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现已发现,各种多环芳烃(PAH)中有许多是致癌的。它们广泛地分布于人类生活环境中,例如土壤、水、大气、烘烤的食品和蔬菜中。致使近十余年来癌症日增,其中尤以肺癌死亡率大。主要原因与吸烟和呼吸污染了的空气密切相关。这一来,对PAH 的研究特别是对以苯并(a)蓖(Bap)为代表的强致癌物的测定和研究显得格外重要。Bap 的测定方法很多,其区别,不外乎在于提取,分离和定量的方法上。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真空升华,超声波提取;分离方法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层析,纸  相似文献   

2.
采用索氏提取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东京湾及河口区表层沉积物 中20种多环芳烃(PAH)。其总量(∑PAH)范围在225-5967ng/g(干重)之间; 其中,分子量为202的组分,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分子量为252的组分。这些 PAH主要来自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过程。 PAH总量与重金属Cu、Zn、Pb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并随底层水盐度的 增大呈对数增加。通过河流等搬运的PAH,主要沉积在离河口附近的东京湾内湾 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3.
据过去二十年来发表的资料证明,苯并(k)萤蒽(BkF)是大气飘尘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的一个主要成份,又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中必测的六种PAH之一。BkF的重要同分异构体是苯并(a)芘(BaP)其致癌作用最强;苯并(b)萤蒽(BbF),次之;苯并(c)芘(BeP)与BkF,无致癌作用(或尚属疑问)。但由于其化学性质相近,在分析中相互干扰,因而对这四个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是PAH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 多环芳烃化合物(简称 PAH),是一类已被证实的致癌物,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以前报导的分析方法,大多是先用柱层、纸层、薄层分离,再将分离好的 PAH组分逐个进行比色定量,这些方法烦琐,费时。近年来,毛细管色谱、高效液体色谱法(HPLC),尤其是 HPLC 与萤光检测器联用法以其灵敏,特效的特  相似文献   

5.
污灌土壤中多环芳烃自净的微生物效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研究了不同污灌区各个季节表土和底土中多环芳烃(PAH)含量和微生物生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PAH总量是表土高于底土,灌水期(7月)高于翻耕前和停灌后。经鉴定的9种PAH以苯并(a)芘、苯并(e)芘和1,2一苯丙蒽含量最低,联苯、萤蒽、芘、苊、菲、蒽较高。其迁移规律是随石油废水中油的输入而吸附于电厂粉煤灰和土壤表层,大量累积于灌渠渠首和附近田块中。污灌区的微生物生态特征是以细菌为主,真菌和放线菌较少。细菌的活性(活细胞数)是表土高于底土,灌水期7月高于4月和9月。细菌的优势种群为芽胞杆菌和假单胞杆菌等。PAH因土壤中的理化和生物因子的作用而消减,并未随灌溉的时间而变化。为了防止PAH累积于农田,在渠首设立吸附过滤沉降池。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降解PAH双加氧酶的多样性,利用16Sr DNA-PCR-DGGE方法,以实际焦化废水好氧单元活性污泥总DNA为模板,通过引物对污泥中的双加氧酶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以活性污泥总DNA为模板,利用引物RHD-GN-610F和RHD-GN-916R扩增后有明显的产物,产物大小约为300bp;DGGE指纹图谱显示PCR产物有8条分离条带,丰度分别为2.99%、8.16%、20.75%、28.50%、8.62%、7.26%、10.62%和13.10%;条带经切胶回收PCR扩增后出现明显的扩增产物,TA克隆后成功测试出4条序列,长度分别为305bp,298bp,334bp和294bp,表明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存在不同降解PAH的RHD酶.这些结果为焦化废水中PAHs的风险评估及其潛在生物降解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厌氧式折流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简称ABR)是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具有工艺技术简单、建设投资费用低、运行管理方便、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可靠、对有毒物质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开发应用前景的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ABR最大的特点是在反应器中设置上下折流板而在水流方向上形成依次串联的隔室,从而使其中的微生物种群沿长度方向的不同隔室实现产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该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截留污泥能力强,系统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分析了ABR及ABR与其它工艺的联合在果汁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两检测器联用测定多种多环芳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一、前言 多环芳烃(PAH)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而又具有致癌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它主要来源于木材、煤炭和石油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目前,它是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中一项重要的环境指标。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分析PAH的一种重要工具,虽然一台HPLC具有紫外(UVD)、荧光(FLD)、示差(RID)或电化学(ECD)等多种检测器,但是,人们在测定PAH时习惯上只使用其中一种检测器来进行定性和定量。由于同一种检测器对各种  相似文献   

