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酶催化氧化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酶催化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苯酚、邻氯苯酚和邻氨基酚三种单一含酚废水的处理,当pH接近中性时,酚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75%、95%和62%。在低温(4℃)和高温(40℃)下,苯酚废水和苯酚-邻氯苯酚-邻氨基酚混合废水的酚去除率下降约10%。在处理中不同的酚类物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自行研制了新型聚合铝铁絮凝剂,并将其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絮凝剂的组分和用量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有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在用量为1.5~3.0ml的范围内,可以去除60%以上的CoD,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率高于75%,色度去除率可以达到69%以上.  相似文献   

3.
究了一种两性高分子絮凝剂P(DMC-NVP-FA)处理钻井废水的絮凝性能,确定了絮凝剂投加量,对处理后的废水絮体进行回用试验。试验显示,絮凝剂投加量为280 mg/L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8.46%和85.15%;回用絮体是1/8体积的量和絮凝剂245mg/L处理钻井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2.86%和89.96%。结果表明,絮体回用是可行且有效的,在减少絮凝剂用量的同时提高了处理钻井废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二甲胺(33%)、甲醛(37%)、杨梅单宁为原料制备出阳离子型改性单宁絮凝剂,并将其与三氯化铁无机絮凝剂进行复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考察其对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进行处理时的最优条件。试验表明,当阳离子型改性单宁絮凝剂为0.1 g/L,三氯化铁无机絮凝剂为4 g/L时,可以使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COD去除率达到60.43%,色度去除率达到91.67%。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无毒环保,与无机絮凝剂的复配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负载于活性炭上的三氯化铁为催化剂,以氧气为氧化剂的非均相催化湿式氧化体系处理4-氯酚废水工艺.通过正交实验方法,从反应温度、时间、压力、催化剂用量等方面初步考察了4-氯酚在该体系中的氧化效果.在150 ℃,0.5MPa氧气,催化剂用量为30%(摩尔分数),反应4 h,对降解过程所得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对4-氯酚的去除率能够达到67%,CODCr降低了39%.并且初步探索了将亚硝酸钠加入到三氯化铁/活性炭催化氧化体系后形成的共催化氧化体系中4-氯酚的降解效果,发现亚硝酸钠的加入对4-氯酚的去除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微波法复合絮凝剂PAFC-PAM的制备及脱色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三氯化铝,三氯化铁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制备PAFC-PAM复合絮凝剂的工艺条件,探讨了pH值、复合絮凝剂投加量对活性染料模拟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对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PAM/PAFC质量比为0.25、微波合成功率150W、微波时间3min制得的复合絮凝剂,浊度去除率为98.8%。在pH=8,投加量为42mg/L的最佳絮凝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高达97%。与PAFC和PAM相比,PAFC-PAM具有较宽的pH适宜范围和较低的投加量且对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PAFC和PAM。  相似文献   

7.
以锌盐和聚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1种新型复合絮凝剂.利用该絮凝剂进行了处理焦化厂二沉池出水的试验,研究考察了pH值,絮凝剂用量、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去除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絮凝pH为10.絮凝剂投加量为1.2mL/L,慢搅拌速度为75 r/min时,COD_(Cr),和浊度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76.02%和98.1%.而温度对絮凝效果影响甚微。研究还进行了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类比试验,相比而言,锌基复合絮凝剂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明显更优。  相似文献   

8.
利用太阳光与固定床型光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制了一种模拟工业处理废水的光催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将TiO2固定在玻璃板上,以太阳光为光源,以邻氯苯酚为处理对象,研究了邻氯苯酚水溶液光降解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该系统能对邻氯苯酚水溶液进行有效的光解。光照60分钟后.其降解率可达87%。此外还探讨了流速、邻氯苯酚溶液初始浓度和初始pH值对光解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聚合氯化铝铁(PAFC)为混凝剂,以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分别为助凝剂,研究了三种PAM对焦化废水的絮凝性能。从对废水初始浊度变化的适应性、絮凝剂用量、处理效果和处理费用等几个方面比较了三种PAM絮凝性能的差异,并对絮凝机理进行了分析。对于焦化废水的絮凝处理,发现三种PAM中非离子PAM具有最好的应用性。最后对非离子PAM的最佳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最佳条件下,浊度去除率可达85%以上,但是COD去除率较低为6%左右,这与悬浮颗粒对COD的贡献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铁氧化去除饮用水中邻氯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自制的固体高铁酸钾作为氧化剂,研究高铁对水中微量邻氯苯酚的去除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水中邻氯苯酚的含量为4mg/L时,加入60mg/L的K2FeO4氧化处理10min,对邻氯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9.3%。取得高铁酸钾对邻氯苯酚的最佳氧化去除效果的pH范围为9-10,高铁氧化邻氯苯酚近似的二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1.
混凝微滤法处理制革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混凝微滤法处理制革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优控制的基础上,制革废水经混凝沉淀-微滤处理后,COD,BOD5,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0%,87%,89%和92%左右,处理后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于制革工艺。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用硫酸亚铁作混凝剂仍能较好地完成混凝沉淀,验证了硫酸亚铁的低温混凝效果。因此,该工艺值得在北方寒冷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用化学絮凝法和SBR法对焦化蜡油精制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为最佳絮凝剂,最佳加入量为80mg/L,CODCr去除率为85.5%;用SBR法处理废水,CODCr由540mg/L降到112mg/L。经驯化过的污泥中,假单胞杆菌属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3.
电解法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某化工厂活性染料生产废水高CODCr值、高浓度、高色度、高盐分、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多、可生化性差。实验确定了废水经AS剂絮凝和电解预处理的研究方案。主要考察了电极极板材料、电解pH值、电解电压大小、电解时间和电极极板间距对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 ,从而确定了最佳电解条件 :采用石墨板电极 ,pH =3,电解电压 6 5V ,电解时间 5 0min ,电极极板间距 5cm。最佳条件下经放大实验 ,发现CODCr去除率高达 70 %以上。  相似文献   

