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云南墨江金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江金矿的同位土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元素组合和包裹体成分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未源于金厂蚀变起基性岩体,成矿热液是深源流体、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产物。成矿期深部富矿化剂流体沿断裂上升并与地下水混合,从侵入体及围岩中淋滤出了成矿物质。在迁移过程中,随着地球化学条件的改变,金在有利部位沉淀富集形成矿床。墨江金矿床底混合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对大盆地内第三纪一个准铝质和两个过碱质流纹质灰流凝灰岩作了多个Nd同位素分析,以确定上部地壳硅质岩浆的化学演化是在封闭系统还是在开放系统条件下进行的。分析的所有样品都显示出Nd同位素有显著的内部变异。变异最大者是内华达州北中部麦克德米特火山岩区的过碱质双H山凝灰岩(ε_(Nd)=+2.0—+6.4);变异最小者为内华达州西南部火山岩区的准铝质托波帕泉凝灰岩(ε_(Nd)=-10.6—-11.7)。上述同位素的变异均与岩浆Nd的浓度有关,虽然准铝质流纹岩中Nd的含量向顶部渐减而过碱质流纹岩中Nd含量向顶部渐增。[Nd]与ε_(Nd)间的正相关性有力地说明,硅质岩浆在上部地壳存留时有开放系统的低ε_(Nd)的围岩物质的原地加入。对准铝质和过碱质流纹岩只要有很小比例(1—15摩尔%)的围岩Nd的加入便可形成同位素的这种分带现象。不仅是处于岩浆房顶部的岩浆,而且是以灰流凝灰岩为代表的所有各层的母岩浆,对于围岩相互作用都是开放的。研究表明,上部地壳硅质岩浆体是在开放系统条件下演化的,因而在其化学分异模式中应当强调这些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含碳矿物的成因或起源常可用碳同位素分析来推断。传统方法主要是简单的统计类比。多年来,人们积累了自然界各地质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大量统计资料,对未知成因的碳矿物及含碳矿物,可以其δC~(13)值与上述统计资料对比而推断出碳源。随着对碳同位素分馏机理认识的深化,推断也更趋可靠。近年来,和其他地球化学研究手段相配合,碳同位素还被用来进  相似文献   

4.
<正> 引言 太古界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金矿化每年可提供大约200t金。现在世界金年产量大约为1300t。 太古界金矿床包括块状硫化物、古砂矿和条带状铁建造,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与石英脉伴生的后生矿化。 在空间上与太古界绿岩有密切关系的含金石英脉,已知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产出。例如南非的巴伯顿山地、西澳大利亚卡尔古利矿区的戈尔登迈尔以及加拿大苏必利尔构造省的阿比蒂比绿岩带。 直至约25年前,人们乐于用来解释金矿脉  相似文献   

5.
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锡矿床、斑岩钼矿床和钨矿床,都显示出与长英质岩浆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并且主要由来源于岩浆的流体形成。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成矿体系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金属组分均集中于高度分离的花岗岩岩钟的顶部。这种富集作用似乎是由一种垂向液体分离作用造成的。尽管对这种富集机制尚未弄清楚,但自下而上始终由粗粒经血状到细粒花岗岩这种结构上的转变有助于说明分离对流作用。对于锡矿和钨矿来说。这种作用进行得最好的是在具有清楚的地球化学专属性的花岗岩套的晚期相端员中。这种花岗岩套还显示出类似的从粗粒向较细粒端员的前进演化,这些岩套是经过逐渐分离而变成小体积的晚期相的。由于伟晶岩和斑岩钼矿体系的资料不够,关于伴生的花岗岩套的情况还不太情楚。钨矿床中比较少出现的充分演化的顶部体系,可能与熔体和成矿流体中氯的影响比氟和硼大有关。 流体从这些体系中释放出来,可能是通过不同组合的下延裂隙来抽取岩浆库中的孔隙流体来实现的,又借助由局部和区域应力场造成晚期阶段裂隙的发育,因而在网状微裂隙发育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二次沸腾来释放流体。 容矿花岗岩类的侵位深度和特定的围岩环境,可能对浓缩的岩浆相中发生的分离作用的效果有很大影响,而且还同样是控制流体释?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研究了奥尔洛夫地区石灰岩和矿床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查明,成矿期的碳酸盐相对于成矿前的碳酸盐富含轻的碳同位素和重的氧同位素。矿床的矿石相对于母岩富含有机碳。本文根据所得资  相似文献   

