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我国不同区域的7个不同流域特征、生态结构、污染程度的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磷(Po)形态的分布特征,分析了Po各组分与沉积物其他组分的关系和生物有效性. 不同湖泊沉积物中Po相对含量的差异表明其来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不同,不同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OM)与Po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R>2=0.80,p><0.01),除杞麓湖外,其它湖泊的OM与活性Po、中活性Po和非活性Po也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R>2分别为0.85、0.52、0.80,p><0.01). 沉积物中有机磷中以中活性有机磷和非活性有机磷为主,其含量分别占总Po的15.12%~66.73%和27.99%~77.72 %,活性Po的平均相对含量为6.1%. 不同Po组分的相对含量顺序为:residual Po> HCl-Po >fulvic acid-Po>humic acid-Po> NaHCO3-Po,平均的相对比例为8.3∶3.1∶2.2∶1.8∶1.0. 活性Po和TP、Pi、Po、NaHCO3-Pi、NaOH-Pi呈显著正相关,非活性Po与TP、Po、NaOH-Pi呈显著相关,说明活性Po很容易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磷,同时非活性Po也可能成为生物可利用磷的潜在源,非活性Po只是化学溶解上的相对“惰性”,它仍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沉积物中磷形态与湖泊富营养化的关系   总被引:69,自引:6,他引:69  
应用乙二胺四乙酸法对长江中下游太湖、巢湖和龙感湖等3个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进行连续提取和测定.结果发现,在表层沉积物中,3个湖泊钙磷的百分含量比较接近,占总磷的30%左右,太湖和巢湖铁磷的百分含量显著高于龙感湖,而龙感湖有机磷的相对含量较高,可达40%~50%.这3个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磷形态差别十分明显,其中太湖沉积物中的有机磷主要以酸可提取有机磷形式存在,巢湖沉积物中酸可提取有机磷约占总有机磷的一半,而龙感湖的有机磷大部分与腐殖酸结合.沉积物中酸可提取有机磷的释放可能又是一个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晰影响我国地形地貌第二级阶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自然地理驱动因素,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治理提供参考,采用曲线回归方法分析了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云南和新疆湖泊中Chl-a以及营养状态综合指数(TLI)与自然地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平均水深、海拔以及年均温与TLI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拟合模型分别符合三次/对数模型、二次模型和三次模型.Chl-a与年平均日照时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拟合模型符合二次/三次模型.分析富营养化效应,藻类生长对透明度的影响以及营养物质对浮游藻类的生态效应(Chl-a/TP),结果发现,新疆湖泊中Chl-a与透明度呈倒数关系,云南湖泊中Chl-a与透明度呈幂函数关系;Chl-a与总磷的线性方程的斜率分别为177.595(云南)和222.758(新疆).影响我国第二级阶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自然地理驱动因素是湖泊的平均水深、海拔、年均温度及年平均日照时数,透明度与Chl-a含量的相关性以及营养物质TP对浮游藻类的生态效应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4.
