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教育》2005,(9):37-37
"千秋新学开南海,百世名儒仰九江".拥有73年光辉办学历程的南海九江中学,是佛山市南海区属重点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首批进行督导验收的"全国示范性高中".学校坐落在儒林之乡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校园内林木葱郁,花草遍地,鸟语花香,还有亭台楼阁、假山喷泉等点缀于绿树丛中,绿化率达到69%,整个校园俨然是一个天然大氧吧.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06,(3):57-57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是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省一级学校,是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新型现代化学校。2000年,学校被南海区定为“香港——南海”教育交流基地。同年12月21日,学校被授予“南海市一级学校”称号。2001年。学校获得由南海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和“科技进步先进单位”称号(全区教育线唯一学校)。同年4月30日,学校被授予“佛山市一级学校”称号。2002年6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a年。学校获得广东省第四届普通教育成果奖二等奖。2004年。学校科研课题获佛山首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09,(11):46-47
从几间简陋的小瓦房到现代化的校园,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一步步走过三十年历程。2009年11月5日,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建校三十周年暨南海校区落成庆典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的南海校区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13,(5):104-104
佛山市南海石门实验中学是一所由国家级示范高中石门中学全面管理的民办公助全寄宿制学校。建校八年来,学校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构建和谐校园,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特色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佛山市无烟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5,(9):44-44
佛山市南海区属九江中学九江分校在认真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创建"绿色学校"有关件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各地学校"创绿"经验,结合本校实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提高环境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石门实验中学创办于2004年,坐落在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美丽的博爱湖畔。学校占地235亩,校园绿树成荫,如诗如画,有"绿色学校""花园学校"的美称。学校建筑布局合理,硬件设施超一流,是广东省面积最大、设施设备最好、师资最优、成绩最突出的学校之一。学校把特色教育作为创建生态学校的载体,牢记"任重道远、毋忘奋斗"的石门校训,发扬"科学、协作、拼搏"的石门精神,坚持"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12,(9):F0003-F0003
佛山市白燕小学创办于1993年,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本,以"绿色教育,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环保特色。学校曾获"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广东省首批绿色学校"、"广东省百所美丽校园"、"广东省环保先进单位"等称号。  相似文献   

8.
潘佩玲 《环境教育》2004,(11):38-38
近几年来,我校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四个结合”,构建和完善具有特色的环境教育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使学校继2002年1月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后.2003年7月又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现在,我校正向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及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为创建“绿色学校”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广东省乘势而上,把创“绿色学校”由学校的自发活动上升为省委、省政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经过各级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环保部门和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自全国首批表彰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以来,广东省的环境教育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建立和完善环境教育体系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  相似文献   

10.
东莞市实验幼儿园在短短五年的办园历程中,立足示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环境教育为特色,在创新中求特色,在特色中求成长,成为了一所具有园本特色的充分发挥示范、指导、辐射作用的现代化幼儿园。已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广东省绿色幼儿园等,并被东莞市教育局定为“东莞市幼儿教育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11.
正顺德一中实验学校走传承与创新的和谐发展之路,与生态文明教育同行。"个性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凸显,"和谐与发展"的办学理念鲜明。持之以恒开展环境、生态、文明教育,力铸区域特色教育品牌。顺德一中实验学校创办于2005年,由佛山市顺德区怡润教育事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创建,是区直属重点中学。办学13年来,学校先后荣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全国民办十佳美育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佛山市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一级学校""顺德区花园式学校""顺德区首批德育示范学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环境保护部批准的第一个环境服务业集聚区试点建设项目。本文介绍了南海区建设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的主要优势,阐述了该集聚区建设的三大定位,重点分析了"3434"建设思路,得出在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上的六点主要启示,以期为其他地区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开展环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陈志斌,湖南省郴州人,教育硕士,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西山小学校长。在西山小学担任校长不到四年时间,学校有了跨越式的进步,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舞蹈特色学校""全国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学校""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学校""顺德区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成为珠三角名副其实的标杆学校。  相似文献   

14.
我校自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以来,在各级教育和环保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实践绿色教育理念,努力挖掘环境育人的潜力,从管理环境、人际环境、校园环境、教学环境、德育环境五个方面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巩固“绿色学校”创建成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6,(2):66-66
佛山市容山中学前身为容山书院,是一所具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名校。今天的容山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顺德区唯一的一所首批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高考定点考场,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实验学校,佛山市绿色学校。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学校和明单位,综合实力多年来稳居顺德区同类学校前列。学校现有教学班52个,学生总数近3000人,专任教师160人,学校教学设备优良,校园内环境优美,人气息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相似文献   

16.
“绿色学校”一词产生的源头已无从追溯,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绿色学校”(Green School)一直是与环境教育运动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是环境教育运动发展的产物。1986年,马来西亚教育部就曾出版过《绿化学校》一书。而至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英国就已经有不同的出版物从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7.
古城岳阳,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湖南省岳阳市一中就座落在八百里洞庭湖畔、岳阳楼旁的名楼秀水之间。学校创办于 1903年,是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学。环境优雅,绿树成荫,获省、市“园林式”单位、“花园式”学校、“绿色学校”和“全国环境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环境教育的发展   学校的环境教育始于 1984年秋,当年我国西南地区大片竹林枯萎,熊猫食源减少,全国各大报刊围绕保护生态平衡,抢救国宝熊猫开展讨论。我们顺应形势,在各班召开“国宝挨饿,我们怎么办”的主题班会, 10月份同学们把捡废品和节约的零花钱 1000余元寄给了中国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佛山市南海区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学校是开展环境教育、培养青少年环境意识和提高参与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绿色学校”活动是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浙江省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呈现了组织机构健全、环境教育活动丰富、创绿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正确理解“绿色学校”内涵,提高学校开展“绿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绿色学校,是21世纪文明学校的重要标志,也是环境保护的实践方式。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标志。我们要求学校正确理解绿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  相似文献   

20.
郭刚  陈雪东 《环境教育》2000,(5):17-17,14
80年代以来,学校把环境教育作为“学生潜能的持续发展、教师素质的持续提高、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教学质量的持续增长”的坚实保障,致力环境教育“三个三工程”。市教委、市环保局先后授予“环境教育先进单位”和“绿色学校”称号。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学校准备在“绿色管理”、“绿色队伍”、“绿色教育”、“绿色观念”、“绿色课程”、“绿色行动”、“绿色校园”等方面分阶段实施,切实抓好环境教育。 认真学习,加强“绿色管理”   全体师生员工要认真学习环境知识、法规,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