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了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认证与环境建设现状 ,强调指出生产基地环境认证和环境建设是控制农产品安全的源头 ,对我国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认证与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江苏省农产品程度不同的受到农药、除草剂、重金属等的污染,并呈加重的趋势,农产品污染制约了江苏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指出农产品质量的优劣、营养价值的高低与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多少等有关.农业生产中存在着重视提高农产品营养价值、忽视农产品污染的倾向.提出了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来控制农业污染进而减轻农产品污染,建立无污染或少污染农产品基地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污染防治事关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既是环境与发展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耕地受农药、化肥污染的面积不断扩大,大量氮素进入土壤导致农产品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同时,由于农业的面源污染导致土壤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如残留农膜恶化土壤物理性状,影响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问题已日益凸显.二是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少数地区农产品因重金属含量超标而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三是工矿场地污染问题突出.四是流域性和区域性土壤污染问题突显,成为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瓶颈.土壤污染使污染物在农作物中积累,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诱发癌症和其他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赵卫华 《山东环境》2000,(7):139-139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乡镇企业还未彻底摆脱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存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对农村环境造成很大污染。污染物蔓延到农田和农村居民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变坏,有毒物质还富集在农产品内,人和牲畜的健康受到威胁。农业是郓城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关系到中国稳定与发展和国际贸易秩序。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基于2016—2018年各省份常住人口、农产品消费量、农业数据及相关参数,采用生态足迹和水足迹评价方法,在只考虑食用和再生产消费且不考虑地区耕地质量差异的条件下,核算各省份农产品自给的水土资源需求,评价中国省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状态。结果显示:(1)中国现有耕地资源总量可满足自身耕地总需求(前者是后者1.81倍),但省际差异大,东部沿海省市耕地不足。(2)农业可用水资源总量亦可满足农业可持续生产需求,但区域严重不平衡,华北平原与宁夏水资源赤字严重,而青藏高原地区、长江以南省份农业可用水资源丰富。(3)水土资源空间不匹配制约了中国农业的粮食生产潜力,不考虑环境净化用水,水土资源匹配状态可满足全国粮食自给需求;但考虑环境净化用水,中国粮食难以实现自给,承载力赤字达33715.50万人。以资源环境可持续为导向,未来中国应从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产业与人口转移、农产品进口和农业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解决中国农产品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6.
树青 《环境》2013,(7):38
2013年4月10日,"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在京发布。绿皮书指出,2012年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表现为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威胁以及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其中,畜禽养殖污染是农业生产中的最大污染源,同时,农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威胁也在加大。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指出,我国农药需求量在世界范围  相似文献   

7.
农业院校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几年,各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发展迅速,因此环境工程课程成为各校环境专业的主干课程,根据各校特色和实际情况改革传统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内容成为环境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农业特色在农业院校环境工程学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对农业院校环境工程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青岛农业大学近几年在环境类专业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践训练方面积累的经验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阐明了绿色食品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客观原因,以及发展绿色食品对保障食品安全性、解决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实现农业可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回顾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产生发展历程,目前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齐齐哈尔绿色食品产生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着重强调要注重保护和发送生态环境,加强生产为基地建设,建设为龙头企业、加强市场开拓等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青草 《环境》2001,(12):10-10
一项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的利国利民工程“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将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计划用8—1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当前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农药、兽  相似文献   

11.
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地表水、地下水、大气以及农产品等方面 ,概述了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 ,阐述了控制农田氮素流失的防治对策 ,指出实施生态农业政策、优化氮肥管理、选育氮高效品种以及控释 /缓释肥料的应用将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产地土壤、水体等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污染源主要包括产地及其周边工业企业污染、农业投入品污染和污水灌溉。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立法虽已起步,但分割、分散、各自为政的问题非常明显。当前,必须以整体和统一保护的思路,推进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立法,重点是制定专门的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这主要归功于农业对外贸易长期实施保障粮食安全的出口战略.2003年之前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基本上为顺差,尤其是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如粮食、水果等.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2005年农产品贸易逆差大幅下降,到2006年前三季度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增长45%.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施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贸易政策,造成我国农业对外贸易的结构是: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粮食、水果等产品等)为贸易顺差,而劳动密集型产品(蔬菜、食糖等园艺产品)为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徐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了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及污染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过完善农业环保法规体系.加强时现代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田投入结构,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健全农业环境污染监测体系等多项综合措施,开展徐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态和农业环境的保护,是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发展农业的观点看,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环境保护观点看,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农业环境的积极途径。因此,对农业生态问题的研究,是涉及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及经济科学等多种学科并日益相互渗透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由于乡镇企业还未彻底摆脱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 ,存在设备陈旧 ,工艺落后 ,管理水平低等问题 ,对农村环境造成很大污染。污染物蔓延到农田和农村居民点 ,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变坏 ,有毒物质还富集在农产品内 ,人和牲畜的健康受到威胁。农业是郓城经济的基础 ,农村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 ,发展乡镇企业必须和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密切结合起来 ,提高认识 ,强化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走发展治理同步的路子 ,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1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7.
农业清洁生产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虽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但水体、土壤和农产品等污染仍未消除,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已势在必行。本文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基础上提出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存在的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活动污染和农村第三产业带来的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就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推进新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农业发展与环境协调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流涛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9):1702-1708
利用中国1997~2009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在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的框架下测度农业环境技术效率,评价农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并考察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发展与环境协调性整体偏低,并且研究期内呈现波动状态;不同省(市)环境与农业发展协调性差异较大,其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对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变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环境管理政策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环境协调性产生重要影响,这应是农业环境管理政策创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环境因素的改变,会造成农产品质量低下、产量减少等现象。为更好研究环境因素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间的关系,从环境污染造成农产品质量低下、天气因素造成农产品产量减少、其它因素三方面,分析环境因素对农业电子商务影响。以环境污染、天气因素、其它环境因素三者,作为研究环境对农业电子商务影响的目标,通过SOT-W分析方法,分析在环境污染、天气因素、其它环境因素三者变化的前提下,环境因素对农业电子商务影响的变化。得出在天气情况良好的前提下,减轻环境污染,是促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