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开展水环境调查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体主要离子分布特征,揭示了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化学类型及其主要控制因子,阐明了长江源区主要主要离子来源,同时评价了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体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长江源区河流水体主要阳离子的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Na+>Ca2+>Mg2+>K+,其中Na+和Ca2+的平均含量分别占总阳离子含量的65.9%及18.8%.主要阴离子的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Cl->HCO3->SO42->NO3-,其中Cl-和HCO3-的平均含量分别占总阴离子含量的47.6%及32.9%.长江源区主要河流水化学类型为Na-Cl、Ca-HCO3和Ca-SO4.水化学特征主要受蒸发结晶和岩石风化作用控制,主要离子来源于岩石风化.不同河流水化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当曲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3和Ca-SO4,主要受岩石风化控制,主要离子来源于碳酸盐溶解.沱沱河和楚玛尔河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主要受蒸发结晶控制,主要离子来源于蒸发岩的溶解.通天河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Cl和Ca-HCO3,主要受岩石风化和蒸发结晶控制,主要离子来源于蒸发岩、碳酸盐和硅酸盐的溶解.长江源区河流水体硬度相对较高,当曲水质宜用于灌溉,但是沱沱河和楚玛尔河及通天河水质建议慎用于灌溉,且不宜直接饮用.研究成果以期为长江源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
研究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对于区域水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嘉兴市各类污染物入河量,以及污染物等标排放量的计算,得出了嘉兴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嘉兴市面源污染物的入河量大于点源,畜禽养殖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总磷的主要来源。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城镇生活,其中,桐乡市污染物入河量最大,各区县的污染物入河量总体服从桐乡市﹥南湖区﹥嘉善县﹥平湖市﹥海宁市﹥秀洲区﹥海盐县的分布。等标污染负荷的方法显示:嘉兴市的主要污染源是畜禽养殖、城镇生活和农田;总氮、氨氮和总磷为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文山盘龙河主要污染物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德艳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21-123
分析了文山盘龙河主要污染物、不同断位主要污染物变化、不同断面主要污染物的季节变化及年变化.  相似文献   

4.
辽河流域河流水质达标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河流域主要河流近两年水质监测数据,比较系统地统计分析了主要污染指标和主要污染断面的超标情况,分析说明当前河流水质达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重点控制的河段,为辽河域水质实现”一控双达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赣江流域环境生态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GIS的赣江流域环境生态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并就其主要方法、技术特点及主要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明确了东南郊由工业污染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及主要污染源;阐明了主要环境问题的性质、特点及规律;查明了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建立模式;首次将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研究中并取得效果.在污染评价方面探索了新方法(同一化处理、模糊聚类等),  相似文献   

7.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是"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硬指标,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本文对阳江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化阳江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西北重点区域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为基本素材,系统介绍战略环境评价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操作步骤以及主要成果,展示基于环境战略目标、主要环境约束、长期累积环境风险多维度评估,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行动的技术方法和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大坝安全监测的技术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坝是水利枢纽中的主要建筑物,大坝的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对大坝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几何形变监测和形变物理量监测。本文就大坝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以及监测方法、监测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精度要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扬尘作为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主要来源于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扬尘是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是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在分析乌鲁木齐市扬尘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从政策法规、施工工地监管和检测、道路清洁等方面提出乌鲁木齐市扬尘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