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取8种我国本土受试动物,在不同水体硬度(0~500 mg/L)下,探究锌的急性毒性变化,同时对锌的物种敏感度分布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硬度的降低,水生生物对锌毒性效应增加;低营养级生物对锌毒性相对敏感性变化程度较大,而高营养级生物敏感性变化程度更小;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的5%生物短期毒性危害浓度HC5分别为:7. 1μg/L(硬度为0 mg/L)、63μg/L(硬度为50 mg/L)、67μg/L(硬度为100 mg/L)、230μg/L(硬度为250 mg/L)、367μg/L(硬度为400 mg/L)和476μg/L(硬度为500 mg/L)。可见,不同硬度条件下锌的短期危害浓度会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研究锌毒性效应和制定锌的水质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其毒性剂量效应关系,还应考虑水体中硬度对锌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中超低浓度化学需氧量检测的能力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力验证是利用比对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一种活动,为验证水中超低浓度化学需氧量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34个实验室对其进行了检测验证.每个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评价主要采用稳健Z比分数评价法.评价的统计结果显示:检测结果满意率为79.4%,最小值1.3mg/L,最大值25.3mg/L平均值19.3mg/L,中位值19.4mg/L,检测结果中位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为-2.0%,测量中不存在系统误差.采用重铬酸盐容量法,HACH微回流分光光度法和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三种方法均无显著性差异,其测试结果均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改进的高密度污泥法是一种处理含有大量锌和氰化物的高炉废水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铁加入高炉废水中以分解锌——氰化物络合物,用高密度污泥法使锌呈氢氧化锌,氰化物呈亚铁氰化物沉淀析出。试验室结果表明,对于含锌达70mg/L,含氰化物达30mg/L的高炉废水,加入可溶性铁可使可溶锌浓度降低到0.3mg/L以下,总氰化物浓度降低到2.0mg/L以下。浓缩池浓浆的污泥密度可达到10~25%(含固体),从而使处理费用降至最少。  相似文献   

4.
游离和固定化SRB污泥处理含锌废水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乙烯醇(PVA)-硫酸铵包埋法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固定化处理。以含锌废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内聚营养源固定化小球与游离污泥做对比实验,考察硫酸根去除率、锌离子去除率、出水COD值等因素,并借助EDX分析小球内部锌离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内聚营养源固定化小球,硫酸根去除率为55.7%,锌离子去除率达98%,出水COD<100mg/L,进行多次循环实验,出水锌离子浓度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采用游离污泥,硫酸根去除率为46.1%,锌离子去除率为98.2%,出水COD1800mg/L以上,用于二次处理废水,锌离子去除率仅为60.4%。固定化小球循环处理废水四次后,每克固定化小球内部锌离子含量为0.04364mg。  相似文献   

