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全长6330km,流域总面积约189万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长期以来,长江上游的四川、贵州两省森林资源过伐,导致森林覆盖率减少。其中四川省森林覆盖率已由5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的13%,四川盆地内森林覆盖率仅7.8%;贵州省森林覆盖率由70年代的14.5%下降到目前的12.6%,乌江上游毕节地区森林覆盖率仅9.8%。长江上游每年约有6.8亿t泥沙被带到中下游,四川省水土流失面积  相似文献   

2.
森林是地球的守护神,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木材和林副产品,还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而且还具有更重要的生态价值。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它的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元前7000年,地球上森林面积达76亿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的2/3,直到100年以前  相似文献   

3.
大森林     
《绿叶》2020,(Z1)
正森林之大:一为水平分布之广,所占空间之大;一为山区即林区,又有垂直分布之妙。具体言之,据2014《中国林业年鉴》第八次全国普查显示:中国森林面积达2076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4.3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1.63%,比1949年的8.6%净增13.03%。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吨。中国森林面积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五位;森林蓄积量居巴西、俄罗斯、美国、加拿大、  相似文献   

4.
1987年4月27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用多种文字同时向全世界公开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该报告共12章,约37万字,论述了当今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实现持续发展的长期环境战略。报告引用大量的历史资料、统计数字和专家评论,全面地阐述了当今威胁地球的16个环境问题。 (1)人口激增报告中指出,全球人口将从1985年的48亿增加到2000年的61亿,到2025年将是82亿。人口增长的90%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985年约4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到本世纪末,约半数人口将生活在城市,而  相似文献   

5.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内蒙古湖泊面积萎缩30%煤炭开采耗水是主因蒙古高原的湖泊在过去30年间呈快速消退趋势,内蒙古的湖泊总面积缩小了约30.3%。究其原因,这样剧烈的变化为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叠加作用。从2000年开始到2011年,呼伦湖地区的降雨量比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  相似文献   

6.
环保小百科     
《环境教育》2004,(4):30-33
世界10大污染物质 二氧化碳: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全球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50亿吨,其中约10亿吨被森林吸收,15亿吨被海详吸收,余下的25亿吨留在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目前由于人类每年排放二氧化硫气体达2亿多吨,给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引起并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四川盆地森林覆盖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森林覆盖率的自然因素是综合的,它包括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条件。其中以7月降水量、地形崎岖度、山地比例、酸性紫色土比例及土地垦殖系数等作为决定四川森林覆盖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这5个因素即可解释盆地森林覆盖率80%以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5日,联合国第40个世界环境日庆典活动将在墨西哥举行. 墨西哥拥有195.8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过亿的人口还有占全球约1.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林地面积是40.3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30%左右。联合国粮农组织每五年公布一次世界森林资源数字。最近这次清查采用了一个新名词——“郁闭林”,指郁闭度在0.2以上的森林;郁闭度不足0.2的林地叫做“疏林”和“灌木”。根据这种划分,上述世界林地总面积中,郁闭林面积为27.95亿公顷,覆盖率为22%;其余12.35亿公顷为疏林和灌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欧盟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了3%,达到了340亿t。这一数值可能将使联合国难以实现原本制定的到2050年之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这份报告由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以及荷兰环境评估署于上周三联合发布。报告中指出,如果要达到联合国科学小组建议的标准,各国在2000年到2050年之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超过1.5万亿t。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关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子,建立1km×1km栅格单元的人居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了基于人居环境指数的关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并采用GIS技术定量评价了关中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揭示了关中地区人居环境的自然格局与地域特征.研究表明,关中地区人居环境指数整体呈现由南向北递减趋势,人居环境指数可综合反映区域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程度,关中地区人口明显集中分布于人居环境适宜程度较高的地区.评价结果显示,关中地区人居环境一般适宜区和比较适宜区面积最大,约5.5489×104km2,接近全区总面积的99.98%,相应人口约为2294.9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9.98%;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8km2,占全区总面积的0.02%,相应人口2200人,零星分布在陇县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关中地区人居环境高度适宜地区面积3km2,人口1400人,由于适宜度高、面积小,导致人口密度最大,达467人/km2.  相似文献   

12.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08,(3):63-63
森林资源增长加快联合国全球森林资源最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已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到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0%。目前,全球年均减少森  相似文献   

