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陆丰22-1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弃置的海上油田,处于南海330m深水区.分析开发前期、中期及末期油田附近海域表层海水、表层沉积物和底栖甲壳类体内石油烃含量数据,结果表明油田附近海域环境质量较好,油田开发对环境的主要污染影响是表层海水和底栖生物体内石油类污染物质含量有所升高,尚未见生活污水和食品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迹...  相似文献   

2.
石油勘探开发中的石油类污染及其监测分析技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首先介绍了陆地石油勘探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并总结出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油田附近水体和土壤受到石油类的污染。然后针对石油类监测分析方法展开探讨 ,并分水中石油类和土壤中石油类两部分 ,把我国和美国的监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进行油田环境现状评价和石油类污染物环境变迁规律研究中使用石油类分析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位于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继发现了数个油气田,其中,已投入开发的塔中四号油田是一个亿吨级储量的整装油田。塔中四油田建设工程包括油田建设的地下水开采和油田开发区域地面工程,建设民丰至塔中四油田区沙漠公路,建设港中四至轮南输油输气管线和轮南至库尔勒输油输气管线及件行公路工程。该工程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石油产运的能力,而且对南疆广大地区,尤其是塔里木南缘地区的经济、文化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国…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油气资源开发中环境污染源分布上的特点,分析了油气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并结合巴音郭楞蒙古自沤州石油勘探开发实际,提出了在油气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如何加强环境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1998年中国西部扶贫世界银行贷款农业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甘肃省陇南山地贫困区的贫困成因及人口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该地区脱贫致富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天池风景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预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池风景名胜区专家咨询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天池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活动进行了预警评价,提出了天池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开发的保护对策,为天池景区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乌海地区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为政府在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风景区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风景旅游资源开发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述了生态和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提出了;固体废弃物对景观环境的污染治理及管理措施,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协调风景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风景资源得以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新疆盐湖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多元化开发盐湖资源的思想,分3个方向利用资源,特别是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对湖泊旅游的开发模式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新疆目前第一个盐湖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乌鲁木齐达坂城东盐湖生态旅游的开发,分析了新疆盐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劣势,最终提出了盐湖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4种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新疆境内油田主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分析了目前新疆境内油田的主要环境问题,并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哈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森林覆盖率低,草场退化严重,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重开发、轻保护,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保证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哈密地委、行署提出了"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本文对哈密地区"生态立区"的内涵及实现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淮北市水资源保护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论述了淮北市水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疆天池景区开发空气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天池景区现有空气环境状况和潜在影响及其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削减措施,为天池景区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环境保护的最佳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春玲  刘新华  王萍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3):175-177,180
煤炭资源由于地质成因具有在区域范围内高度密集及不可再生的先天性特征,加之粗放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以及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的急剧增长,导致了区域范围内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延长产业链,发挥煤炭企业的“废物资源”优势,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冲突,实现煤炭企业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疆正处于水电资源开发大发展时期,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水电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伊犁河流域是新疆第一大河,水电资源丰富,同时也是新疆生态环境极其重要的地区,本文针对目前伊犁河流域水电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可为新疆水电资源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疆水能、风能、光能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提高能效是新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发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有着巨大潜力,对降低一次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乌昌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疆的五分之一,财政收入占全疆的三分之一。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将在两地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地优势,把乌昌地区建成全疆最重要的城市集群和最重要的人居生态区。本文通过对乌昌地区废物资源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废物资源化的规划措施,有利于加强两地废物资源化工作,保护城市区域环境,节约资源,发展乌昌地区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8.
Because they contribute little to climate change, fisheries, aquaculture and other uses of marine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ave limited means to mitigate climate impacts. Adaptation is, therefore, critical. Though likely effects on oceans and fisheries can be identified, few can be quantified and, thus, priorized. Consequently, adaptation strategies should aim at enhancing the resilience of marine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their uses and the current capacity to respond to surprises. Already, these us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assive over-capacities, excessive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pervasive conflicts within and between uses. Two complementary adaptation strategies are available. The first consists in adjusting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systems to the new conditions of resource scarcity. The second aims at reducing the current resource constraint b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and a better utilization of fishery and aquaculture harvests. In this respect, small-scale and large-scale production systems, and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apabilities. In summary, climate change does not modify, but enhances, existing priorities of environment and fisheries management and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十二五"期间煤炭计划开采量将近4×108t,这必然会对新疆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总体趋势,然后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确立的"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如何实现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提几点建议,为自治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