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安全月”,已在人们心中扎根1980年5月,中国开展了首次“安全月”活动。我正好在这一年走上了化工行业安全管理岗位,从此就和“安全月”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4月26日,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安全活动的通知》,指出今后不再搞“全国安全月”了,后来“上面”又有把“安全月”改为“安全周”的提法。但是“安全月”活动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成为了一种“惯例”,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叶的十几年间,在当时的化工部和地方政府具体组织领导下,我们的“安全月”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不断地成熟、深…  相似文献   

2.
从"水俣病"谈汞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日本爆发了震惊全球的“水俣事件”。事件的缘由是,1908年,日本一家生产氮肥的工厂在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市建厂,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基汞化合物直接排入水俣湾。从1950年开始,先是在该地发现“自杀猫”,后来有人得怪病,因医生无法确诊而称之为“水俣病”。经过多年调查才发现,此病是由于食用水俣湾受汞化物污染的鱼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省各级工会组织把维护职工群众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放到工会履行维权职能的首位,积极探索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徐州,淮安等市一些企业开展了对“危险源点”的监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省总工会党组决定认真总结基层企业的经验,采取切实措施,在全  相似文献   

4.
从传媒中得知,发生特大透水事故又隐瞒不报的广西南丹矿,有一幅醒目的大标语:“安全为了生产”。依笔者所见,它就是该矿必然发生特大事故的“理论根据”。“安全为了生产”,这是20世纪50年代人们有了劳动保护的初步意识后提出来的流行口号,当时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个口号的实质是“生产第一”,它把生产当作了“目的”,安全仅仅是手段而已。好比把“过河”作为“目的”,为了“过河”,“架桥”、“撑船”、“泅渡”都是可以的嘛,甚至“不惜牺牲冒着枪林弹雨用木排抢渡”又未尝不可?这是把生产当作打仗了!随着生产发展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指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较低,全民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安全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首次提出,到目前国家安监总局将其列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五要素”之首,正越来越为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认可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江苏"一法三卡"在探索中前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健 《劳动保护》2007,(4):56-57
江苏省是“一法三卡”的发源地。“一法三卡”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危险源(点)事故隐患监控卡、安全检查提示卡、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自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探索劳动保护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温贺  陈全  陈波 《安全》2012,33(4):29-3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2010年我国发生各类事故363383起,死亡79552人.为进一步减少或避免事故,传统的事后型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建立并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成为一种重要途径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英国:煤矿严格管理换来安全英国国家煤炭博物馆大厅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矿工曾是这个国家最危险的职业之一,火灾、水灾、爆炸和塌方随时都在威胁着他们的安全。博物馆的资料室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19世纪60年代,英国每年每200名煤矿矿工中就有1人死亡;20世纪初,每600人中有1人死亡;20世纪50年代,每1000人中有1人死亡。问及英国煤矿现在的安全情况,恰好前来博物馆参观的一位老矿工说:“现在,英国煤矿每年死亡的矿工人数为零。2005年为零,2004年为零,2003年为零,2002年为零……”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护》2005,(11):28-31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开展“晋城煤业杯全国安全生产普法知识竞赛”暨“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征文”活动的通知》(安监总厅字〔2005〕20号)要求,在各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工会和各企事业单位的精心组织下,全国有几千家企业和60多万人参加了此项活动,活动组委会共收到50余万份知识竞赛答题卡和近千篇论文及相关文章,取得了普及职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法制意识的良好效果。经活动组委会组织抽奖以及专家评审,四川攀枝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200家单位分别获得“全国安全生产普法知…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把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简称预评价)工作引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域,力图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逐步向“事前预防型”转换,从规划、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不留安全生产隐患。实践证明,预评价制度的引入,完善了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对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安全第一”,到七十年代之后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再到当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四字到八字再到十二字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在上述工作方针中,始终放在第一位和坚持不变的是“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11日(周三)是联合国倡导的第十七个“国际减灾日”。之前2006年6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减灾战略就在巴黎总部发起了“减灾始于学校”的活动。旨在以安全减灾教育推进全球的校园及学生们的安全,尤其促进各国把减灾内容编入普通教育的教学大纲中去,此活动已由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确定为2006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自联合国从20世纪90年代发起全球减灾行动迄今,已经推出了十七次“国际减灾日”主题活动,从中能看清全球防灾减灾安全战略发展的轨迹。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便决定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三作为“国际减灾日”,每年…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是经济转型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政治动乱、联盟解体等原因,加之实行所谓“激进”的“休克式”的经济改革,导致经济大幅度滑坡,企业普遍亏损,失业人数剧增,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安全生产条件恶化,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人数不断增加,整个国民经济进入全面危机时期。随着经济的复苏,俄政府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法制建设,健全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机构,增加安全投入和职工培训等,促使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4.
行为安全管理“八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企业都实施了针对员工行为的"行为安全管理"(Behavioral-Based Safety,简称BBS),特别是在海洋石油工业,有些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引进了行为安全管理方法,在预防事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三不伤害”,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者本人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三不伤害”活动作为安全自主管理的一种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冶金系统开展以来,已经有20年。20年来,企业改制,管理模式转变,设备工艺的更新等等,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三不伤害”活动仍在企业基层深入开展,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推动安全活动的开展,促进安全生产,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10个部委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4月2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每年5月在全国开展安全活动,组织安全检查,进行全民性的安全宣传教育。这就是影响深远的全国“安全月”活动。第一次安全月活动:1980年5月1980年4月29日,由国家经委、国家建委、国防工办、国务院财贸小组、国家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适应生产建设的发展,韶钢推行了“精简机构、压缩人员、降低成本”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措施,介绍了韶钢安全管理架构优化和全面改进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失业是一个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感到头痛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在知识领域的广泛应用,就业岗位几近饱和,劳动力大量过剩,世界性的失业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增加就业,消除失业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国家为此作出许多努力。 新加坡:采用“滚动饭碗”,调控就业。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以充分就业为宗旨,对因产业结构变化而下岗的职工实行有组织的再培训、再就业,实行“新饭碗”换“旧饭碗”的衔接体制,这样有利于对整个国家的下岗人员进行重新组合,使富余人员不只是简单地被推向社会。 英…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是经济转型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政治动乱、联盟解体等原因,加之实行所谓“激进”的“休克式”的经济改革,导致经济大幅度滑坡,企业普遍亏损,失业人数剧增,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安全生产条件恶化,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人数不断增加,整个国民经济进入全面危机时期。随着经济的复苏,俄政府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法制建设,健全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机构,增加安全投入和职工培训等,促使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探讨我国安全生产执法队伍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建议,分析了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对安全生产执法队伍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存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职责任务不清晰、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介绍了美英等工业化国家安全监管执法的经验和我国5个行业领域综合执法队伍改革的政策要求。研究提出:我国安全生产执法队伍改革的大方向是“大安全综合”“检查、处罚和强制执行三权分离”的行政执法队伍体制,力量配置上主要是以设区市为主体组建市级安全生产综合执法队伍、县级执法队伍作为其派出机构实行“局队合一”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