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抽水马桶文明的膜拜咱们中国人在“吃”的文化上很有成就,是公认的世界上最讲究“吃”的国家。所以近年来到过中国大陆观光的游客,莫不对中国“吃”的艺术大加称赞。然而在饕餮一顿美食之后,到了新陈代谢必须上访的地方时,大多都有个共同的经验,不是被脏臭惊恐得踌躇不前,就是即刻回头另觅他处。有人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终于就位,然而在数次勇试之后,竟又被四周的污秽逼得难以“下文”。中国的厕所落伍是无可否认的,尤其对使用过西式的抽水马桶的人来说。而抽水马桶也确是大家所公认的一个能代表西方现代文明的“标的物”,人们对它的膜拜也自然成了“大趋势”一九三三年元旦,《东方杂志》曾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为题,辑录了许多名作家、教授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好吃,因而吃的讲究校多。自古以来,有关吃的外观、内容乃至礼仪、细节都有说法,而烹调技术、口味之类的食谱、馔经,更是汗牛充栋。连孔圣人都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甚至关心到佐料,强调“不撤薑食”。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心目中所占的分量。难怪中国餐馆遍及域内外,中华美食扬名五洲四海。但是,我们过去只重视吃的直感(色香味),却很少考虑其内在质量(营养);只注意吃的外在表现,例如吃相要文雅,座席分主次之类,却忽略了一项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阱“吃德”,即吃的道德,这从今春“非典”肆虐以来,已成为摆在入  相似文献   

3.
在神州大地上,西方文化正以绵绵不绝的态势,浸染着中国人的心灵和意识,改变着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文化结构。这种惟西方文化马首是瞻的现象,被人噱称为是中国人的“香蕉化”——除了皮肤是黄色的之外,内心和本质上都已经是“白色”的了。“香蕉人”开口就是H i、Ok、Bye,动辄就是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满眼都是美国大片。“西洋无限好,惟恨皮肤黄”。黄色的皮肤自然不好剥掉换成白色的,但染染头发,描描眉目,却是可以接近金发碧眼的。尤其是那些源于西方而在中国却大行其道的洋节日到来时,比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母…  相似文献   

4.
《绿色视野》2015,(2):15-16
春节是中华民族极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一个个古老的习俗,构成了春节浓浓的年味儿。相比较于西方,中国"年文化"源远流长,更有味道。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新年则是从甜甜的一碗腊八粥时就微微地听到了年的脚步,直到转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后几天,才在狂热中慢慢画上句号。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家里的卫生,称为打扬尘。传说扬尘惹火,蜘蛛丝网  相似文献   

5.
学新闻的第一次专业课上就知道了“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就成了新闻”,可如今狗咬人的新闻见诸很多媒体,前不久,一只狗在合肥市的逍遥津公园大门口连伤8人,其中有老者、几岁小女孩,其他狗咬人的新闻几乎是每天都有。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如今城市“狗事”之多。近二十几年来,狗在城市中的地位是一路飙升,先是狗的职能从看家护院变得多元化,养狗者的目的也多种多样,有作为身份地位象征的,有作为精神依托的,有随大溜的等不一而足,狗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狗改不了吃屎”成为狗的历史,吃人们的残羹冷炙也变成“忆苦思甜”的纯回忆了,如今的狗早…  相似文献   

6.
如果人们过上了丰裕的物质生活,而喝得是污水、呼吸的是浊气、吃的是被污染的食品,健康受到了环境污染损害,这样的生活质量就不是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但是,我们不可能因环境保护停止发展,把经济的“长板”削短来适应环保的“短板”,只有拉长环保的“短板”来适应经济的“长板”,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记得有这样的诗,“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从严冬到来的第一天起,人们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春天的明媚阳光,春天的勃勃生机、鸟语花香……无不令人神往。人们热爱春天,因为和煦的春风不仅为大地披上绿装,更给生活带来新的希望。可是,由于日趋严重的生态破坏,世界上许多地方美好的春天已经美景不再。不知从何时起,在祖国半壁江山之中,春天和风沙紧紧连在了一起。那一场紧似一场的沙尘暴,那漫天飞舞的狂风黄沙,使人们谈沙色变,打碎了人们心中春天的梦想。本期“文化漫步”刊登的《企盼无沙的春天》,是关于春天的更深层次的思考: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意识的薄弱,实质上是源于我国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滞后。开展全民性的自然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并将之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进而提高中华民族的环境意识,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文明准则,使人们自觉尊重自然规律,已成当务之急,这是使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环保知识     
环境人格属道德范畴,是人在认识环境问题严重性的基础上,自觉遵从环境规律并积极维护环境平衡,从而形成人与环境互助共生机制的人的意识与行为关系的总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识.环境人格的塑造,与人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及个人品质等因素密切相关.教育人们从讲究个人卫生、关心自身健康,到讲究公共卫生、关心他人健康,最终上升到爱护环境中的草、木、虫、鸟、土、水、石及至区域和全球环境,并关心全人类的共同生存的最高级的环境道德精神境界,要经历一个艰难的历程,付出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人们从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取得必需的生产原料和生活资料。因此,保护农村环境是件大事,关系到农村,也关系到城市;关系到现在的人,也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但是,当前农村环境出现的问题却令人忧虑。有的地方森林破坏严重,“靠山无山吃”;  相似文献   