7.
出露于加拿大苏必利尔罗灵河杂岩体中的合角闪石斑晶和单斜辉石斑晶的煌斑岩,具有磁性、含霞石标准矿物的玄武岩质成分(SIO2<50wt%),成分变化从原始岩浆到分异岩浆[Mg/(Mg+∑Fe)。0.66~0.40;Ni=200~35PPm],岩石富含LREE[(Ce/Yb)n=16~26,Cen=60~300;n=球粒陨石标准化],Sr(870~1800ppm)、P2o5(0.4~1.3wt%)和Ba(150~90OPPm)。煌斑岩结晶分异产生了辉长岩和单斜辉石岩堆积岩体。煌斑岩和辉长岩一辉石岩的全岩Sm-Nd等时钱给出的结晶年龄为2667土51Ma(I=0.50929z0.00O04:end=+2.3+0.7)。全岩的Sr同位素数据分散,但其中有一个初始87sr/86sr比值(。0.7012)与全球的相似。煌斑岩富含LREE和Sr的原因并非是地壳混染或与同期二长闪长质岩浆的混合,而是幔源部分熔融的结果,幔源在熔融之前不久就已富集了上述元素和其它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煌斑岩与太古宙“方辉安山岩”岩套中幔源的高Mg、富LILE的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为同期产物。两套岩石LREE曲线的“上凸(concave-downward)”表明,它们的源区与亏损地幔相同,但母岩二长闪长岩具较高的LREE丰度、较高的Ba/La比值和较低的εNd值(+1.3±0.3)表明,其源区为相对较富集的地幔。煌斑岩和高Mg二长  相似文献   

8.
碳同位素统计表明,深源岩浆碳具有较均一的同位素组成,而沉积岩和变质岩的联同位素组成则变化较大,不同来源的联的同位素组成具重叠特征。在金矿床研究中,简单的碳同位素的对比使碳同位素组成具有多解性。碳同位素的物源追踪应建立在同位素体系的演化以及具体成矿环境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氢、氧同位素作为高岭土矿成因类型地球化学指标的意义.根据氢、氧同位素数据,我国浙闽沿海地区高岭土矿床主要可分为热液蚀变型和风化作用型两大类.其成矿溶液以大气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尼加拉瓜含金石英脉和某些可能源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石英脉产于新生代大陆边缘玄武岩和玄武岩质安山岩带中,该岩带是因属于科科斯板块的洋壳俯冲到加勒比板块的前中生代硅铝壳之下而形成的。尼加拉瓜东北部的火山岩显示出演化最充分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其受到了前新生代基底的强烈影响。与此相反,经检测表明,尼加拉瓜中部和西部的火山岩却未受到基底的影响。因此,尼加拉瓜这些火山岩的铅同位素组虚随着洋底玄武岩和前中生代陆壳这两个铝源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践金属含量、构造走向和铅同位素组成,可将尼加拉瓜含金石英脉分为H类…  相似文献   

11.
太古代各种岩石类型和矿化的大多数硫化物显示,其硫同位素值(δ~(34)S)接近0%。这是由于通常缺乏适合于为同位素分馏所必需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环境造成的。然而,太古代金矿化的一些重要的矿产地确实显示有明显的δ~(34)S变化。具异常同位素组成的这种矿产地之一是赫姆洛金矿床。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值一般<-6‰至最小值-17.5‰。该黄铁矿的同位素组成与Au的含量有关,这说明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的。 硫同位素数据表明,赫姆洛热液体系中的硫的化合物经历了氧化还原反应;硫酸盐在Au矿化之前就已存在了。该硫酸盐可能是外生成因的:来源于隔离盆地,也可能是内生成因的:来源于岩浆热液流体。赫姆洛矿床的其他特征,诸如富集Sb、Tl和Hg,也可解释如下:矿石在中等氧化条件下沉淀。 特征的δ~(34)S值也在下述地点的黄铁矿中观测到:赫姆洛西面30km的赫伦贝Au矿化;赫姆洛以西约21至27km及近似走向方向的重晶石层。这些矿产地也是含硫酸盐热液体系,就这一点而论,这些矿产地给出的有关赫姆洛金矿化异常环境的信息是不明确的。既然硫同位素对氧化环境敏感,那么硫同位素可以用来识别这类金矿化特征的水热活动,也可用来勘探太古代地体中有硫酸盐堆积的其他异常区。  相似文献   

