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和年度会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和高度上分析了自然灾害综合预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结合陕西省近几年开展年度综合会商的实际和体会,就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和年度会商的具体内容、形式和方法等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改进会商质量、提高预报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锋 《自然灾害学报》2007,16(Z1):69-73
文章着重阐明减灾社团要扬长避短,走科技减灾之路;减灾社团应着力搞好区域性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和现场科学考察;强化学术交流,促进学科渗透,加强部门合作是发展灾害科学的催化剂;区域自然灾害年度趋势综合预测应在单灾种监测预报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和联系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是减灾社团的基本任务,应站在建设预防文化的高度予以强化;减灾社团应创造条件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的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自然灾害研究会,为了响应“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提出了《陕西省重大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与防灾减灾对策》研究课题,已经省科委批准立项,目前已正式开题研究。该项从今年开始至1991年提交成果,计划投资22万元。  相似文献   

4.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自然灾害综合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以及所获得的新认识,包括将研究由单类推向综合。提出自然灾害系统和灾害科学体系的新观念,探索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加强灾害社会属性的研究;提出分区减灾、分级减灾的对策,倡导开展减灾系统工程,将减灾纳入可持续发展系列建立减灾管理系统,推动减灾社会化与产业化等。对21世纪自然灾害综合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其基本指导思想应为从自然灾害系统研究扩展为环境-灾害系统研究。同时提出了减灾能力评估、综合区划、灾后重建统筹规划等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再议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随着“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进展,我国的减灾工作已进入制定减灾规划,实施减灾规划的新阶段,即进入减灾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施阶段。为了推动减灾系统工程的实施,需要建立先进的科学支持系统和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自然灾害信息系统;进行自然灾害区划与减灾区划;开展综合预报;建立自然灾害评估系统;进行灾害教育;发展灾害保险;推动减灾工作社会化与产业化;建立减灾示范区;开展灾害科学体系的全面研究和进行国际交流等。  相似文献   

6.
王锋 《灾害学》2008,23(2):141-144
在分析国内减灾社团成立背景和工作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减灾社团的定性、定向和定位问题,指出减灾社团是一个综合性科技社团。其活动重点是综合研究本地区多种相关自然灾害,重在通过多学科、跨部门的合作共同探索灾害活动规律和防灾减灾对策;减灾社团应该成为独立的社团法人;介绍了陕西省减灾协会在组织科技减灾中的3步走策略和4个立项管理原则,以及部分重点项目的实施结果和减灾成效。最后提出减灾社团要善于在党和政府联系科技人员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7.
依靠科学进步,促进防灾减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锋  张芝霞 《灾害学》2000,15(1):84-88
以科学技术工作为主线 ,系统地总结了陕西省减灾协会 10年来 ,从事自然灾害综合预测、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以及如何建设好减灾科技社团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1993年5月19日,陕西省减灾协会(前称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参加这次代表大会的有会员代表117人,特邀代表15人。一些从事减灾事业的知名专家,挂靠单位的负责同志也应邀出席了会议。省人大、省政府领导同志亲临会议进行指导,充分体现了对减灾工作的重视和关怀。会议对协会自1988年9月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协会在宣传普及减灾知识、灾害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年度自然灾害趋势预测,灾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陕西省自1990年以来开展的自然灾害综合预报及其服务情况,作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发现综合预测的准确率达73%以上,各单项自然灾害的预测准确率也都较高。文章并对如何进一步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预测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0.
《灾害学》1991,(2)
受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委托,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于3月22日至23日在西安主持召开了“陕西省1991年度自然灾害趋势会商会”。来自省气象、农牧、水利、林业、地震、地矿等省级防灾主管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以及特邀专家55人参加了会议。副省长姜信真、省政府特邀顾问林季周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会议对我省1991年度旱涝、洪水、农业病虫害、地震、滑波、泥石流、环境污染、森林火灾、城市地质灾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1991年度陕西省主要自然灾害趋势预测及对策”的综合研究报告。会商会认为:“1991年度我省的自然灾害从总体来说仍属中等偏重年份,局部地区将出现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研究:定位、理念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行  刘兴业 《灾害学》2019,(4):172-175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发布了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契合国家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应加紧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定位是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法、应急管理的特别法、公共安全的支撑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应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风险防范理念、综合防治理念、权利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确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危险区避让及搬迁转移、自然灾害科普、自然灾害防治社会参与、自然灾害保险等制度,为推进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并认为“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这也是汶川地震后,党中央对于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做出的最明确的最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常忠华 《灾害学》1991,6(3):47-50
本文在回顾1990年陕西省灾情及救灾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政府在减灾中的职能,搞好灾情预测预报、及早制定防灾预案及灾前准备工作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主要自然灾害及综合减灾战略构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安徽省旱涝、风雹、干热风、病虫、森林,地质、地震等主要自然灾害的概况,简要分析了致灾因素和背景,强调综合减灾的必要性,提出了综合减灾的战略目标、措施、原则和部署,重点阐述了强化政府综合减灾职能、建立综合减灾管理机构、建设综合减灾信息系统、全面实施综合减灾对策、加强综合研究等战略措施,对安徽省的减灾实践和研究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搞好本省的防灾减灾工作,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于1990年4月11日至12日在西安主持召开了“陕西省自然灾害近期趋势会商会”。会议由省防灾协会商同省气象、农牧、水利、林业、地质、地震、植保、植病、地球物理等10个学会联合筹办的,来自12个学术团体和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防灾部门的专家、教授、学者76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认真地研究了陕西省自然灾害近一、二年的发展趋势,对8种主要自然灾害作出了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6.
杜兴信 《灾害学》1991,6(2):12-16
近一、二十年建立起来的地震前兆观测台网,不仅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减灾信息,有待我们去开发。综合观测、综合分析和综合预报是防灾减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滨海地区综合防灾减灾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熙铭  史美文  赵国敏  吴国有 《灾害学》2002,17(2):28-31,51
分析了天津市滨海地区历史自然灾害的历史和特点,预测了该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和最近1-2年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提出了本区综合防灾减灾的策略和目标,为该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依据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灾害风险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之后国际社会灾害风险管理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而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深入探讨,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自然灾害风险影响因素的认识.在国际社会灾害风险管理学界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认识的基础上,力求对自然灾害风险模型做进一步的诠释,进而从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再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致灾因素的强化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的系统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为制定科学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江西省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征,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阐述了综合减灾的重要性。针对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综合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关于首都减灾对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泉  吕庆书 《灾害学》1992,7(2):21-26
本文从首都的特殊地位及其自然灾害的特点出发,提出在拟定首都减灾对策中有关宣传、管理、预报、防治、防范重点和资金投入等六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