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研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餐厨垃圾成分复杂,不便于收集、运输、处置,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进行资源化处置,即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又获得了清洁能源,餐厨垃圾合理处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文章阐述了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现状及研究进展,介绍了餐厨垃圾的中处置技术:堆肥技术、制燃料酒精、制氢、制沼气以及提取生物降解性塑料的技术。从餐厨垃圾资源化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置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上海市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和处理现状,分析了餐厨垃圾特性及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和管理水平,对目前上海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上海餐厨垃圾处理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餐厨垃圾是一种典型的易腐垃圾,虽然餐厨垃圾无毒无害,但是如果处理不当非常容易带来恶臭等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餐厨垃圾的主要来源是居民家庭、以及各个大中小的餐饮企业和各类学校机关的集体食堂。餐厨垃圾对城市的居住环境以及空气质量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我国餐厨垃圾的处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的餐厨垃圾处理出路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报道,对截至2015年9月的全国100多座城市(区)的餐厨垃圾管理情况进行了信息搜索和汇总整理,由此对国内餐厨垃圾管理规定、各省市餐厨垃圾处理能力、国内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整体建设进度、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技术应用、不同项目的建设投资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设施建设、收运体系、监管体系、收费制度4个方面对国内餐厨垃圾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南京城市快速发展,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餐厨垃圾大量产生,给居民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南京市餐厨垃圾收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南京市实际情况,提出"相对集中与就地处置"相结合,多种处置工艺并存的处置模式,将有效提高南京市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凯 《上海环境科学》2005,24(5):193-196
上海城区每天产生的餐厨泔脚垃圾超过1100t。其安全回收和处置日益引起公众和社会的关注。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对餐厨废弃物的管理和法规。分析了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部分、泔脚垃圾的产生及处理状况。论述了上海城市泔脚垃圾回收处置的调控机制,指出上海目前各类餐厨泔脚垃圾产生单位申报的产生量低于实际产生量.泔脚垃圾在回收处置过程中少收和漏收的现象仍然明显存在。建议必须建立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城市泔脚垃圾回收处置的调控机制,其中餐厨泔脚垃圾的产生者付费和回收处置的市场化调控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餐厨废物生化处理设施恶臭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妍  王元刚  卢志强  韩萌  商细彬  曹阳  张君 《环境科学》2015,36(10):3603-3610
选择目前国内餐厨废物成功进行资源化处理的代表性城市西宁、北京和宁波,分别对其处理处置情况进行调研并设置采样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各企业主要恶臭排放工段的恶臭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对各企业主要恶臭排放工段的臭气浓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餐厨垃圾生化处理企业的排放物质种类主要为醇、醛、酮、酯的含氧烃类,但对恶臭贡献最大的是含硫化合物,其次是萜烯类物质;综合西宁、宁波和北京的调研及分析结果,可初步考虑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施典型恶臭物质为乙醇、柠檬烯、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乙醛、乙酸乙酯.  相似文献   

8.
以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为例,从资源化处理、市场化运营模式与政府监管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中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工艺及管理经验,结合中国实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地区的实施情况,指出并剖析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不同处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的建议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唐敏  熊强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2):11-13,17
餐厨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们身心健康的危害日益显现,重庆市对餐厨垃圾的统一管理与处置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餐厨垃圾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剖析重庆城市餐厨垃圾污染的现状及原因,进而提出全市餐厨垃圾管理的总体思路,并着重从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市场化机制及引导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现状及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现状调研发现,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源头申报率较高,信息化监管系统不完善。不同类型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在垃圾分类意识、容器配置准确度、源头分类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小型个体单位、快餐连锁店、商业大厦的餐厨垃圾中含杂率均低于10%,餐厨垃圾纯度总体较好。研究基于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现状,结合市政府对餐厨垃圾的管理需求,对餐厨垃圾源头、收运和末端处置环节的质量把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择石景山区为对象,调研了9种类型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垃圾产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餐饮服务单位的人均餐厨垃圾产生量差别较大,其中特大型、大型和中型餐馆的人均餐厨垃圾产生量较高,而小吃店、快餐店和学校食堂的人均餐厨垃圾产量较低。特大型餐馆节假日餐厨垃圾产生量明显增高,节假日平均值比工作日平均值高出44%~220%。大型、中型和小型餐馆是餐厨垃圾的主要来源,这3种类型餐饮服务单位的餐厨垃圾产生量占总产生量的74%。  相似文献   