王超  邹丽敏  王沛芳  林志评 《环境科学》2008,29(5):1303-1307
应用乙二胺四乙酸法对典型城市浅水湖泊:玄武湖、莫愁湖和大明湖的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进行连续提取和测定.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铁磷和钙磷是磷的主要存在形态,占总磷的80%左右,玄武湖和莫愁湖的铁磷明显高于大明湖,可达30%~40%.3个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磷形态以碱可提取有机磷为主,酸可提取有机磷含量较低,但其与总磷的比值可以较好地反映湖泊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王奕璇  邢世禄  丁宁 《环境工程》2022,40(11):47-53,68
以察汗淖尔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通过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结合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察汗淖尔31年的丰水期湖泊面积并分析其演化规律。选取化德、尚义和商都3个气象站点的月气温、降水、蒸发量和相对湿度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综合说明了察汗淖尔湖泊面积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31年间,察汗淖尔流域呈气温上升、降水量下降、蒸发量上升的暖干化趋势;2)1990—2020年察汗淖尔湖泊面积经历稳定、减少、增长、再减少,4个变化阶段,湖泊面积于1991年达到最大49.72 km2,于2005年达到最小0.074 km2,整体呈下降趋势;3)湖泊面积对气候的响应迅速,夏季降水量和夏季蒸发量为影响丰水期湖泊面积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湖泊季节性变化明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湖泊系统氮磷时空变化及对富营养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收集整理了32篇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湖泊富营养化有效监测数据约140组,对湖泊氮磷时空特征和富营养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湖泊总氮(TN)和总磷(T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1~29.2 mg/L和0.006~1.04 mg/L,其中氮的变异性比磷大。TN/TP的变化范围在0.86~84,几何平均值为16.43,这说明磷素是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TN与纬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纬度的升高,TN含量极显著地减少,但TN与经度的相关关系较弱(p=0.126),这可能与氮在经度上变异性大有关。TP与纬度和经度的相关关系都达到显著水平,随着经纬度的升高,TP显著地减少。TN/TP与经纬度也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经度和纬度的升高,我国湖泊的TN/TP显著升高,表明磷素富集可能是造成南方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高的重要原因。我国湖泊水体氮素和磷素在化学计量上的变化,可能与我国目前湖泊富营养化频发密切相关。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湖泊磷素含量上升极为显著,但氮素则变化不大(p=0.275),从而引起TN/TP显著下降,所以,解决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在于磷素的输入控制。  相似文献   

7.
湖泊富营养化的程度日益严重,已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水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危害。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制定了水体水质基准,形成了一系列的基准制定的方法体系,建立了水质的管理体制。文章描述了我国的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美国营养物基准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几个能够辅助基准制定的数学模型,探讨了我国的湖泊富营养化基准的制定方法步骤;通过几种模型的比较,并结合我国各方面的特点,确定我国基准制定中参照状态向基准的转化方法以及基准模型的应用和成果。  相似文献   

8.
湖泊底泥中磷形态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群  李秀  李湘梅 《环境工程》2014,32(4):135-139
对湖泊底泥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PO3-4含量约为350 mg/kg;有机磷Or-P含量约为226.19 mg/kg,无机磷Fe-P、Ca-P分别为112.23~166.14 mg/kg,115.42~130.11 mg/kg,底泥中各形态磷的平均浓度由高到低顺序为:Or-P>Fe-P>Ca-P>De-P>Ex-P>Oc-P>AI-P;对不同形态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P与IP、Fe-P和Ex-P相关性显著;底泥生物有效磷含量为312.65~410.16 mg/kg;上覆水TP与沉积物TP浓度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历程及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经历了从单一的调查诊断、控源治污等向湖泊综合治理和以湖泊生态安全和绿色流域建设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治理转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依然严峻,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污染物削减能力不足、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困难和问题。现阶段应实现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三大战略"转变,建立技术、政策、经济、法律等多手段联用的湖泊流域综合管理和治理体系,优先保护水质良好和生态脆弱湖泊,推动湖泊自然资本核算机制,建立湖泊流域经济可持续增长新模式,推进流域经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构建湖泊流域生态文明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理分区及神经网络的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伟峰  毛劲乔 《环境科学》2011,32(11):3200-3206
构建了一个基于地理分区及神经网络的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体系.以美国环境保护署Nutrient Criteria Database数据库为参照对象,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湖泊水库的情况,首次提出了基于地理分区的简易评价标准,对不同地理特征的水体富营养化临界值进行了定量研究.同时本研究还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西藏中部巴木错湖泊面积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变化影响,西藏中部内陆湖泊在最近10 a来出现了水位上涨、湖面扩大等情况。采用遥感技术及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西藏中部巴木错湖泊面积年内、年际变化及其原因。结果表明:①湖泊周边班戈站的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地温以及年平均相对湿度等呈现增加趋势,年平均风速显现下降趋势;②2009年的面积在2月、5月和8月出现了三个\"峰值\",主要与湖面封冻、气温升高及降水增加等有关,年际变化呈逐步增加趋势;③经线性相关、多元回归等分析发现,年内变化受各月面降水量AP、蒸发量E和气温T的影响,合计贡献率为90.0%,排序为AP>E>T;年际变化受年平均风速SWS、7月降水量P7、平均地温ST和气温T的影响,合计贡献率为65.2%,排序为SWS>P7>ST>T。  相似文献   

12.
