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化企业浮顶罐大呼吸损耗核算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化企业储罐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油品损耗问题,以浮顶罐的大呼吸损耗为代表。在概述浮顶罐大呼吸损耗机理的基础上,以北京某石化企业的甲苯内浮顶罐为基准案例,对国内外4种核算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了影响浮顶罐大呼吸损耗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减耗措施。结果表明:采用我国推荐的公式进行核算更符合我国实际,需建立和完善以我国有机液体理化参数和储罐构造为基准的核算方法和软件;影响浮顶罐大呼吸损耗的主要因素包括油品性质、周转量、罐体直径、罐壁黏附系数等,其中罐壁黏附系数为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昭  赵东风  孙慧  李石  韩丰磊 《化工环保》2015,35(5):531-535
采用美国国家环保局推荐的储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定量计算方法,以北京某石化企业轻柴油固定顶储罐为案例对象,计算了固定顶储罐的总损失。通过对不同参数进行调节,比较分析了各变量对损失量的影响程度,得出了影响固定顶储罐静置储藏损失和工作损失的关键参数和次要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固定顶储罐VOCs排放量的对应措施。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固定顶储罐静置储藏损失的关键参数为油品蒸气相对分子质量、日平均液体表面温度和液体存储高度,次要参数为日环境温差和罐漆太阳能吸收率;影响工作损失的关键参数为油品蒸气相对分子质量、日平均液体表面温度和年净周转量。  相似文献   

3.
4.
石化行业是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管控的重点行业,也是VOCs排放量核算最为复杂的行业。本文梳理了石化行业12类排放源项VOCs排放核算方法的适用条件,依据广东省重点石化企业VOCs治理实施情况评估所掌握的情况,以实例对比分析的方式,总结了企业在实际VOCs排放量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VOCs排放量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美国石油协会(API)小呼吸损耗核算新公式对国内某油田4个联合站的采出液沉降罐进行了小呼吸损耗核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PI的核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较大,相对误差可达90%以上,原因是国内油田采出液沉降罐的现场工况与API公式的模拟条件差别较大。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液体表面温度和平均气体流速两个影响因子对上述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利用修正后的公式对另外两个联合站的沉降罐进行了小呼吸损耗核算,核算结果的相对误差降至10%以下。  相似文献   

6.
以某石化企业内浮顶罐为实例,根据AP-42公式,从浮顶罐结构、油品性质、周转量及环境因素4个方面对内浮顶储罐的VOCs排放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浮盘缝隙损耗和挂壁损耗是内浮顶储罐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浮盘构造、周转量、罐壁锈蚀程度及边缘密封形式是内浮顶罐VOCs损耗的主要影响因素;罐漆颜色、储罐直径、油品种类及储液温度为次要影响因素;固定顶支撑柱数量、环境湿度及环境风速对储罐挥发损耗的影响较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降低储罐VOCs挥发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石化企业废水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定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石化企业废水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定量估算的必要性,介绍了手工计算法、模型计算法、气相测定法、排放系数法和物料衡算法等几种常用的估算方法及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以 WATER9 模型为主结合其他方法,对国内某石化企业废水 VOCs 无组织排放量进行了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针对3家石油化工企业的38个循环水样进行了VOCs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石化企业循环水中主要含有烷烃、烯烃、卤代烃、芳香烃、含氧有机物等5类物质,其中卤代烃占总量的67%(w),芳香烃化合物占24%(w),烃类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量比较低,分别占4%(w)。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VOCs排放源成分谱,同时也为石化企业循环水中VOCs的管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赵欣梅 《化工环保》2021,41(3):350-355
在对石化企业环保管理业务范畴和业务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业务主线进行石化企业数字化环保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支持项目建设期环保管理,涵盖在役运行阶段污染物源头削减、过程管控与末端治理,支撑环保监督考核与综合决策,形成顺应石化企业环保管理业务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将该系统应用于某石化集团环保管理的数字化升级,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石化废水挥发性有机物逸散量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模型法、排放系数法、工程估算法等国内外石化废水挥发性有机物(VOCs)逸散量估算方法的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应用排放系数法和实测法估算国内某石化厂废水收集处理系统VOCs逸散量为354.26 t/a。根据估算方法的实际应用研究,建议物料衡算法中废水油相VOCs逸散可结合油相敞口面积和油相性质,提供废水油相的排放系数;应用Water 9软件估算含油膜废水设施逸散量时,应单独估算油膜VOCs逸散量;建议排放系数法中废水收集系统排水口、检查井未密闭VOCs排放系数均确定为0.032 kg/h(每个逸散源),废水处理系统油水分离器、气浮装置按进水中石油类浓度的大小,分别提供VOCs排放系数。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现代煤化工行业存在的VOCs管控相关产业政策、标准要求与产业发展不匹配,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推进缓慢、VOCs排放量核算不准确和VOCs治理工作难开展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在LDAR工作方面,重新认识LDAR工作、源头控制和增加泄漏情况数据统计环节;在VOCs排放量核算方面,全面识别企业VOCs排放源项、准确收集VOCs核算所需参数和控制采样分析误差;在VOCs治理方面,尽快制定VOCs排放有关标准、识别VOCs管控重点和开发VOCs过程及末端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包装印刷业VOCs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了北京市的14家大型包装印刷企业进行现场采样、监测,统计分析了生产工艺和原辅材料,识别了VOCs污染来源和排放节点。根据不同排放节点的特征搭建了相应的采样系统,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了VOCs的排放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包装印刷业所排放的VOCs以醇类和酯类为主;乙醇和异丙醇为主要的臭氧前体物,生产线和烘干集气系统排气口为主要的臭氧生成节点;烷烃和醇类为主要的SOA前体物,烘干集气系统排气口为首要的SOA生成节点。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了6种有代表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烯酯、正己烷、苯和四氯化碳,实测了这些VOCs在气体采样罐(SUMMA罐)中的存储稳定性。结果表明:苯、正己烷和二氯甲烷在采样罐中均较稳定,其含量在84 d的存储期内基本无变化;乙酸乙烯酯在6个VOCs中最不稳定,在普通和惰性采样罐中含量均明显下降;异丙醇和四氯化碳的稳定性与采样罐的类型有关,在普通采样罐内含量下降明显,而在惰性采样罐内则相对稳定。实际监测工作中,为提高VOCs分析的准确性,如目标分析物有含氧类(醇,酮,酯等)或含卤素类VOCs,则采样后需尽快分析,同时尽量选择惰性采样罐为采样容器。  相似文献   

