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课题组,旨在就建立生态补偿的国家战略和重要领域的补偿政策等问题向中国政府提出具体建议,本文所介绍的流域生态补偿就是课题组的研究专题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孟斯 《世界环境》2010,(5):93-93
<正>中外对话chinadialogueAdress:Rm.3-717,Core Plaza,No.1 Shanyuan St.,chinadialogueRoom 3-717Core Plaza1 Shanyuan StreetHaidian DistrictBeijing,China,100080Telephone:(+86)01062416774"中外对话"是世界上第一个中英双语环境网站,以报道和讨论中国环境问题为宗旨,读者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2006年,"中外对话"伦敦和  相似文献   

3.
短短四年间,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组织机构、工作方式、管理手段、执法力度、公众参与度、学术研究情况及中国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主张均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中国政府和人民选择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道路。这是迈向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社会需求变化的客观反映。作为一个特殊事件,松花江水污染注定要成为观察中国环境保护历史性变化的载体,并见证中国未来环境保护事业更伟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2016,(4):2
正6月7日,合作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20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日本环境大臣丸川珠代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陈吉宁说,环境保护是中日两国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特别是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双边国际环境合作典范。陈吉宁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相似文献   

5.
技术开发与转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和关键,为促进技术开发与转让领域国际合作进程,11月7日-8日,中国政府与联合国联合在北京举办了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企业、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代表700多人参会进行交流,以期推动12月上句在波兹南和2009年在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08,(8):37
4月24日,“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国政府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有关气候变化论坛,来自世界近50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从事气候变化工作的科学家和官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不可分开,既要发展旅游,又要保护环境。中国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事业,强调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保护环境,通过强化管理,改善环境质量。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最近在黄山会见出席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中外专家时说这番话的。谷牧说,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黄山风景优美,自然景观独特,自然资源丰富。中国有句话,看到黄山不看山,我们一定要保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记者:娄忆波)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其管理中心年前正式启动揭牌.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说,建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是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领域的一项创举.  相似文献   

9.
自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表以来,中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令国际社会瞩目的成就,本文试图对这一阶段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认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其管理中心年前正式启动揭牌。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说,建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是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领域的一项创举。基金将与各国政府机构以及国内企业开展多样化合作,通过项目建设、技术支持、信息管理与共享、人员培训等形式,加强科学技术、机构能力、公众意识等气候变化领域薄弱环节,并为国家节约奖励、能源审计、清洁发展机制等体制建设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是一个高层次的非政府咨询机构,其宗旨是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各国的繁荣发展。中国政府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6):114-F0004
2012年8月24—25日。由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国研所)举办的“中国与全球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环境保护部国际司、政研中心、对外合作中心、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美国环保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等十多家单位约60名中国政府官员和华人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凤  葛察忠 《环境保护》2013,41(7):55-5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投资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近日,商务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商合函[2013]74号)(以下简称《指南》)。这是中国政府在对外投资合作领域针对企业环境保护行为发布的第一个专门性环保指南,旨在指导中国企业进一步规范对  相似文献   

15.
发展低碳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全世界。在中国政府宣布温室气体中期减排目标之后,中国的碳减排压力剧增。但是由于我国在技术领域处于弱势,一时之间难以跟上国际水平,所以如何实现中期减排目标还需要从多方面、依靠多种手段来实现。其中,管理减碳是一个效果显著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发展旅游事业与保护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既要发展旅游事业,又要保护环境。中国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事业。在强调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保护环境,通过强化管理,改善环境质量。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最近在黄山会见出席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中外专家时说这番话的。谷牧说: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黄山风景优美、自然景观独特、自然资源丰富。中国有句话说,看过黄山不(再)看山,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黄山的生态环境,不要因发展旅游事业,而破坏黄山的自然环境。这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07,(5B):78-78
5月22日是第1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降低气候变化造成的风险和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中国ISO14000认证》2007,(2):F0004-F000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6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愿意与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暖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海牙国际水资源会议与国际水资源政策动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0年3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水论坛及部长级会议的背景与情况,回顾了国际水资源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总结了当前国际水资源政策的动向和潮流,介绍了中国政府代表团对海牙会议的贡献和对世界水资源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于巧玲  张海煊 《环境》2004,(9):44-45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并逐步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