东部平原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磷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选自东部平原3种不同类型8个浅水湖泊的1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级提取法,研究了沉积物中有机磷(OP)质量分数、形态及其分布状况,并探讨了OP组分与湖泊富营养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东部平原湖泊沉积物中w(OP)为65.2~539.2 mg/kg,占w(TP)的19.9%~40.6%,污染程度高的沉积物w(OP)高于污染程度较轻的沉积物. 沉积物中各形态有机磷主要以中活性有机磷(MLOP)与非活性有机磷(NLOP)为主,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中各形态w(OP)顺序均为城市湖泊>大型养殖型湖泊>大型自然湖泊. 城市湖泊与养殖型湖泊以NLOP为主,其相对含量达到50%以上;而大型自然湖泊以生物有效性有机磷(LOP+MLOP)为主,其相对含量为54.6%~61.6%,表明沉积物中有机磷分布状况与湖泊污染程度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酸提取有机磷质量分数〔w(HCl-Po)〕为10.5~200.9 mg/kg,在不同污染程度湖泊沉积物中差异明显,其和总有机磷(Po)的比值〔w(HCl-Po)/w(Po)〕与湖泊水质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沉积物w(TP),w(OP),w(LOP)及w(MLOP)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即沉积物中的HCl-Po可能是湖泊水体磷的重要来源,沉积物中w(HCl-Po)/w(Po)可以反映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在陶然亭湖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6年-2010年陶然亭湖富营养化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别从年均值及月份变化两方面对陶然亭湖的营养状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2010年陶然亭湖的营养状态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营养级别从重度富营养下降至中度富营养。湖泊富营养化程度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富营养化程度在夏季和秋季形成高峰,冬季和春季一般较低。由于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水质较差,补给到景观湖泊,加剧了富营养化程度。可以从污水处理厂加强对再生水质中氮、磷的处理和控制、利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来降低陶然亭湖的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球性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提速,资源利用强度加大,导致湖泊氮、磷营养盐严重富集,某些湖泊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功能紊乱,一些区域的湖泊蓝藻水华频繁爆发,湖泊富营养化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带来挑战。尽管为了防控湖泊富营养化,我国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与物力,但在一些湖泊富营养化频繁区,一些防治与控制措施还没有收到理想而满意的效果。文章在综述国内外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策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在富营养化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分区、分类控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磷与湖泊富营养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磷的存在形式、来源,磷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提出当前控制富磷污染存在问题,并对除磷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骆马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着南水北调输水安全.为分析骆马湖近年来水质变化,于2016年1月—2019年12月对骆马湖10个样点开展逐月水质生态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探究骆马湖水质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骆马湖水体总氮浓度较高,多年平均浓度为2.09 mg·L-1,为劣Ⅴ类水;磷为浮游藻类生长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总磷多年平均浓度达到0.0526 mg·L-1,为Ⅳ类水;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叶绿素a(Chl-a)浓度均值分别为4.56 mg·L-1和18.48μg·L-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均值为52.76,属于轻度富营养.监测显示,在8月骆马湖氮磷营养盐浓度、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浓度等水质指标均会出现异常增高的现象,2016—2019年的8月TN平均浓度达到3.99 mg·L-1,TP平均浓度达到0.109 mg·L-1,约为年平均值的2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水质指标的异常变化与入湖河流...  相似文献   

17.
主分量分析法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相互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主分量分析法,建立一个度量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综合指标,根据该综合指标的大小,可以进行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相互比较.通过实例分析并与统计评分评价结果比较表明,该法具有显著辨别不同富营养程度的变异性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寻甸县清水海的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美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3):42-42,50
由于养殖虹鳟鱼,修建渡假村和周边生态环境恶化,1999年清水海的磷、氮浓度已分别由1993年的0.03mg/L和0.018mg/L上升到0.467mg/L和0.12mg/L。应取缔鳟鱼养殖,处理渡假村排污和绿化周围荒坡,以防止水质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9.
滇池富营养化特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雪亭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34-135
介绍了滇池水质状况,对滇池富营养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