12.
<正> 关于前寒武纪大型条带状铁建造的成因问题已争论了一个多世纪。尤为使人感兴趣的是铁和二氧化硅的来源,对此有两种基本意见,一是火山成因,一是认为来自地表风化。争论最热烈的是关于早元古代铁建造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所获得的关于金-银矿床形成条件的资料,表明了必须准确地说明“金-银建造”概念,以及建造划分准则和矿床分类。多年来,一直认为金-银建造只与年轻的火山岩带有联系(В.Линдгрен,Γ。Шнейдерхен等)。近期通过对研究鄂霍茨克-楚克奇火山岩带中生代矿床和天山古生代矿床的研究,扩大了金-银建造的时代范围,同时对作为最典型的火山岩系列成矿建造之一的金-银建造的认识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南达科他州布莱克山区和蒙大拿州鲁比(Ruby)山西南部地区的穿切高级变质岩的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和石墨密切共生。将所测流体包裹体成分,体积特点同计算所得的石墨饱和流体的成分以及变质作用的P、T条件的估测值作了比较,并且测定了石墨的碳同位  相似文献   

15.
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由两类 4形矿化组成 ,一类为层状及似层状矿化 ;另一类为不规则脉状矿化 ,包括大脉状、细网脉状和囊状 (块状 ) 3种不同形态的矿化。这两类矿化在铅同位素的组成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而相同形态的矿化之间大致相同。层状矿化2 0 7Pb/ 2 0 4 Pb和2 0 6 Pb/ 2 0 4 Pb的比值较低 ,在同位素比值图上的数据点比较分散 ,且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随生成时代的变新而呈规律性的增加。不规则脉状矿化2 0 7Pb/ 2 0 4 Pb和2 0 6Pb/ 2 0 4 Pb的比值较高 ,数据点比较集中 ,不随埋藏深度的增大而改变 ,并大致与矿区花岗岩相当。同位素组成的特征表明 ,层状矿化的成矿作用与泥盆纪海底热水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成矿作用与地层同期 ,并受到后期岩浆热液的叠加和改造。不规则脉状矿化与燕山期花岗岩的侵入活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 引言 本研究有两个目的。一是使人们对过去几年内新出现的某些应用铅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矿床的可能性引起注意,其二是对苏联科学院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研究所(IGEM)最近所获得的印度地盾某些内生矿床的铅同位素数据进行讨论。 铅同位素和矿化时代 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形成时代的依赖关系已为人们所熟知。这种关系可以用以下铅的同位素比值的逐渐增大来表示:矿床从老到新,其~(206)Pb/~(204)Pb,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个涉及陆壳中对流作用与脉型金矿床形成作用二者相互关系的模式。陆壳大部分剖面在脆性流变状态下所具的渗透性,足以使大气降水发生局部性和区域性的对流。在这种流体中金的溶解度很高,足以使大量金发生活化而形成矿石级矿床。业已证明,这一过程是形成从1~2km深的低温热液型向中深的卡林型变化的,再向10~12km深度的中温热液型矿床变化的连续的矿床类型序列的原因。这些矿床类型之间主要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差别是由于不同深度的流体发生对流并继而影响到水/岩比值和气体溶解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蚀变火山岩中的海水来源碳是太古代绿岩带中唯一主要的变质前的碳酸盐碳储库。因此,太古代金矿床中的碳酸盐由于稳定同位素比值太低(平均δ~(13)C=-3‰,不可能由这种C(通常认为其δ~(13)C近于0‰)生成,故被解释成是由某种局部的长英质岩浆源衍生出来的。但是,Barley和Groves(1987)在西澳大利亚的诺斯曼-威卢纳绿岩带中,识别出金矿化和区域变质前的两种碳酸盐蚀变类型,其证据归纳如下。这就是海底蚀变和受断裂控制的区域蚀变,如下所述,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碳同位素组成。后者(平均δ~(13)C=-4.8‰)意味着,在绿岩带演化期间,主要是来自地幔的岩浆碳(CO_2)流,因此其本身具有根本的重要性。然而,这里我们证明了只存在两种碳酸盐碳储库,以及在同一地区不同金矿床之间碳酸盐的碳同位素比值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否定了某些通常用来支持岩浆流体模式的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19.
在简单二元系中,有关硫化物与硫酸根之间的硫同位素交换效应还知道得不多。然而,最近对比较复杂的热液系统的实验指出;可能在有些化学环境下,会比较迅速达到同位素交换平衡。如果有些层状硫化物矿床来自海底火山  相似文献   

20.
<正> 由于太古代地壳在今天仅有很小的比例(约3%)可以观测到,故人们对于太古代构造模式的一些争论主要是推断性的。 关于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的太古代岩石中石膏一-酸酸盐组合以及巴西卡莱巴杂岩中可能有蒸发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