12.
餐厨垃圾经三相分离机分离得到的浆渣(简称餐厨垃圾渣)是一种有酸腐恶臭、水分含量高、外观呈泥状的有机废物。采用家蝇幼虫(蝇蛆)并结合机械化运行可高效快捷地将其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动物蛋白(蝇蛆)和优质有机肥(残料)。该蝇蛆处理中试生产线由进料布料系统、蝇蛆培养系统、虫料分离系统以及保温除臭除湿系统构成,单批次可处理500 kg餐厨垃圾渣。每批次处理仅需4 d左右,鲜幼虫产率为17.4%;且残料变成外观相对干燥、蓬松无臭,类似草炭样的优质有机肥,其产率为23.6%。按目前市场价格,处理1 t进入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原始垃圾可产生280~320元的收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餐厨垃圾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可以有效规避填埋和焚烧等传统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风险,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水解步骤通常被认为是整个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一些物理、化学、生物和复合的预处理手段,可以达到减小餐厨垃圾颗粒粒径和增强可溶性的目的,进而促进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通过阐述各种餐厨垃圾预处理原理,总结其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餐厨垃圾厌氧消化预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餐厨垃圾管理和处理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一方面介绍了餐厨垃圾的产生、管理及处理现状,简述了餐厨垃圾资源化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另一方面剖析了餐厨垃圾处理难的原因,进而探讨了餐厨垃圾规范处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餐厨垃圾生态循环综合处置方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金良  杨志强  朱强 《上海环境科学》2009,28(6):242-245,249
介绍了餐厨垃圾的特点及危害,以及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比较了目前国内外餐厨垃圾几种常见处置方法.根据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大、含水率高、油脂和盐分含量高以及成分复杂等特点,提出了分类收集运输、源头预处理以及餐厨垃圾与其它添加物混合堆肥的生态循环综合处置方案,以期为餐厨垃圾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庆市餐厨垃圾成分特征,对大庆市餐厨垃圾预处理工艺进行介绍,进一步对大庆市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温、湿式”厌氧消化工艺适合于大庆市餐厨垃圾处理,以实现大庆市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餐厨垃圾往往与生活垃圾混合排放,成分混乱、形态复杂,其资源化利用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之一,各国都在竭尽全力开发适合自己的处理技术。本文根据发达国家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方面的经验以及目前中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现状及问题,提出了餐厨垃圾发生现场实时处理的源头预处理、集中堆肥化及循环利用的处理思想,探讨了源头预处理技术,并提出了餐厨垃圾循环利用系统的构筑方案。  相似文献   

18.
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产甲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工程》2015,(9):100-104
污泥的厌氧消化技术是实现污泥稳定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然而污泥的单独厌氧消化技术存在一些弊端,如有机质转化效率低、停留时间长、沼气产量低等,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则可以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增强系统稳定性与产气性能。介绍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的协同效应,重点阐述了碳氮比(C/N)、有机负荷率、温度、p H值等因素对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的影响,并对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厦门岛为例,采用多元回归模拟和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与厦门岛城市餐厨垃圾产量相关的土地利用、GDP、人口等相关社会经济地理因子进行空间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所选地理因子均对餐厨垃圾密度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其中商住混合用地、商业服务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和城中村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是主要的影响因子。(2)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筼筜湖周边及厦门岛西南等商业繁华的区域餐厨垃圾密度较高,呈现空间集聚效应。(3)模型验证结果较为理想,各街道内餐厨垃圾总量模拟值与统计值比较符合,实现了厦门岛餐厨垃圾总量的降尺度模拟,是研究城市餐厨垃圾分布规律和实现餐厨垃圾产量空间化的一种尝试,以便为城市餐厨垃圾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为餐厨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提供基础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20.
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活动刚刚起步,面临着餐厨废弃物回收难等一系列问题。从行政管理、技术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体系建设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机构、有资质的餐厨废弃物处理机构、餐饮企业、公众4个层次入手分析,初步构建了贵阳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体系,从而促进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