9.
概述多环芳烃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与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是一组由两个以上苯环稠合而成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芳香族化合物。人们对PAH的危害早有察觉。18世纪英国扫烟囱工人患阴囊癌,后来证明与接触苯并(a)芘有关。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动物实验结果证明,不仅苯并(a)芘,其它多种四环以上的PAH对人体和生物都具有强致癌作用。有人认为,目前世界上癌症患病率不断增高与环境中PAH大量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电场耦合高效液相色谱柱改善极性芳烃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燃烧的煤和油中排放出来的极性污染物,包含有多种含氮、氧和硫的极性多环芳烃(PAH),这些极性组分比非极性组分常具有更强的致癌和致突变性。目前,正相高效液相色谱(NP-HPLC)常被用来分离分析这类极性组分。 但是,要提高这些极性组分分离的选择性,现大多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也就是改变流动相极性的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压电场耦合色谱柱的新方法。这种技术除了具  相似文献   

11.
工业废水铁氧体净水技术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铁氧体净化技术概述 铁氧体净化技术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净化方法.该项技术净化效果好,可同时除去多种污染物,适应范围广;固液分离容易,流程简单;二次污染小,废渣可再利用等许多优点,是一种有前途的废水净化  相似文献   

12.
PSB活性污泥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光合细菌(PSB)固定于活性污泥上经驯化培养后,在好氧条件下处理含酚废水,可明显地提高去酚能力,并可减少菌体流失,抗冲击力强,对温度、pH值适应范围广。通过动态试验证明,该法是处理含酚废水的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味精废水与造纸黑液混合液的厌氧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概述由于厌氧生物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可进行综合利用,因此,近十年来用这种方法处理废水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对强酸性(pH~3)高浓度的味精废水,如果选用厌氧法处理,需要在进入厌氧消化器之前调节合适的pH值.众所周知,可用碱性物质中和它.考虑到来源广、价恪低、好  相似文献   

14.
向焦化废水中加入催化剂粉末,在UV照射下, 鼓人空气, 可将包括多环芳烃(PAH)在内的所有有机毒物和顿色垒部去除。最佳光催化氧化条件是:反应时间60min,催化剂浓度O.375%,空气鼓入量37.5ml/min·1,反应温度60℃,pH值2。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是ph值、温度和时间。用太阳光代替UV是一种有效的尝试.该法较普通光氧化法具有去除能力强、反应迅速的特点,颇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5.
处理焦化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毒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Fenton试剂(H2O2+Fe2+)在紫外光(UV)幅照下,氧化处理焦化废水中难被生物降解的有机毒物的可行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此法对焦化废水中包括多环芳烃(PAH)的所有有机毒物都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但如何降低处理费用,有待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 高磁分离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用于水处理很有发展前途,目前多数应用在钢铁工业废水的处理,其它方面的给水与废水处理的研究与应用也在进行。我们用这项技术对重金属离子废水进行处理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一、处理方法及其特点高磁分离是一种物理处理方法,不能直接分离水中的离子态重金属,必须籍助化学方法使重金属离子沉淀下来,然后用高磁分离去除。我们在试验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化学沉淀方法: (一)投加磁种的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的氢氧化物沉淀、硫化物沉淀、碳酸盐等等的沉淀都是非磁性的,不能直接用高磁分离去  相似文献   

17.
高梯度磁分离,简称(HGMS)技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速高效废水处理技术。它是利用高梯度磁场的磁力作用来捕捉废水中磁性污染物而进行瞬间分离的废水处理方法。 HGMS技术不但可以处理含铁磁性物的废水,对含非铁磁性物的废水可借助磁种进行预处理,同样获得满意的效果。国外,六十年代未开始对HGMS理论、装置和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七十年代初,美  相似文献   

18.
混凝法处理生物质气化洗涤废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洗涤废水的水质特点,系统地研究了该废水混凝沉淀处理方法及其机理,考察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硫酸铝、硫酸亚铁,以及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该废水的处理效果。对投药量、pH值、温度、搅拌强度和时间,以及无机混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C对该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药剂,其最佳使用条件是:投加量150-200mg/L,pH值8-8.5,水温30-40℃,PAH可增强混凝的处理效果,其使用量为3-5mg/L。混凝沉淀处理可有效去除该废水的悬浮物、浊度,以及部分色度和COD。  相似文献   

19.
PAH能通过几种途径进入环境,但主要的途径是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或是将煤变为合成燃料.PAH其它的来源包括炭黑的制造、杂酚油、烟黑、车辆的排放(特别是柴油机)、残留的油和燃烧木材放出的烟.人对它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呼吸,摄取(例如木炭烤肉)是进入人体的第二种途径.科学家们对有些PAH是很感兴趣的,因  相似文献   

20.
以菖蒲、石菖蒲、黄花鸢尾、香蒲、水芹5种水生植物为对象,对电镀废水进行绿色修复研究。在电镀废水中植物生长第20d对植物的生物量、生理特性、净化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种水生植物在重金属废水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生长胁迫,不同植物的生物量、根系活力、SOD活性、MDA含量、重金属的去除率差异明显;重金属对黄花鸢尾的胁迫不大,生长抑制率为4.72%,其耐性强,根系活力、SOD活性最大,对重金属(Cr、Zn、Mn)的净化效果最好;水芹的植物生物量不受重金属的影响,生长抑制率为-3.39%,耐性强,重金属的净化效果比较好;石菖蒲对Cr、Mn的净化效果仅次于黄花鸢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