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气环境容量的分配与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晓枫  卢力 《环境工程》2000,18(1):50-53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的是更加有效地保护区域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在总量控制中将环境容量分配工作更加具体化和提出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法值得研究。本文从局部污染控制与削减入手,提出了环境容量分配和对点源排污量的计算方法,为最终实现从局部控制到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土壤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环境容量这一概念,大约于七十年代引用到环境科学领域。当时,环境污染主要由制定的一些环境标准来控制。但是,由于对环境治理未考虑生态循环和区域平衡,缺乏环境容量的设想和防止污染的总体对策,因此,相继提出了环境容量和总体控制的设想,并主要在日本得到发展和应用。 在对环境容量的研究中,大气和水体容量研究较多,土壤容量研究较少。在国内,土壤环境容量的研究还处于开始探索的阶段。 土壤环境容量除能用于总量控制外口,还能用来制定土壤环境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污泥使用标准,建立一套土壤环境指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污染控制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水环境污染控制系统开始于较早年代,直到本世纪初叶,水环境污染控制系统的规模由小到大。由简到繁,其水平由低到高,但共同的特点是在污染产生之后,较被动地,孤立地,静止地去治理污染。这种方法虽然在水污染的控制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近百年来的实践表明,尽管水污染的治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水环境的污染不仅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消除,还有加重污染的趋势,这是因为污染与治理的无政府性以及治理污染未与环境容量相结合的缘故。说明了无计划性的,局部的治理污染技术和措施解决不了社会性的、综合性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近20年来,由于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以及计算技术的发展,使水污染控制技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是容量总量控制的基础,本文针对现有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方法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了阶梯法,对污染源允许排放量能够进行较为合理地分配,实现了大气环境容量测算中"从浓度到容量"的确定,技术方法可行.它不仅有利于对现有污染源的控制和消减,而且有利于合理布局污染源的空间结构,从而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近岸海域环境容量与纳污总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南岛"十二五"期间近岸海域纳污总量、环境质量状况及环境容量比较分析,得出各主要排污区环境容量的剩余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全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入海量仅占环境容量的2.6%,氨氮占环境容量的26.6%,虽然全省近岸海域环境基本未受污染物入海量影响,仍有较大的纳污空间,可利用的环境容量非常充裕。为避免出现排污达标但环境质量下降的状况,提出建立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由浓度控制到总量和浓度控制并存。  相似文献   

6.
海洋污染日趋严重,研究污染物在海洋中的迁移转化机理,治理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对污染物在海洋中迁移转化的研究,没有系统的总结,大部分都是定性的描述,缺乏定量计算;相关模型大多比较复杂、计算量较大,无法将其应用于海湾环境容量研究的数值模型计算中。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套能满足海湾环境容量数值模型计算的切实可行的污染物降解模式,并且提出要控制总氮、总磷的理论,应用于厦门湾海洋环境容量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海洋环境容量及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是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制定海洋管理制度、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本文从海洋环境容量的概念出发,论述了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水动力、污染物扩散和水交换数值模拟,污染物总量控制以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并对海洋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的发展趋势做了总结,从而为污染海域的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分析水体环境容量的动态特性,论文以引江济淮工程涡河段为例,首次提出MIKE 11模型结合稀释流量比m值法计算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1)基于MIKE 11模型的m值法计算环境容量来分析河流水体环境容量的动态特性是可行的,它综合了环境管理中的总量控制和质量控制思想。2)通过对参数的合理取值,可建立客观反映模拟河段水动力、水质时空演变规律的模型;MIKE 11模型综合考虑河床糙度、纵向扩散系数、综合衰减系数、地表储水层最大含水量、土壤或根区储水层最大含水量等因素,水深的绝对误差(Re)、确定性系数(R2)和Nash-Suttcliffe系数Ens分别为3.30%、0.990和0.984;流量的Re、R2和Ens分别为9.8%、0.969和0.997;义门大桥断面COD模拟误差为13.7%,氨氮模拟误差为14.7%。3)基于MIKE 11模型的m值法计算谯城区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220.48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0.97 g/s;涡阳县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7.05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2.56 g/s;蒙城县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30.58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4.47 g/s;怀远县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76.59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0.67 g/s;与传统的一维模型计算值相比,计算精度更高。结论认为,此方法可为MIKE 11模型的应用拓宽新思路,为引江济淮工程中河流水体的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提供依据,为污染物在横断面均匀混合的非感潮河流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和流域水污染治理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气环境容量的测算和应用,是我国环境领域近年来开展的新工作,已有很大进展。本文首次将环境容量的概念,引入到沈阳市热源污染控制规划之中。对小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比较了市区各大型热源的污染趋势和程度,为热源规划的编制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大气环境容量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0.
海水水质对海湾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而基于环境容量的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海湾水体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从分析水质目标约束下污染源对环境容量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入手,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分类方法和常规水质模型,对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潟湖入海污染源对海湾环境容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渔排养殖、城镇污水和径流注入3类共41个影响潟湖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的主要污染源中,10个污染源对环境容量存在全局性影响;渔排养殖是影响潟湖无机氮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渔排养殖、城镇污水和径流注入污染源对活性磷酸盐环境容量的影响程度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
X7 9901710集中污染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浅析浙江省绍兴县集中治污工程/鞠建林(浙江省环保设计研究院)//环境污染与防治/浙江省环保局一1998,20(5)一5一9,环信X一3 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集中污染治理作了以下探讨:1.集中治理有利于实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避免了排污单位违法偷排而无法查外的弊端。2.集中治理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如有利于产生“互补效应”,降低投资运行成本;有利于减缓污染负荷冲击,降低工程投资;有利于降低运行管理成本。3.集中治理有利于开发利用新的自然环境容量资源。4.集中治理有利于克服环境容量的外部性,优化…  相似文献   

