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工业园区引入的化工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是园区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对氯碱生产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环节进行识别和风险类型的确定,对发生泄漏性事故进行环境风险评价,预测了事故发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对事故发生后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应急减缓措施,并对项目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2年2月7日,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发生一起因环境执法引起的报复凶杀案。事件发生后,记者第一时间前往莱芜市,对事件发生始末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3.
广东沿海某地发生了一起由农用聚乙烯薄膜材料老化破裂引起的质量问题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事件发生后,我中心分别接受南方电视台、当地工商所和当地法院的委托,对农用薄膜进行了相关测试,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GIS技术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了石漠化发生及演变分布、岩性、地貌、区域经济等时空特征,并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石漠化发生、演变与碳酸盐岩岩性密切相关;其发生及加剧区域主要分布在较适宜人类活动的峰丛洼地、峰林洼地中;石漠化发生和演变程度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呈反相关。因此,石漠化治理必须根据石漠化发生和演变的区域、岩性和地貌特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石漠化的程度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  相似文献   

5.
湿度的量值传递必须有湿度基准和一系列标准器具。其中,湿度发生器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发生的湿气流或湿气氛的湿度往往可以通过其工作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计算得出。目前,既可以发生一股恒湿气流,又可以发生一个恒湿气氛的方法有双压法和分流法。 美国国家标准局早在1947年就建成了分流法(也称双流法)湿度发生装置。四十年来,人们对它越来越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分流法湿度发生装置具有湿度发生范围宽,可发生0~100%RH的湿气和湿度变换快的优点。在湿敏元件的研究和生产迅速的发展、对湿度发生器的量程和动态性能要求日高、检定测试工作量日益增多的今天,分流式湿度发生器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炼油企业火灾事故统计分析与应急技术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收集了近10年来中国大陆炼油企业发生的27起典型火灾事故案例。按照设备类型、事故介质等对这些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火灾事故的时间特征,计算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分析火灾事故与工艺流程、设备、介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对目前炼油企业需要应对的重点工艺、设备、物料进行排序,给出火灾事故应急技术需求导向目录。  相似文献   

7.
从氢化物发生系统的氢化物发生进样过程、样品进样量、采样方式、生成气体的传输效率、气液分离系统、仪器的方便性和实用性等几个方面对间歇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法与连续流动氢化物发生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测定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检出限,表明连续流动氢化物发生法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优于间歇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含硫天然气井站污水池在气井复产初期发生闪爆事故的说明,根据污水池发生闪爆的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空气)、点火源的形成过程,并结合污水池新建呼吸管道的设计缺陷及气井复产阶段的运行管理缺陷,对该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从开展隐患排查与整改、强化风险辨识、细化落实安全管控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建议,对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某城市污水管网建立SWMM模型进行水力模拟,并对其运行后得到的流速、充满度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流速慢且充满度大的管段更容易产生淤积且较为严重。据此找出研究区域内容易发生淤积及淤积严重的管段,并确定管网的淤积风险级别。通过对找出的易发生淤积及淤积严重管段进行校核,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建立模型并分析流量及充满度,可有效预测排水管网的易发生淤积及淤积严重管段。  相似文献   

10.
<正>对2005—2014年间发生的两起辐射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旨在提醒相关单位及人员提高安全意识,防止和杜绝类似辐射事故发生。核与辐射工作正式划归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已十年,在省、市、县(区)各级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辽宁省辐射事故的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据资料记载,1995—2004年间,共计发生辐射事故十起,而2005—2014年十年间,共  相似文献   