10.
潘杰  刘健芝  田松 《绿叶》2015,(4):36-44
引言:有一则新闻:"全民补碘15年:碘盐致病疑云"。1990年,中国向世界承诺,要在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为实现这个目标,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正式通过并施行,全民食盐加碘作为一项国策,以法律形式就此固定。但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13年的数据显示,已有"5省区碘过量,官方承认威胁健康"。营养学以健康之名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的饮食方式和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让我们困惑的是:如今人们的营养意识越来越强了,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多了。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营养学与健康知识的困惑潘杰:从碘盐的例子看,现代营养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隐形的杀手”——二手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织人们的环保、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在大力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同时,二手烟的污染与危害现状也逐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减轻二手烟危害,关系着烟民的自身健康及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期带读者了解您健康的“隐形杀手”——二手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说贪     
哲人说:”人有双重人格,一半是无私善良的天使,一半是贫婪邪恶的魔鬼。”如果把这句名言进一步引申的话,那就是:当一个人的天使“成分”占上峰时,就成为廉者,当一个人的魔鬼“成分”占了上峰的时候,人就变成了腐败分子。不论其权力大小、地位高低,概莫能外。也就是说:人性中具有的局限是产生贪污腐败现象的最为基本的原因。苟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由此强调教化和法度,井非没有根据。英国人罗素是20世纪声誉桌著、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之一,他被人们称为“世纪的智者”,孙中山说罗素是最了解中国人的外国人。罗素对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化、艺术、教育、政治、社会风尚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对中国人作了深层次分析透视。罗素认为,  相似文献   

13.
李小平 《绿叶》2010,(5):106-121
毛泽东的“野蛮其体魄”,目的在于“文明其精神”。新中国万千口号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影响深远——健康的人民是一国之本。没有邓小平的长寿,中国就没有今天。从东亚病夫到世界强国,健康的国民是第一生产力,如何扎实地打造健康的中国人?第一,实行资源稀缺下国民健康保健优先战略,第二,尽更大努力减少先天缺陷和后天残疾,第三,减少人口,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14.
雷钧 《环境教育》2002,(3):12-13
12环境教育的核心问题“促进全世界所有的人意识并且关注环境及其问题,并促使个人或群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并推动和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是公认的环境教育目的。因此,环境意识的培养就是环境教育的首要目标。而教育,作为学生社会化的不可缺少的过程,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方面,就是树立学生的环境相关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等。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侧重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教育,忽视环境意识教育、缺乏对形成环境污染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根源深层次的本质认识。虽然这种环境教育极大的提高了人们解释、…  相似文献   

15.
“秋天的野生红牛肝菌,加上土豆泥和吞拿鱼做的馄饨,还有春天的野蘑菇或者冬天的老人头菌,……再来点精致的百里香酱油,拌入意大利面条儿和切细的洋葱……”这是德国电影《美味关系》中超级厨娘玛泰躺在席梦思上的一段和风般的絮语。香气在音乐中升起,在柔和的烛光和晶亮的银餐具的衬托下,一道如梦幻般的美食在白桌布上散发着诱惑……如此美味诱惑怕是没人能拒绝的。可是,如果当你得知每天你最爱吃的牛肉是注过水的,最爱喝的茅台是用敌敌畏勾兑出来的,还标上所谓的“酱香型”, 更甚者那酱油是用工业盐酸、动物骨血、人的毛发“制作”而成,你还能照样大快朵颐吗? 回眸凝望:从上个世纪的山西假酒案,到2004年的劣质婴幼儿奶粉,还有用避孕药喂养的黄鳝,有毒致癌大米、用吊白块生产的粉丝,再到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一号”事件……食品卫生方面的安全隐患让人触目惊心。肯德基“涉红”事件也继SARS 和禽流感之后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现实却让当下的消费者不得不更关心“吃安全”,也许佳肴美昧已然退居其次,健康对人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绿色食品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要求,并以其安全、卫生、营养等一系列的优点倍受欢迎。而且绿色食品已不仅仅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更逐渐过度为一种绿色消费文化,一种绿色时尚。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01,(2)
最近,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近藤正二先生在一篇研究报告中指出,要长寿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做起: 1. 长寿区域肯定是经常吃鱼或大豆的地方。尤其是爱吃全鱼,即连内脏一起吃的人,寿命更长。没有鱼而又能长寿的地方,必定摄取了丰富的大豆制品。2. 长寿地区是蔬菜丰富的地区,而且一定是喜欢吃萝卜、南瓜的地方。3. 常吃海藻的地方,脑血管发生意外的病人就少,故长寿也很多。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11,(10):65-66
本刊讯几年前人们普遍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个名词还比较陌生,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POPs的防治与人类健康问题,乃至此类化学物质的来源、控制工作。日前,一项针对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公众意识认知程度的调查显示,有57%以上的居民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的环境风险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达到了初步了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苏光麒  龙炳清  宗浩  李俊涛  张滔  崔伟 《四川环境》2004,23(6):91-93,117
风水是人们追求理想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极大,其理论中体现了许多现代环境学的先进思想。通过对风水学的再研究,发现在很早以前的风水学中就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对风水学中的“气”,“脉”,“形”进行重新诠释,并叙述了风水与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说起唐山,人们就会联想到煤炭、钢铁、建材等工业,也容易联想到30年前的那场大地震。如今,这座城市不仅完全从废墟中站了起来,经济发展速度名列河北全省之首,而且还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人居荣誉奖”、“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全国卫生城”、“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等30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现在,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敦促其采取积极的行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环境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规模、多形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有不足,我们认为: 环境教育应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1994年开罗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人的素质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全体发展,要使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