12.
叶常明 《环境科学》1988,(3):86-90,76
环境容量是七十年代以来提出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日本学者西村肇根据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环境容量的定义表达式如下 x=k·y (1)式中,x表示排放负荷;y表示污染物的环境浓度;k称为环境容量,表示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与污染物在环境中浓度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克服了浓度控制的缺点。 八十年代初,我国的环境科学工作者在水质规划研究中,引进了环境容量的概念,并引起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环境界对环境容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大气质量控制和管理中,环境容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同时,环境容量还是环境科学领域里的重要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本文在大气的箱式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了大气环境容量 M=uyz (1)其中u为x方向上的风速;x、y、z分别为  相似文献   

14.
土壤环境容量在总量控制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土壤环境容量的研究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土壤环境容量如何应用于总量控制却还未见报道,而土壤环境容量提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考虑到总量控制,因此,探讨土壤环境容量在总量控制上的应用,既可检验它的实用价值,也可促进它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是具有相当意义的。 本文不是着重总量控制的讨论,而是通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区大气污染控制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工业区大气污染的特点及产生原因;从大气环境容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工业区大气污染控制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业区新老污染源大气污染控制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称的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或要素)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它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和治理、环境规划等密切相关。环境容量是一个变量,它由基本环境容量(或称差值容量)和变动环境容量(或称同化容量)两部分组成,可用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哈尔滨连续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已经明显引起了公共健康效应和经济损失,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对哈尔滨市大气环境质量概况、大气污染主要成因分析得出,大气细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民用秸秆燃烧、工业、露天焚烧、道路交通、供暖、火电和非道路交通.其中,工业、民用秸秆燃烧、露天焚烧和供暖为最大污染来源.通过运用哈尔滨市大气环境容量的测算,计算得到现状污染源布局下的最大环境容量,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扬尘这三种因素加重了哈尔滨市的大气污染,进而提出哈尔滨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达到控制大气污染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为阐明新疆乌鲁木齐市沿城市化梯度带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从代表性城-郊-乡-荒地梯度带采集88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各梯度带土壤中Cd、Hg、As、Pb、Cu、Ni和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基于GIS和综合环境指数(PI),分析沿城市化梯度带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沿城-郊-乡-荒地梯度带表层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有一定差异,各梯度带土壤中Hg明显富集。沿城市化梯度带土壤中重金属PI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乡村、郊区、荒地、城区,各梯度带均表现为中容量区。土壤中各重金属单项环境容量指数空间分布规律不同,PI低值区主要分布于城区梯度带,表明城市化对土壤环境容量产生明显影响。各重金属在各年限内动态年容量和静态年容量从大到小依次为Zn、Ni、Pb、Cu、As、Hg、Cd。各梯度带土壤重金属动态年容量均呈现20 a>40 a>60 a>80 a>100 a的趋势。各梯度带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在不同年限内平均动态年容量均大于静态年容量,土壤环境容量趋势好转。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阐明了如何用大气环境规划的方法来最优地利用大气环境容量,给出了大气质量最优控制模型和大气环境规划中的对策模型,并从大气环境容量这一单因子计算了旅游环境容量,可为旅游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许昌市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现状排放、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与预测环境质量、污染物削减和浓度贡献分析,核定得到了准确可靠的许昌市二氧化硫环境容量;研究建立的从宏观理想容量到实际容量的多源模型体系,能较好地应用于二氧化硫环境容量研究;A—P值法、AERMOD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污染源与环境空气质量的响应关系,且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可靠的多源模型广泛应用于中小城市的二氧化硫环境容量核定研究及环境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