11.
溢油发生在水中比发生在陆地的影响要大很多,并且发生在水中的漂移扩散更复杂。介绍了跨越管道发生溢油,并根据河流水期和泄漏点位置影响因素,设计了3个泄漏点分别在枯水期、平水期和汛期的9种不同情景,用MIKE 21软件对模拟河段进行模拟,得到了由不同水期和不同泄漏点位置组合成的情景下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水期和不同泄漏点位置的漂移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影响旅游活动的开展,严重时会使旅游产业遭到彻底破坏或陷于混乱.根据对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综述,深入分析了地质灾害对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影响,从旅游活动发生前、旅游活动发生过程中和旅游活动结束后等三个阶段提出重塑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对策措施,有针对性地使旅游目的地形象得到高效恢复和重塑,使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水平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金宝航线淮安段建设对洪泽湖敏感目标溢油风险,采用MIKE21建立了洪泽湖二维非稳态模型,并选取两个敏感的溢油风险点,分别对施工期及运营期发生溢油事故时,最不利风向下进行风险预测。结果表明,油膜在扩散时,油膜面积逐渐变大且局部厚度减小;溢油点位1在西风条件下发生溢油事故时,会对洪泽湖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造成影响;溢油点位2发生溢油事故时,点位东侧湖岸吸附大部分油膜。研究为洪泽湖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静海国家气象站1960~2019年日最高气温资料对静海高温天气发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持续高温天气过程的年际变化规律、时间演变特征,利用Mann-Kendall法对高温日数、年最高气温进行趋势检验;构建了日高温发生概率的“钟形”曲线模型,利用傅里叶变换分析日高温发生概率序列的主要分量,构建了基于傅里叶级数的日高温发生概率简化模型。结果表明:1960年至1996年静海年高温日数呈下降趋势,1997年开始年高温日数呈上升趋势,而年最高气温无显著的上升趋势;静海高温天气过程主要为持续1~2天的过程,近20年高温热浪发生次数明显增加;近60年高温日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迟的趋势明显;模型较好的模拟了日高温发生概率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晓玲 《青海环境》2010,20(4):200-202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其结果是环境受到污染,公害发生。文章阐述了日本环境公害的发生及其治理措施,对提高人们防治公害的意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MODIS数据的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君  宋挺  庄严  吴蔚 《四川环境》2014,33(5):27-33
利用EOS/MODIS遥感影像数据,采用蓝藻水华分级评价方法和蓝藻水华发生频率分析方法,对2010年~2013年不同级别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太湖蓝藻水华预警、监控、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 2010年~2013年,全太湖共发生蓝藻水华354次,其中小型水华发生次数最多,蓝藻水华级别越高,发生次数越少.(2)年际变化上,蓝藻水华发生次数总体趋于平稳,蓝藻水华发生呈现“小型多发、中大型少发、重大型偶发”趋势,蓝藻水华发生规模呈显著缩小趋势.(3)月际变化上,蓝藻水华主要发生在8 ~10月,8月和9月尤其是太湖蓝藻水华的高发月份.发生规模上,4~6月蓝藻水华发生规模较小,7月开始规模逐步扩大,到9月达到顶峰,10月规模有所缩小.(4)空间变化上,太湖西部沿岸是太湖蓝藻水华首次爆发最频繁的水域.从空间分布频率来看,太湖西部沿岸区尤其宜兴沿岸是蓝藻水华爆发频率最高的水域.  相似文献   

17.
简明阐述玉米田施用除草剂发生药害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玉米田施用除草剂发生药害及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因,提出加强玉米田除草剂施用管理和控制以及预防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由秦皇岛市降水pH值和大气环境数据,分析降水酸碱度的变化、酸雨和强碱性降水的分布、较强碱性降水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2006—2018年,降水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pH值逐渐增大,13 a间发生酸雨过程158次,且呈明显减少趋势;pH值7的降水共发生152次,pH值7.5的降水发生45次,碱性降水呈显著增多趋势;较强碱性降水对蔬菜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会降低作物的抗病力,增加枯萎率和烂根率,使蔬菜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输气管道发生事故后将导致甲烷大量泄漏,存在发生窒息的危险。文章依据甲烷的体积占比,对标准状态下甲烷的窒息浓度进行了计算,并且对不同温度下的甲烷窒息浓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确定甲烷的窒息浓度值,利于事故现场用仪器监测甲烷浓度,判断是否有窒息危险;环评事故后果预测时,判断事故发生之后是否会出现窒息浓度,并且确定窒息浓度范围;在环境空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甲烷的窒息浓度值随着环境空气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二者的关系并不属于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针对试飞阶段航空装备在高原寒区使用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故障,对发生故障机理、失效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故障机理、故障模式的分析,总结分析高原寒区极限使用情况下易引起故障的原因;并分析典型高原寒区环境因素对航空装备各分系统、设备影响程度,提出高原寒区适应性改进建议和措施,为装备的保障资源配置提供指导性意见,有效地提高装备在特殊使用环境下使用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