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数据降维功能对评价指标进行特征提取,选用合适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在建立多层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MATLAB对企业安全现状进行实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综合安全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优于其他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本文得到的综合模型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影响边坡稳定性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边坡工程是一个非线性、不确定的动态过程等这些特征,首次应用主成分和BP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并应用SPSS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主成分,应用Matlab71神经网络工具箱对一些边坡样本进行训练仿真。对比了经过主成分分析和未经过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经过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评价精度更高,相对误差更小。表明了建立主成分和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利用历年江苏省道路交通事故基本数据进行指标筛选,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采用灰色理论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宏观角度,应用灰色聚类评价理论,对江苏省历年来道路安全发展趋势;横向结合统计软件SPSS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综合评价指标,比较研究江苏省各城市道路安全现状。新方法从纵向和横向对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部队汽车分队的安全状况,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与BP神经网络的部队汽车分队安全评价模型。在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分队系统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专家作为样本,进行物元分析,两者联合确定指标权重,进而得到相对客观的评价样本。对样本提取主成分,使输入变量降维且相互独立,以提高网络训练和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其预测精度优于不采用主成分分析的BP网络模型,且相对误差在4%以内,模型具有可行性。因此,结合了物元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BP网络耦合模型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和预测被评价对象的实际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不均衡数据下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测准确率,选取O_2浓度等作为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指标的主成分,并将主成分作为自适应增强算法(AdaBoost)输入参数,发火情况作为AdaBoost算法输出参数,建立不均衡数据下采空区自然发火PCA-AdaBoost预测模型;以张家口宣东2号矿为例,选取20组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用于训练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进行评价预测效果;利用训练好的模型预测15组测试样本,并将结果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均衡数据集条件下,利用PCA提取的算例的3个主成分包含原始6个指标的86.831%信息,降低了指标相关性,实现了降维;温度和CH_4浓度对发火影响更大;所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其在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优于PSO-SVM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后果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液体管道泄漏后果综合评价方法。将液体管道泄漏后果划分为火灾、爆炸和中毒3大类14个基本指标,建立后果评价指标体系。在VCE等后果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得到初始数据,运用SPSS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相互独立的综合评价模型。选择天津港某码头进行实例分析,运用该方法对该港口储运的15类有代表性液体危险化学品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各化学品的综合评价值以及按照其发生泄漏后危险性大小的排序。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评价港口码头等储运多种液体危险化学品的行业。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煤质指标对煤尘爆炸火焰长度的影响作用,利用相关仪器对不同基准下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等煤质指标以及爆炸火焰长度进行测定。在计算出这些煤质指标观测数据间的相关系数后发现,影响煤尘爆炸火焰长度的煤质指标数据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选取十种煤样的煤质指标数据,通过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煤尘爆炸火焰长度的煤质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并对主成分的含义进行解释分析,命名第一主成分为"挥发分因子",第二主成分为"灰分和固定碳因子",第三主成分为"水分和着火点因子",从数据分析的角度证明了挥发分含量对煤尘爆炸火焰长度的影响作用最大,生产实践中可据此估计煤尘爆炸的危险程度,对于煤尘爆炸性鉴定及煤尘防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筛选出对石化码头装卸过程安全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指标,并结合统计软件SPSS计算出不同石化码头装卸过程安全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得到不同码头的安全状况。实证结果表明,用PCA对石化码头装卸过程安全评价是可行的,评价过程避免了主观随意性,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客观地评价城市不同道路的交通安全水平,改善交通安全。从微观角度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筛选出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指标,并结合统计软件SPSS计算出不同道路安全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得到不同道路的安全状况。实证结果表明:从微观角度用PCA对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可行的,且评价过程避免了主观随意性。在相关指标较多,且不易区分优劣的情况下,能够突现出部分指标因素对道路整体安全水平的影响,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主成分分析在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帮助管理部门快速识别重大危险源,评估其危险程度,从而达到对重大危险源的分类监管和有效布控,在对众多风险评价指标检验和筛选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大危险源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高层建筑构造复杂、人员密度大、火灾触发因素繁多而造成高层建筑火灾安全评价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PCA-FPP-BP神经网络的高层建筑火灾安全评价模型。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构建的高层建筑火灾安全评价指标降维处理,筛选主要信息;接着基于三角模糊数构建模糊评判矩阵,利用模糊优先规划(FPP)求解指标的权重值,减少主观的影响;最后考虑到指标间关系错综复杂彼此交叉和反馈的特性,选择BP神经网络对高层建筑火灾安全进行评价。通过工程案例证明该评价模型的实用性以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科学评价超大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从人口状况、能力指标和脆弱性指标着手,建立超大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基于上海市2007—2016年的部分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17个指标进行测度,找出影响公共安全水平的重要因子。同时,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公共安全事件风险源和5个潜在风险点,并提出防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近10 a来,上海公共安全状况存在明显改善,且地区经济与人口因子、公共城建与生态能力因子是影响上海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最主要的2个因素;汽车交通事故、电气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盗窃、殴打他人是扰乱城市公共安全最突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弓弦箭模型”的地区公共卫生风险测度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估我国各地区的公共卫生风险,基于"弓弦箭模型",从划分功能性指标和标志性指标入手,构建公共卫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测度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的公共卫生风险指数,找出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的最主要因子,研究了我国各省市公共卫生风险的排序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并为我国公共卫生安全较高风险和高风险地区改善安全状况提供启示意义。结果表明卫生资源和经济因子、婴幼保健因子和传染病控制因子是影响公共卫生风险的最主要因子,中西部地区公共卫生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4.
