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目前彩南油田污水处理后净化水的含油和含悬浮物指标不能满足回注标准Q/SY XJ0039-2001《彩南油田注水水质标准》的问题,对该站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现状进行了调查。文章对已建污水站来水水量、水质及现场主要设备存在的问题:水量增大,系统处理能力不足;水质变化,处理工艺不能适应水质处理要求等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今后改进的建议:建议考虑两级过滤设计,并采用新型滤料,同时做好过滤前水质监测,保证来水水质满足设计要求;加强维护管理,定期反洗等工作;建议结合新疆油田处理效果好的污泥离心脱水技术,开展室内药剂筛选,为污泥减量化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石西油田各区块采出液水质成分复杂、自结垢趋势严重、水质不配伍等情况,开展采出水稳定性控制等问题的攻关研究,采用预催化—强化絮凝水处理技术思路,评价药剂体系,复配除硫型净水剂,消耗水中还原性物质,使采出水稳定性提高。并通过对采出水走向进行合理调配,实现了石南采出水100%有效回注,达到了采出水资源合理化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用二级絮凝强化技术处理钻井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絮凝沉降法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钻井污水处理方法。对辽河油田的钻井污水采用二次絮凝处理工艺进行了实验。该油田钻井污水处理中选用CaCl2作为一级絮凝剂,利用离心强化固液分离法,污染物的脱除效率高,处理时间短。用二级絮凝强化技术处理钻井污水时采用了调质剂C和助凝剂D与絮凝剂PAC或LX复配,出水中铬的化学需氧量低于150mg/L,处理后的水质满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某油田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1500 m3/d,实际处理量630 m3/d,处理工艺为“微生物接触氧化+加药絮凝沉淀+二级过滤”,在运行过程中投加的混凝剂等药剂成本高,且二级过滤器使用年限过长,其处理后出水无法达到Q/SYTH 0082—2020《油田注水水质规定》中油小于5 mg/L、悬浮物含量小于3 mg/L、粒径中值小于2μm的注水水质要求。该油田污水处理站开展了“特种微生物+低能耗管式膜”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并完成现场中试试验,处理后膜出水的悬浮物含量基本稳定在1 mg/L,出水水质达标,表明此工艺处理油田污水是可行和可靠的,为该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油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油田注水水质控制指标才能回注。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二采油厂岔南联合站建成投产后,采取了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改善加药方法等措施,使岔南联合站污水水质得到较大改善,达到了油田注水水质控制指标,并同时收到了减少电耗和化学药剂使用量,节约成本的效果。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本文介绍了该站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改造的试验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系统分析了范庄油田污水处理中水质状况,找出了不达标的原因,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合理加药,强化除油,加强沉降,严格过滤,自动排污,改善收油系统,改进处理工艺流程。实施改进措施后,有效地减少了地层污染,提高了污水回注率,避免了污水外排,同时还减轻了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油田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冀东油田采油污水经过处理合格后,用于采油注水,污水处理后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油田原油开采效果。通过联合站原污水处理工艺的改造,特别是核桃壳过滤器增加加药口,加强反冲洗及生化处理技术的改进等,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使水质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油田的开采和污水回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钻井、完井、井下作业等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钻井泥浆压滤液、压井液、洗井液、压裂和酸化返排液等含油钻修井废水,这些废水组成复杂难处理,无法直接外排或回注。文章对冀东油田钻修井废水的水质特性及组成进行分析,开发了1套钻修井废水一体化处理技术,介绍了电催化、絮凝沉降、铁碳微电解、多级砂滤等核心工艺,开展了絮凝剂、助凝剂及pH值调节剂的最佳条件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药剂添加浓度分别为絮凝剂50 mg/L、助凝剂6 mg/L,最佳絮凝效果反应条件pH值为9。同时,现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能够达到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相关指标要求,实现了钻修井废水的合规化处置。  相似文献   

9.