14.
利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用曲线回归分析创建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产γ-聚谷氨酸絮凝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条件是蔗糖添加量2.2%、酵母膏添加量0.6%、谷氨酸钠4.5%、pH7、温度33℃、摇床转速215r/min。创建了6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Y=(-9.4X12+42.1X1-71.3X22+89.0X2-3.6X32+32.7X3-9.9X42+139.9X4-0.44X52+29.2X5-0.0016X62+0.69X6-793.3)/6。同时利用γ-聚谷氨酸絮凝剂对啤酒废水进行COD去除试验,结果显示:pH值在7.8、100mL废水中絮凝剂的添加量为3mL和1%CaCl2用量为1.9mL时,COD去除效果最佳,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COD去除率可达66%。  相似文献   

15.
邻氯苯酚的电化学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邻氯苯酚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直接阳极氧化,紫外光辐射联合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3种电化学技术用于难生化污染物的削减.直接阳极氧化更适于有机物降解的预处理.提高电流虽能增加邻氯苯酚及其废水COD的去除速率,电流效率却降低.联合紫外光化学氧化后,光电一体化工艺存在协同效应,通过动力学参数计算了协同作用的增加因子.在阴极还原工艺中,通过合理的电化学反应器设计使得邻氯苯酚的氧化效率较直接阳极氧化有所提高.通过色谱分析简单揭示了邻氯苯酚在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中的不同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交联壳聚糖季铵盐与聚合铝复合的絮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季铵盐与聚合铝复合后的絮凝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的絮凝效果与取代度有关,取代度在85%时絮凝效果较好。季铵盐交联后絮凝效果提高,用交联壳聚糖季铵盐与聚合铝复合,壳聚糖季铵盐与聚合铝的配比影响絮凝效果,当复合絮凝剂中壳聚糖季铵盐所占比例在20%附近时,絮凝效果最好。复合絮凝剂具有好的除浊效果,投药量低,pH值适用范围广,在达到良好的除浊效果的同时还降低了残留铝的浓度。用复合絮凝剂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浊度去除率可达95%,COD去除率达38%。  相似文献   

17.
硫酸亚铁酸洗废液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混凝沉淀-微滤工艺对制革废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含硫酸亚铁酸洗废液作混凝剂是行之有效的,经此工艺处理后,COD、B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0.4%、87.2%、88.6%和91.7%,处理后废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而且其中50%回用于生产。此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合北方寒冷地区。  相似文献   

18.
铁-碳絮凝床处理厨房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铁-碳絮凝床处理厨房污水,在实验试验及中间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装置并顺利运行,发现此法能快速脱除污水中油分,脱除率达96%,对COD及BOD去除效果也很显著,去除率分别为72.5%及90%。  相似文献   

19.
The flocculating activity of a novel bioflocculant MMF1 produced by multiple-microorganism consortia MM1 was investigated. MM1 was composed of strain BAFRT4 identified as Staphylococcus sp. and strain CYGS1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sp. The flocculating activity of MMF1 isolated from the screening medium was 82.9%, which is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ioflocculant produced by either of the strain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Brewery wastewater was also used as the carbon source for MM1, and the cost-effective production medium for MM1 mainly comprised 1.0 L brewery water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5000 mg/L), 0.5 g/L urea, 0.5 g/L yeast extract, and 0.2 g/L (NH4)2SO4.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MF1 was inoculum size 2%, initial pH 6.0, cultivating temperature 30℃, and shaking speed 160 r/min, under which the flocculating activity of the MMF1 reached 96.8%. Fifteen grams of purified bioflocculant could be recovered from 1.0 L of fermentation broth. MMF1 was identified as a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 containing both protein and polysaccharide. It showed good flocculating performance in treating indigotin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and the maximal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OD and chroma were 79.2% and 86.5%,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以典型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为模型污染物,采用测定染料去除率、TOC去除率、苯胺生成量的方法及添加EDTA的对照试验,考察Al-Cu双金属体系对偶氮染料废水的脱色机理和脱色动力学.结果表明,在近中性条件下处理30min后脱色率就可达到83%左右;处理120min后脱色率高达96.4%,其中约为34%的色度去除是由于活性艳红X-3B被还原为苯胺,约为20%和30%的色度去除是由于铝离子混凝和铝刨花表面吸附.染料废水脱色是一个先大量吸附再进行内电解还原逐步降解的过程,铝离子的絮凝-吸附作用能有效促进色度的去除.脱色反应可视为表观一级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加快脱色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