14.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现有工业VOCs处理技术进行了归类及概述,总结了各类技术中主要方法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和应用现状,包括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冷凝法等回收技术,热氧化(燃烧)法、生物降解法、低温等离子法、光催化法等非回收消除技术,以及工业上典型的VOCs集成组合治理技术。指出,集成组合治理技术的研发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是检测设备泄漏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仪器。通过变异系数分析了FID响应因子与FID型号、被测气体种类和被测气体浓度的关系,并进行了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FID响应因子与各因素关联强度的排序为:被测气体种类FID型号被测气体浓度。响应因子应用实例的验证结果表明:对于芳烃重整装置145个接触甲苯、二甲苯两组分物料的泄漏设备,响应因子修正后的排放量计算值仅为修正前的18.68%;MTBE装置涉甲醇设备的甲醇排放量计算值修正后为修正前的3倍左右。在此基础上,就设备泄漏VOCs污染源,提出通过响应因子实现排放量精细化核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宋学龄  李杰  刘佳 《化工环保》2016,(5):577-582
采用排放系数法得到了东北地区2013年能源生产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清单,按行业及省份分析了VOCs排放的分担率。计算结果表明:东北地区2013年能源生产行业VOCs排放总量为96.300 kt,焦炭生产业是VOCs排放的最大贡献源,其次是石油精炼业、原油开采业、火力发电业及天然气开采业;地区排放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采用蒙特卡罗数值分析方法传递不确定性,所得到的排放中值与排放清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在考虑实际情况的数据不确定度后,蒙特卡罗模型预测平均值高于清单计算结果。此处还提出了VOCs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选用3种经氢氧化钠改性的活性炭,研究了其对4种代表性VOCs(丁酮、乙酸乙酯、甲苯和四氯化碳)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活性炭经碱改性后吸附性能有较大改善,吸附量的大小与其比表面积呈正相关性,而其比表面积多为微孔提供;改性活性炭对有机气体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度、熔点与其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量具有线性相关性,而沸点、饱和蒸气压、分子动力学直径则与吸附量无明显相关性;对于同一吸附剂,170℃再生时的性能最好,130℃次之,210℃最差。  相似文献   

18.
张晓露  鞠峰  栾辉  修光利  凌昊 《化工环保》2018,38(4):437-444
采用BET,XRD,FTIR技术对两类椰壳活性炭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空速和吸附温度对正戊烷和正己烷动态吸附穿透容量(DPC)及穿透时间的影响,并对正戊烷和正己烷的二元竞争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活性炭材料的组成和官能团结构相似,具有大量微孔的片状活性炭(FAC)有利于轻烃类VOCs的吸附;采用FAC吸附正己烷时,DPC对空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二元竞争吸附过程中,开始阶段正戊烷和正己烷同时被吸附,随后已被吸附的正戊烷被强吸附质正己烷部分置换,直至正己烷吸附饱和,与一元吸附相比,正己烷的DPC和饱和吸附容量略有增加,正戊烷的DPC和饱和吸附容量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