将多元统计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综合应用于安全评价中,评价指标的系统效应权数有效避免了安全评价中人为赋予指标权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了评价对象聚类的步骤和结果,探讨了评价对象所属安全等级的Fisher判别方法.最后通过对判别函数的分析与比较得出评价判别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MATEL-ANP水电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方法——DEMATEL-ANP方法,利用DEMATEL方法计算安全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同时考虑到DEMATEL方法将各评价指标权重视为相同的弊端,将DEMATEL与ANP方法相结合,利用ANP方法获得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基于DEMATEL-ANP方法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模型,提出从安全评价指标ANP权重排序、混合权重的安全评价指标关联度排序以及因果图等三个方面寻找改善安全管理的措施,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肉制品安全监控系统中肉制品物流流程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给出主因素权重的计算原理;结合企业肉制品安全监控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了评价指标并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肉制品监控体系安全现状评价模型;在确定因素权重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其结果表明:权重的赋值科学合理,较好地反映了各因素对企业安全程度的重要程度和评判等级,所建立的多层次评价体系客观地反映了肉制品企业的安全状况,对肉制品加工企业安全监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突变理论的油库火灾爆炸分析与模糊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通过对目前油库常用评价方法的分析,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主要是评价中参数值的选取、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因素重要性的确定等问题,因易受到参评人员主观的影响,而导致评价难以获得客观结果。笔者提出了基于突变理论的模糊动态评价方法。介绍了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油库火灾爆炸尖点突变模型,并对油库火灾爆炸现象进行突变分析;重点研究基于突变理论的油库模糊动态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根据突变论归一公式进行量化递归运算,分别计算出不同时期油库安全总突变隶属函数值,从而实现对油库安全状态的模糊动态分析与评判。该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各指标的重要性及其量化是根据突变论中归一公式本身的内在机理决定的,既避免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又减少了评价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评价结果客观、准确。示例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项目群大系统工程的安全综合评价分析中,存在较为复杂的评价要求。利用统计学的理论方法,采用单项指标与综合建模及量纲归一技术,全面论述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和功能。首先构建一组综合无量纲指数作为安全指数,提出项目群安全指数综合分析模型、安全业绩综合考核模型和项目群安全率的分析模型,测评项目群系统的安全综合业绩,并对项目群安全建设的投入产出作出分析,建立工程项目群重大事故损失影响强度分析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工程项目群最优安全贡献率,以验证相关的数学方法和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views principal concepts, tools, and metrics for risk management and Inherently Safer Design (ISD) during the conceptual stage of process design. Even though there has been a profusion of papers regarding ISD, the targeted audience has typically been safety engineers, not process engineers. Thus,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enable process engineers to use all the available design degrees of freedom to mitigate risk early enough in the design process. Mainly, this paper analyzes ISD and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tools (ISA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lusion in conceptual process design. The paper also highlights the need to consider safety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process sustainability. In this paper, 73 ISATs were selected, and these tool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hazard-based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tools (H-ISATs) for 22 tools, risk-based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tools (R-ISATs) for 33 tools, and cost-optimal inherent safety assessment tools (CO-ISATs) for 18 tool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coordinating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design workflow with safety analysis at various levels of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