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气体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称GC—MS),现在公认为一种强有力的分析鉴别手段。近二十余年来,不但完成了从实验室的研制到仪器的商品化阶段而且发展了许多相应的技术,使它在分析化学领域,尤其是在痕量分析的结构鉴别和定性方面已是屈指可数的工具之一。它同时也是分析实验室装备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在环境科学、生物医学、药学、毒物学、法医学以及石油化学和地球地质科学等部门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赖以它,人们才有可能真正地将污染物的研究内容从无机污染物扩大到有机污染物,从而大大增加了人们对环境污染物潜在危害性的认识。无庸多言,目前世界上已经知道的有机化合物约已达二百余万种,无机物约数千种,这就不难理解这种扩大的重要意义了。环境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的发展之所以与GC—MS技术如此紧密相关,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物的存在形式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xalenol.DON)和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是重要的镰刀菌毒素,在粮食中常能发现。磨细的粮食样品用乙腈和水提取,经Flo'isil—硅胶—活性炭柱纯化。采用硅烷化试剂衍生化,得到DON和NIV的三甲基硅醚,用气朴色谱—负离子化学离子化质谱—多离子技术进行检测。它们的检测限为1ppb。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对苯酚丙酮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毒有机物异丁酸、异丙苯、α-甲基苯乙烯、2-苯基丙醛、苯乙酮、2-苯基-2-丙醇、α-甲基苯甲醇、苯酚和苯甲酸等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DB-17MS型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量为1μL,质量选择检测器(MSD)。实验结果表明,该色谱条件对苯酚丙酮生产废水中各半挥发性组分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而对9种组分的最低检出限均低于0.04mg/L,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2.14%~5.15%,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稳定。苯酚丙酮生产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2-苯基-2-丙醇,其次为苯酚、异丁酸和异丙苯。  相似文献   

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刚果红及其微电解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了模拟印染废水中的刚果红,并用微电解对其进行了降解研究.LC/MS检测刚果红的结果表明,在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70:30、流速为0.6 mL/min、色谱柱为Zorbax XDB0-C18(150 mm× 4.6 mm,5μm)条件下,刚果红的准分子离子的质荷比(m/z)...  相似文献   

5.
水中痕量有机磷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对饮用水以及饮用水源的污染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一项极为关注的课题。有机磷农药作为农药中的一大类,至今仍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农药品种。因此,饮用水以及饮用水源中痕量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状况受到人们关注。水中痕量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方法正在不断地改进,针对GC/MS测定某些有机磷农药时存在热分解以及在气相色谱柱上发生吸附的不足。结合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质谱鉴定器,本文主要介绍最新的HPLC/APIMS方法在水中痕量有机磷农药测定方面的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个具体溢油事例的研究,提出了通过三维荧光联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海面溢油鉴别的方法。采用三维荧光指纹信息(谱图形状、荧光特征峰位置、荧光特征峰强度)对14个可疑溢油源样品进行筛选,排除了13个可疑溢油源样品后,再利用GC/MS方法对溢油样品以及剩余可疑溢油源样品中难降解的生物标志化合物(饱和链烷烃、萜烷、甾烷、多环芳烃)进行分析,计算相应的诊断比值并采用"重复性限"方法进行溢油样品和可疑溢油源样品的鉴别分析。结果表明,溢油样品与其中的一个可疑溢油源样品一致,为同一来源;采用三维荧光联合GC/MS进行海面溢油鉴别,既可保证鉴别的准确性,又可大幅度减少检测工作量,缩短鉴定周期。  相似文献   

