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自身的脆弱性和生态环境影响的全局性特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环境与发展并举的国家战略决策。在加快我国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同时,在各级、各地区政府的决策中,建立适应西部大开发环境与发展并举的国家战略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是实现我国西部大开发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我国西部大开发是环境与发展并举的国事战略决策我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北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以及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藏等10个省、市和自治区。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57%,人…  相似文献   

2.
策划人语: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以及近几年开始的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给西部环境带来了严重压力,并引发了部分西部民众环境抗争事件。中国西部边疆地区资源丰富,但有很多地方属于生态脆弱的草原、绿洲地带,且很多地域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边疆生态的保护不仅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也是一个发展与保护的权衡问题,更是关涉到民族团结的问题。西部的生态保护应该被早日提上日程,未雨绸缪。在西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西部地区人民承担了环境成本,却无法分享与之相应的经济发展红利,由此引发诸多的地域冲突甚至民族冲  相似文献   

3.
关于西部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各地共同繁荣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迫切需要。西部是我国重要水源发源地,也是各种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但是,西部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环境容量极为有限,环境问题关系到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实施科学的开发与建设,是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把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西部开发必须首先解决好的前提条件和根本切入点。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定量测度区域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都地处我国西部,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桥头堡”,对西部地区的发展起着示范、先导、辐射和带动作用。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对成都市各类土地面积进行量化,具体计算出成都市的生态承载力、供需结构。计算结果表明,2003年其人均生态足迹超过了它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生态赤字,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减少生态压力,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依法强化环境保护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维新 《青海环境》2000,10(2):62-65
今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之年,也是实现“九五”环保目标的最后一年。当前,全省上下、各行各业根据省委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结束不久,省人大常委会即召开全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青海大发展”,研讨我省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这对进一步加强我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地方立法与监督,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在各级人大…  相似文献   

6.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致力建设生态大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确定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西部开发的根本。这次省人大召开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研究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和落实中央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会议开得非常及时,对于政府明确工作思路,更好地做好环境与资源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就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建设生态大省的问题谈一些意见,与同志们一同研讨。一、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保护的现状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举行的2000年“6·5世界环境日”西部开发生态建设座谈会上强调,西部大开发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李鹏指出,改革开放20年来西部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等原因,与东部地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西部大开发要抓紧进行,但必须有规划、循序渐进,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把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长期的“滥砍滥伐”、“滥采乱挖”、“非法盗猎”、“非法开采”、“淘金”等,造成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快、水资源短缺、森林面积锐减等。因此,环境保护已成为西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其本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了解西部地区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现状,本课题组于2002年6月对西部地区(陕西、甘肃、青海)的中小学生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以这次问卷调查的数据为依据,得到西部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状况,并将其与…  相似文献   

9.
《青海环境》2013,(2):110
6月5日,青海省围绕"同呼吸、共奋斗,为生态文明先行区做贡献"这一主题,在西宁市中心广场组织开展了省垣及西宁地区"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环保宣传活动,广场共设置"保护大美青海的蓝天"、"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环境与健康"四个系列宣传区,省人大副主任曹宏及省政协等部门领导参加了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在"保护大美青海的蓝天"宣传区,省环保部门围绕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组织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重点企业,宣传  相似文献   

10.
李定佳 《环境教育》2000,(4):33-33,44
江总书记指出 :“改善生态环境 ,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会落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11个省市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 ,全国(除台湾省外)共有11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其中西部地区有87个 ,占70 %以上 ;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全国的70%~80 % ;全国56个民族 ,西部地区就有50个左右 ,可以说 ,西部大开发也就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大开发。在我国 ,大多数贫困地区都处于生态脆弱地带 ,它们是西南石山…  相似文献   

11.
新书评介     
《中国西部生态警示录》 一书是根据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国西部生态警示录》改编而成的环境类科普读物。该书选材精当,内容详实,文字流畅,图文并茂,寓意深远。全书按电视专题片的模式,共分20集,每集又以“演播室”、“解说词”、“现场采访”等板块,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看似平淡却是惊心动魄的生态故事。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许多独特动植物物种的富集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更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特别是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和确保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同…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中有关环境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部开发之初,营造一种强大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合力,确保政府决策、公众行为不降低现有环境资源的质、量、价值。这是环境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对西部环境 问题的认识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11个省、市、自治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56%,总人口的 23%。它们地处西部但环境问题却不仅仅是属于西部的,它将对东部乃至全国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环境问题的发生   西部总体环境问题的发生可用图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部环境承受着已开发地区的影响和自身开发需…  相似文献   

13.
青海是向社会提供大量生态服务的地区以及生态脆弱和环境敏感地区,也是贫困地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尤为重要。文章提出了构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祁进城  祁进玉 《青海环境》2001,11(3):130-132
西部大开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生态环境保护,但更为关键的应是我国的环境教育。强调环境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只有提高和加强我国环境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制度化,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开发与新疆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发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一项跨世纪的战略任务,搞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新疆地处内陆地区,以典型的绿洲经济为主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口承载能力比较低;多年来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活动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本文针对新疆生态环境的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中应遵循的三个主要原则,并提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的八条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生态资本运营理论在西部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生态资本运营的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特点分析了该地区进行生态资本运营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并对该地区生态资本运营进行了经验实证,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机制.创新之处在于,把生态资本运营理论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相关措施,对西部地区生态资本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部农村地区公众对环境问题和有关环保政策法规缺乏必要的了解,环境意识水平普遍较低。本在把握西部农村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寻求具有西部农村特色的环境教育发展对策,进而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全面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 ,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有广大的高原、干热、干热沙漠、寒冷等区域 ,气候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对机电设备的耐久可靠使用造成了极严重的影响。在该地区使用的机电设备 ,从设备选型、设计、制造、选材、试验评价等方面都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气候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在西部地区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环境技术专业委员会和机械工业环境技术研究中…  相似文献   

19.
周围 《环境教育》2007,(8):22-23
"保护生态",人们听得多了,但要"为生态作补偿"却是很多人还不熟悉的事.这是一笔怎样的开支呢? 需要"补偿"是因为有"不公平"存在. 以西部地区为例,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西部地区充当的角色就是为东部地区及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种自然资源及能源,以支撑其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又是我国江河源头、水土流失敏感地区和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是中国的江河上游、风沙源头,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高、投入大,为保护生态付出了较高的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20.
王昌堃 《绿叶》2013,(8):71-77
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现代环保运动是战后环境问题严重恶化,社会各阶层积极回应的结果。此次运动的兴起、发展与美国西部休戚相关。西部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西部自然景观的独特性及其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环境史的西部源流、西部浓厚的保护主义传统,等等,都与美国现代环保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美国西部开发与环境运动的历史,也为中国目前的西部大开发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诸多教训、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