5.
实验采用Fenton反应-中和-厌氧菌法处理某高盐度工业废水,考察了各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nton反应处理该工业废水的最佳条件是:n(H2O2):n(COD)=2:1,n(H2O2):n(Fe2+)=4:1,pH=3,反应时间采用120 min。Fenton处理后废水COD由24 230 mg/L下降到13 020 mg/L,去除率达到46.26%;所得反应液用Ca(OH)2中和沉淀后COD值降低到11 060 mg/L,去除率为15.05%;最后废水经稀释后进行厌氧菌降解处理,COD为1 625 mg/L的废水经厌氧菌6天处理后降为466 mg/L,去除率为71.32%,达到GB8978-1996中规定的COD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俊  周志斌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45-147
阐述了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实例介绍了厌氧水解+射流曝气+气浮回流+混凝气浮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水质CODCr560mg/L,BOD5216mg/L,SS178mg/L,色度200倍的条件下,其去除率分别为86.5%、93.0%、81.0%和90.0%,出水水质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湿法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的砷和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采用硝酸消解水样,断续流动进样,在KBH_4-酸体系中、最佳的仪器试验条件下,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的砷和汞。实验结果表明:砷、汞检出限分别为0.109、0.0026μg/L,线性范围分别为0~40μg/L和0~2μg/L,精密度都是1.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5%~107%和96.0%~104%。表明该检测方法检出限低、干扰性小、精密度高、测定结果稳定,能够满足地表水中砷和汞同时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目前,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循环废水中微量锌,多采用双硫腙比色法,锌试剂法等。本文研究了二甲酚橙与锌的反应条件。在pH5.8~6.1范围内,锌与二甲酚橙形成稳定的红紫色配合物,在568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测定条件下,Zn~(2+)浓度在0~3.2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2.22×10~4L·mol~(-1)·cm~(-1)用本法测定循环废水中痕量锌,简便、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9.
本次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针对其中含有的铜、锌、铍、钡等8种元素进行测定和分析,测定检出限、加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011-0.0071mg/L、74%~103%、1.7%~2.4%。结果表明,此种测定方法能够获取相对准确的结果,符合相关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响应面法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在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青霉素菌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法设计试验,在发酵体系中添加不同量的Fe2+、Co2+、Ni2+,以确定其对青霉素菌渣厌氧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2+、Co2+、Ni2+单一最佳添加量为:500mg/L、30mg/L、0.3mg/L,产沼气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02.18%、45.48%、60.12%.其促进作用随添加浓度增大呈现:弱-强-弱趋势.使用响应面法及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对金属离子添加量进行建模优化,并使用批式厌氧发酵进行验证.响应面法建模预测Fe2+、Co2+、Ni2+最佳混合添加浓度为:440.94mg/L、16.22mg/L、0.39mg/L,预测累积产沼气量为1314.49mL,R2=0.972,试验与验证相对误差为4.65%;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建模Fe2+、Co2+、Ni2+最佳混合添加浓度为495mg/L、21mg/L、0.5mg/L,预测产沼气量为1551.55mL,R2=0.991,试验与验证相对误差为0.47%.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建模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且与验证试验误差小,是一种更有效的仿真方法.说明该方法在优化厌氧发酵金属离子添加具有应用潜力,同时也为厌氧发酵条件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硝酸-盐酸混合试剂热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定绿色食品产地土壤中总砷.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7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4%,加标回收率为97.8%~102%之间.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发海参中的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使用特征离子定量法(GC-MS-SIM)测定水发海参中甲醛。摸索了样品提取方法,考察了样品提取时间及衍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振荡20min,衍生条件为2g/L的2,4-二硝基苯肼(DNPH)作衍生剂,避光反应6h。采用特征离子m/z63和m/z210进行GC-MS检测。结果表明:本法可消除复杂基体的干扰,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回收率在86.4%~97.3%之间,检出限为0.1mg/kg。  相似文献   

13.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S-970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锡,选择最佳的仪器条件:负高压300V,原子化器高度8mm,灯电流80mA,载气流量400ml/min,屏蔽气流量900ml/min。在最佳酸碱比例-体积分数为4.0%的硝酸介质与20g/L硼氢化钾中,锡荧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在1.00~10.0ug/L成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010ug/L,加标回收率为94.4%~105%,RSD(n=7)<2.3%。此方法更为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环境水样中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贝类样品中微量砷的试验条件,试验了不同的消解体系、酸介质、预还原剂用量对测定砷的影响及贝类样品常见元素的干扰影响,选择了试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20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8%。  相似文献   