稠油污水处理系统改造与絮凝剂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河南油田井楼稠油联合站含油污水中的污油和悬浮物含量较高,超过150mg/L。为此,对该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对絮凝剂的筛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联合作用,可对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油和有机物杂质的悬浮物产生很好的絮凝沉降效果。加药浓度、加药顺序及沉降时间均对絮凝沉降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改造后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污水达标回注,降低了无效回注费用。同时还回收了污油,降低了药剂成本,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每年节约成本约5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五里湾采油污水含油量、悬浮物、细菌含量高、成垢离子含量较高的特点,文章通过对pH值、除铁剂、絮凝剂、加药间隔时间进行优选,得出适宜的絮凝条件:pH值为7.5、除铁剂加量为40mg/L,无机絮凝剂加量为40mg/L、有机絮凝剂加量为1.0mg/L、加药间隔时间为30s。分析了处理前后的水质,并进行了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水质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94中回注水水质标准,并且水质稳定,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陆梁油田通过对采出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油田水处理厂罐内喷淋除气技术等工艺;污水回收工艺作业废液处理采用二段式自然除油沉降原理进行预处理;利用反应吸附技术进行废液二次处理,生活污水一元化处理等工艺,对油田废水进行处理回注。年节约费用671.8万元,实现废水零排放,达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为沙漠油田污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含氰废水处理工艺很多,综合国内外工艺和技术,提出A/A/O多级生化处理工艺,对复杂的含氰废水具有很强的实用范围。该工艺在水中投加絮凝剂,用溶气气浮法处理,进入厌氧水解并进入A/O生化,沉淀出水,达标排放。该工艺有效地解决进水的负荷冲击,确保出水达标,实现污水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曝气生物滤池在石化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曝气生物滤池可以用于石化污水的二段生化处理,是一种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好和抗冲击能力强的好氧生物处理新工艺。它与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对于低基质污水二段生化工况,其有机物容积负荷高,污水停留时间短,其后不须设置二次沉淀池。与普通生物滤池相比,其占地面积小,不宜堵塞。与生物接触氧化方法相比,生物活性较高,处理效果好。曝气生物滤池集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和滤池的功能于一身,其出水水质指标可以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李剑波 《四川环境》2011,30(2):83-87
二沉池的运行状况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沉淀池的处理效果与沉淀池内水流特性密切相关。传统的沉淀池设计基于理想沉淀池假设和静置沉淀实验,对沉淀池内的水流特性考虑不多,设计参数选择范围宽,经验性强,不能保证沉淀池内的泥水分离和浓缩效果。计算流体力学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数值模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构筑物在设计条件下的内部水流特性和行为的研究,为预测沉淀池的运行状况和结构改进的效果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对沉淀池内的水流特性和流体力学在沉淀池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绿色水处理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文章列举了膜分离、绿色氧化、绿色絮凝以及超声波、微波、电磁场等环保水处理技术,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探讨了绿色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投资高、运行费用高的特点,提出适合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HAS)。该工艺不设初次沉淀池,负荷高,泥龄短,污泥沉降性能良好,不存在污泥膨胀,对有机物的去除以絮凝、吸附、沉淀作用为主,对COD、BOD,、SS都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对氮、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出水水质可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油田作业废水高效处理技术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新疆油田作业废水特征及油田地处干旱区的地理特点,结合国内外含聚合物污水处理的技术现状,以及油田连续生产稳定运行的要求,在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作业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工艺优化,采用了"隔油—絮凝气浮—深层过滤"技术。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废水COD_(Cr)、石油类、SS可分别由680 mg/L、98.6 mg/L、56.2 mg/L降至98.8 mg/L、5.4 mg/L、4.5 mg/L,去除率分别为85.5%、94.5%、92.0%。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浓度分布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为恶臭污染,恶臭问题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恶臭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初沉池等水流湍动处,其成分主要是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有机物等。分析了恶臭污染物的来源、成分和浓度分布等,对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卫生防护距离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主要恶臭污染防治措施。湿式吸收氧化法和生物过滤法这两种技术是当前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