,不仅局限于劳动防护用品而是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的所有种类。所以,我国个体防护装备是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它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日益明显。但同时,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发展水平又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很多。笔者认为,建立一种以实施企业集团化经营为主导的高效率的发展模式,是该产业迅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所谓企业集团化经营,实质上就是企业规模化经营,它依靠对现有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即依靠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形成规模经济,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和集约经营,形成综合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2月15日,第五届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标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宣读了《国家标准委办公室关于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及组成方案的复函》(标委办工一函〔2016〕245号),并向新一届委员颁发证书;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两项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个体防护装备》创刊于1993年,是由应急管理部主管、全国个体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家专业技术期刊,双月刊,刊号:CN11-4626/X,邮发代号82-954。本刊致力于宣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个体防护以及标准化方面的政策;发表关于个体防护方面的科学技术论文;报道国内外PPE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新设备;普及防护知识,关爱生命与健康,提高全民防护意识。主要栏目:专稿、防护装备技术研究、标准化研究、检验与测试技术、职业安全与健康、最新动态、个体防护装备知识等。  相似文献   

19.
蔡忠 《劳动保护》2014,(10):103-105
我国已经成为个体防护装备的生产大国。为了更好地发展,国内很多劳防企业都在考虑转型、传承等问题。目前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面临怎样的形势?企业面临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在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过程中,一个新兴产业在悄悄地被拉动了起来——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从业者关注的背景下,有关职业健康、个体防护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具有了一定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在确保所有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的系统工程中,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正>回顾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个体防护装备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领域,个体防护装备对减少人员伤亡、保障职工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体防护装备不再是职工可有可无的"身外物",更不是企业按照自己的意愿可发可不发的"附属品",个体防护装备已成为广大作业人员预防事故和减少伤害的必备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