15.
适应菲胁迫的高效聚磷菌筛选及聚磷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云  范丙全  隋新华  龚明波 《环境科学》2008,29(11):3172-3178
采用平板法分离菌株、蓝斑筛选和聚磷培养液除磷能力验证3种方法相结合,从太湖底泥样品中分离到2株能够利用菲的高效聚磷菌Y11和Y4-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通过固体平板和液体培养的方法对2株不动杆菌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聚磷、除磷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2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均为10~35℃,菌株Y11的pH范围为6~9,菌株Y4-2的pH范围为6~8;高磷浓度对菌株Y11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但对菌株Y4-2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Y11和Y4-2能在以菲为唯一碳源(50 mg/L)的无机盐平板上良好生长,对菲有一定的适应性.菌株Y11和Y4-2在30℃,170 r/min,1%接种量(体积分数,菌悬液D600 =0.4)的条件下,2 mg/L磷浓度的聚磷培养液中最大聚磷率分别为96.13%和94.65%,培养液的磷浓度由2 mg/L分别降至0.08 mg/L和0.11 mg/L;5 mg/L磷浓度的聚磷培养液中最大聚磷率分别为95.94%和71.19%,培养液的磷浓度由5 mg/L分别降至0.20 mg/L和1.44 mg/L;8 mg/L磷浓度的聚磷培养液中最大聚磷率分别为71.24%和47.81%,培养液的磷浓度由8 mg/L分别降至2.30 mg/L和4.18 mg/L.使用2菌株处理云南滇池污水(磷含量为1.01 mg/L),30℃,170 r/min,4%接种量(菌悬液D600 =0.4)条件下,菌株Y11处理6 h后磷浓度由1.01 mg/L降至0.06 mg/L,菌株Y4-2处理48 h后磷浓度由1.01 mg/L降至0.06 mg/L.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11和Y4-2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均能高效、快速地降低聚磷培养液和云南滇池水体的磷浓度,不动杆菌Y11的除磷能力和环境适应性都大于菌株Y4-2,菌株Y11适用于南方和北方含磷较高的、菲污染的各种富营养化水体修复,菌株Y4-2更适用于pH8.0以下、低磷和菲污染的富营养化水体修复.  相似文献   

16.
含锌废水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用不同浓度的锌溶液模拟污水,浸种后用水培法培养小麦,全面观察研究不同浓度的锌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相同浓度的锌溶液对不同品种小麦的影响,初步探讨锌对小麦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0 mg/L及20 mg/L的Zn2 溶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25 mg/L~160 mg/L的Zn2 溶液随着浓度的增高使得小麦种子的发芽和幼苗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受到押制,同时叶绿素的含量也有所降低;相同浓度的锌溶液对不同品种的小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痕量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定量测定海水中痕量Se,讨论了测定的最佳分析条件.结果表面该方法简便、实用,准确度和灵敏度令人满意.方法的检出限为0.0845 μg/L相对标准偏差≤2.9%加标回收率在96.3%~103.5%.  相似文献   

18.
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预处理,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p(Fe2+)为1500 mg/L;反应时间为250 min;p(H2O2)为105 mg/L;pH值为4.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可达42.4%.可作为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有效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结合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实际,研究水中硒测定方法(SL327.3-2005和GB/T5750.6—2006)。通过实验,全面分析了硼氢化钾-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水中硒的最佳适宜条件,并对仪器的参数及条件进行优化设置。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2mg/L,加标回收率为97.1%-105%,保证了检测数据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和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以葡萄糖为共基质硝基酚厌氧生物降解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5℃中温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共基质,采用间歇试验法,通过测定甲烷累积产量,研究了2-硝基酚、4-硝基酚、2,4-二硝基酚和2,6-二硝基酚的厌氧生物降解性,利用相对活性值来判断硝基酚对产甲烷菌的抑制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硝基酚浓度小于24mg/L时,对产甲烷菌没有产生抑制作用;4-硝基酚浓度小于20mg/L时,对产甲烷菌没有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为24mg/L时产生轻度抑制;2,6-二硝基酚浓度小于12mg/L时未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为16mg/L~24mg/L时产生轻度抑制;2,4-二硝基酚浓度小于4mg/L时没有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为8mg/L~24mg/L时产生中度抑制.4种物质对产甲烷菌活性的抑制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2-硝基酚<4-硝基酚<2,6-二硝基酚<2,4-二硝基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