13.
基于Landsat TM/ETM和OLI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植被覆盖率法,对新疆和田—若羌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进行了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5-2015年,研究区重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区域面积呈减小趋势;而轻度荒漠化、非荒漠化区域面积则呈增加趋势。研究区荒漠化的趋势变化与沙地戈壁以及耕地面积的变化密切相关,和田—若羌地区沙地戈壁面积在30年间减小4.19×105hm2,总体下降率为23.3%;而耕地面积则增加了1.03×105hm2,增加率为2.6%。  相似文献   

14.
生态资产是以货币的形式来度量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资和生态服务的价值,核算一个区域的生态资产实际上就是评估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绿当量依据"服务功能相当、服务价值相当"的理论,以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资产为参考标准,能简单、高效、可计量地核算出区域的生态资产价值。通过生态绿当量模式,核算了云南省抚仙湖流域1992—2014年间的生态资产价值。结果表明:1抚仙湖流域1992年、1996年、2001年、2006年、2010年、2014年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161.44亿元、162.02亿元、160.56亿元、160.49亿元、160.52亿元、160.45亿元,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抚仙湖提供的生态价值占总资产价值的90%,湖泊在维持生态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资产是以货币的形式来度量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资和生态服务的价值,核算一个区域的生态资产实际上就是评估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绿当量依据"服务功能相当、服务价值相当"的理论,以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资产为参考标准,能简单、高效、可计量地核算出区域的生态资产价值。通过生态绿当量模式,核算了云南省抚仙湖流域1992—2014年间的生态资产价值。结果表明:1抚仙湖流域1992年、1996年、2001年、2006年、2010年、2014年生态资产价值分别为161.44亿元、162.02亿元、160.56亿元、160.49亿元、160.52亿元、160.45亿元,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抚仙湖提供的生态价值占总资产价值的90%,湖泊在维持生态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GIS和数理统计方法,以及景观生态学中的空间格局指数对天全县1992~2002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的比例最大,且呈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达79.14%,但年变化率则很小,只有0.29%;耕地占的比例很小,仅有5.50%,而且10年间面积减少了4813.3hm2,但年变化率比林地大,高达2.68%.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0年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而优势度指数不断下降.由此得出产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机制是受地形条件和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更受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政府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灾害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资源以集生的乔木为主体,能够对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影响的植物群落,中国森林资源面积有13093×104hm2,森林覆盖率13.8%。目前的现状是,森林资源缺乏、分布不均、蓄积量低、有林地面积小、构成不合理、可供采伐利用少等,其主要原因是森林资源灾害的长期存在并日趋严重。通过对森林资源灾害类型和致灾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森林资源生产能力,改善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防止灾害发生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东是一个少林的省份,森林资源比较贫乏。由于山东开发历史早,人类活动频繁,原始的森林植被早已破坏殆尽,大部分地区被开垦为农田。建国30多年经过全省人民的努力,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9%,但仍低于全国12.7%的水平,与世界森林覆盖率22%相比相差更远。而且,山东的森林目前多属幼、中龄林,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不高。因此,增加山东森林面积,合理改造和利用现有森林植被,对于山东省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林区自然概况黄荆林区又称黄荆老林,位于古蔺县东北部,东、北与贵州省赤水县毗邻,西连本省叙永,南接本县德跃乡。包括黄荆、红旗、龙爪三乡,总人口4,100余人,总面积约43.5万亩,有林面积约42万亩(国有林16.5万亩,集体所有林25.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5%,为川南现存面积最大的森林,也是我国西南东部地区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完整的林子之一。  相似文献   

20.
缤纷资讯     
国际资讯气候变暖北半球甚于南半球世界气象组织最近公布的2006年气象统计报告表明,地球的温暖化倾向北半球甚于南半球。世界气象组织指出,20世纪以来,世界的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7℃,特别是1976年以来气温上升更为显著,10年间上升了约0.18℃。此外,2006年北极圈的冰床面积(约590万平方公里)小于2005年,成为北极圈冰床观测史上的第二低点。西门子进军新加坡水务世界水务和污废水处理产品、系统和服务的领先者——西门子水处理技术部日前宣布,将于未来5年内在新加坡投资5000万新元建立一个全球水务研发和工程中心。对于西门子准备将新加坡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