7.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称GC/MS)自1957年问世以来,随着六十年代商品仪器的出现,及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成功,作为分析环境样品中复杂混合物的有效手段,它已成为环境研究机构所必备的多组分分析、结构鉴定仪器,七十年代以来,质谱用于环境方面出版物的成倍增长就清晰地说明了这个趋势。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一种再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了相关再生水标准中涉及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两类物质。在质量浓度为20~1 000μg/L时,两类物质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是0.060、0.002μg/L,DBP、DEHP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7.4%、5.1%~6.1%。利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预处理,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6%、89.6%。检测了北京市4座再生水厂出水中DBP和DEHP含量,其中,DBP在1.74~5.59μg/L,低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规定的限值(不超过0.1mg/L),但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GB/T 19772—2005)规定的限值(不超过3μg/L);DEHP在0.42~4.93μg/L,满足GB/T 19772—2005要求(不超过8μg/L)。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高速液体色谱在分析火炸药中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分析方法.并且清楚的认识到了高速液体色谱的潜在优点.目前,有很多文献报道了高速液体色谱分析火炸药的分析数据.所以,本技术已被证明是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测定地表水中19种磺胺类药物。通过乙酸乙酯超声萃取水样中的磺胺类药物,并用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甲醇作为流动相,C18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优化了萃取剂种类和用量、超声时间、流动相的组成等条件。在优化条件下,19种磺胺类药物在0.1~4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方法检出限为0.02~0.80ng/L,平均回收率为73.5%~92.8%,相对标准偏差为1.2%~8.7%。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所需样品及有机溶剂少,适用于实际的分析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选取5种雌激素类物质雌酮(E1)、雌二醇(E2)、17α-雌二醇(EE2)、雌三醇(E3)、双酚A(BPA)为研究对象,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衍生化试剂和衍生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使用含有1%(质量分数)三甲基氯硅烷(TMCS)的N,O-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联合吡啶作为衍生化试剂,加热条件为烘箱70℃加热40min时,衍生化产物单一且灵敏度高。采用此优化方法得到5种物质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0%~104.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2.5%,可为环境中5种雌激素类物质的分析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挥发性有机物广泛存在于地面水及饮用水中,它们一些已公认为致癌物质(如氯乙烯、苯等),另一些是可疑致癌物质,因此分析和鉴定它们是水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气提热脱附是富集倍数极高的水样预浓缩方法。惰性气体以一定速度在水样中鼓泡,使挥发性有机物在气液两相多次平衡中而被逐出,吸附在吸附剂上(通常用Tenax);然后高温热脱附至色谱柱顶进行色谱分离。结合毛细管色谱的分离能力及质谱定性手段,这一方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有很强生命力的水分析方法,可以广泛用于饮用水及地面水分析和探查中。从Bellar及Lichtenberg提出一种很有效的气提装置以来,这一方法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并已被美国EPA做为标准方法推荐。但国内目前应用尚不广泛。近年来我们开展了这一方法的研究工作,并已应用于地面水及饮用水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引 言 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强有力的技术。在阴离子交换离子色谱中,采用梯度淋洗,一次进样可分离多达36个离子。在用电导检测器的离子色谱中至今才应用梯度淋洗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重要离子可用非梯度淋洗分离和测定。例如氟、氯和溴等卤素以及常见的阴离子NO_2~-、NO_3~-、PO_4~(3-)和SO_4~(2-)均能用非梯度淋洗分离。然而,要在一次进样中洗脱具有较宽范围不同保留时间的离子,如1—5价离子,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多环芳烃在二层一次薄层色谱(TLC)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的分离行为,是为了发展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既能为致突变试验提供分离的多环芳烃(PAH)样品,又能作为一般分析测定用,PAH用甲醇—乙醚—水(4:4:1,V/V)为展开剂,在TLC板[硅藻土层(5×20cm-26%乙酰纤维素 微晶纤维素)(95:5,W/W)层(15×20cm)]上分离。连续展开至溶剂前沿到达TLC板后层刻度10cm处,展开时间约60分钟,PAH在HPLC中的分离行为的研究用下述两个色谱系统进行:Nucloesil 7C_(13)柱(35mm×4.6mm内径 250mm×4.6mm内径)—乙腈—水(6:4—9:1V/V)系统和Nucleosil 5NO_2柱(35mm×4.6mm内径 250mm×4.6mm内径)—正己烷—苯(5:5—95:5V/V)系统, PAH的分离谱图与通常的TLC上的谱图比较是相当好的。而且一些致癌物质彼此容易分离,PAH的相对Rf值稳定,重现性高,在HPLC中,PAH的保留时间的对数和柱的绝对温度的倒数之间呈线性关系,PAH的保留时间也随着乙腈—水流动相中乙腈含量的增加成对数地减少,在PAH的碳原子数和它们的保留时间之间呈线性关系。 试验了48个PAH中的大多数能够容易地用TLC与Nu-cloesil 7C_(13)的HPLC相结合的方法彼此分离。 用这种方法不能彼此分离的PAH,可借助萤光光谱鉴别,已经证明,这种方法对分析大气飘尘中的PAH以及用其分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吹扫捕集与快速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通过质谱定性和各目标物的特征离子定量,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中5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吹扫捕集-快速气相色谱-质谱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法相比,建立的吹扫捕集-快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保证各目标物灵敏度和仅2组物质分辨率受影响的同时,分析时间由31 min缩短至13 min。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除萘和1,2,3-三氯苯值为9.3%和8.7%外,其他目标物的重现性值皆小于5%,在线性范围1~200μg/L内皆具有大于0.99的良好相关度,各目标物的检出限值介于0.53~278 ng/L之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高压液体色谱和场解吸质谱联用测定与鉴定地表水(莱茵河)中苯脲和氨基甲酸酯类除莠剂的方法。经选择性预处理纯化后,应用高压液体色谱定量测定从水样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应用低、高分辨场解吸质谱鉴定这些农药的方法,在以前已介绍过了。对于预纯化过的水提取样中农药的可靠鉴定,用几ng的样品量就能满足。  相似文献   

17.
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痕量多环芳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痕量多环芳烃(PAHs)。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固相萃取条件为:上样流速为5mL/min、采用二氯甲烷洗脱、洗脱剂用量为3mL、洗脱流速为2mL/min。测定结果显示,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萘、菲、荧蒽3种PAHs的检出限为0.03~0.07μg/L,加标回收率为70%~100%,相对标准偏差为3.90%~9.58%。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能满足实际水样中痕量PAHs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气相色谱中,从分离能力、分析速度和灵敏度几方面看,毛细管柱比起填充柱的性能都远为优越.尤其是对于成份复杂的天然产物、环境中的污染物和生物医学样品,高的分离效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毛细柱气相色谱就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分析手  相似文献   

19.
以预浓缩系统—气相色谱(GC)/飞行时间质谱(TOF-MS)法采集、分析大气中六氟异丙醇(HFIP),即HFIP经苏玛罐采样后,加入三氯甲烷内标,直接进入三级冷阱预浓缩系统进行浓缩,然后经过GC/TOF-MS分离、定量。同时,通过条件试验优化前处理条件和分析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大气中HFIP的准确测定,线性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85%~94%,当进样体积为200mL时大气中HFIP的检出限为0.01μg/m3。该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大气中HFIP的常规和应急监测。  相似文献   

20.
毛细色谱—质谱法测定大气飘尘中微量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毛细色谱一质谱法测定大气飘尘中微量有机物的方法。将采集的飘尘样品用溶剂抽提法抽提,抽提物预分离成为酸性、碱性、脂肪烃、多环芳烃和极性化合物五种馏分,对各馏分逐一进行毛细色谱一质谱分析。根据色谱相对保留时间、质潜图和质量色谱图定性鉴定出144种有机污染物,用氢火焰气相色谱对其中某些组分进行了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