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环境应急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应急监测作为环境应急处置的基础环节,发挥着重要的决策支持和技术保障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如何从组织体系、网络体系、信息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评估及预测体系5个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应急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环境应急监测的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我国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空地一体化"的环境应急监测与管理体系的框架和功能设计,介绍了引入无人机监测系统对环境应急体系的功能改进。最后从无人机机载传感器、"空地一体化"数据分析处理和通讯保障3个维度对关键技术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现状、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现代化的环境应急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往往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而现有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尚存在诸多不足,难以对海洋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有效应对。本文以应急管理体系、应急技术体系、应急能力与队伍体系等方面为切入点,展示了我国海洋环境应急响应体系的现状,剖析了目前存在的"体系散、支撑弱、预警差、能力低"等主要问题,并对体系建设提出了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构建应急响应网络、完善风险源排查和数据共享机制、构建技术保障和标准规范体系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环境应急监测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环境应急监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通过对应急备战状态和应急实战状态的质量管理两大部分8个要素的探讨。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环境应急监测的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依据《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提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上海市郊各监测站工作重点。就嘉定区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指出与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差距。提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具体构成,通过建设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污染源监测预警体系、现代化环境检测实验室、全过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化体系和提高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七个方面,使环境监测更好地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作为环境监测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监测结果客观、准确的重要保证,也为环境相关部门决策、执法和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本文针对当前环境监测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以及环境监测指标控制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对策措施,为指导监测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对南京市环境应急处置体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环境风险、环境应急管理机制、环境应急指挥体系运行、环境应急监测体系以及环境应急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存在的环境应急机制,环境应急预案、环境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且提出了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预案体系,加强应急处置能力、队伍建设及环境预警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对于和南京拥有类似环境风险特征的城市环境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系统的构建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江苏省应急监测现状,对江苏省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出对策建议,重点在于加强现场应急监测仪器的能力建设、建设基于GIS 的环境事故应急监测技术支持系统、完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期,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导致水资源、土壤资源、大气资源、林业资源等环境资源也遭受重创,威胁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新城镇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建设是保障新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和保护居民健康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新城镇建设中环境污染事故实证分析,提出了新城镇建设中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以及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在落实"一案三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广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情况,梳理分析政府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顶层设计、功能定位、编制方法、改进机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健全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在分析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发展历程基础上,从深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衔接、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防控、跨国界河流安全保障、区域环境风险应急与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急监测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是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前提和保证,而应急监测分析方法则是开展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基础和手段.通过对中国环境应急监测分析方法的现状、使用情况的阐述,同时结合三个实际案例,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体系、对现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进行技术分级、重视应急监测期间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工作、加强监测人员应急监测技术培训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抓紧推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环境保护》2013,(22):24-25
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应大力推进国家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抓紧构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技术体系、保障体系和信息报告与发布制度,强化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的基础性与应用性技术研究,带动环境监测转型发展跃上新的历史台阶。  相似文献   

14.
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环境污染问题不可忽视,尤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农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建设,是保障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和保护农民健康与安全必要且有效的手段.本文在分析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新旧环境问题及挑战与城乡统筹环境保护重要机遇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环境应急监测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基层监测站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现状和不足,阐述了基层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该文在系统调研国内外医疗废物处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武汉市医疗废物处置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了中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存在的应急管理体系需完善、医疗废物资源化不足、医疗废物应急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医疗废物应急体系、深入推进医疗废物资源化、提高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医疗废物应急协同处置机制等相关建议,对建立完善国家生态环境应急体系,保障人居环境、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炳基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4):152-153,172
现阶段中国正处于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环境应急监测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由于全国各地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发展时间不长,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归纳了地级市环境监测站在建设应急监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为相关管理部门建设环境应急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重要性,提出了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和质量管理的内容,对于及时、准确、有效地开展突发性应急监测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流域水质监测站对发生在江河中的重大水质污染事故中承担着前哨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立起江河重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多年来松花江水质监测的实际工作,对环境水质监测部门开展重大污染事故应惠监测措施研究的必要性、应急监测工作必需的配置、预警监测断面在应急监测中的功能与作用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应加大江河水环境监测的投入,切实加强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尽快建成主要江河应急防控体系,提高江河重大污染事件的预警预测、监测、处置、后期评估等方面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从监测的定位、保障措施、实验室分析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环境应急监测的工作程序,突出环境应急监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乡市环境应急监测对策与建议,为其他固体废物的环境应急监测实验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