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网络版摘要     
冬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 雷庆华,黄德平(四川省峨眉山市农业局,四川峨眉山614200) 采用地膜、小拱棚、大棚三膜覆盖设施栽培冬草莓,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施足基肥、扣棚及地膜覆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措施;采取标准化生产,从而达到冬草莓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2.
毛叶枣原产印度、北非,我国西双版纳与海南地区也发现有野生果。毛叶枣为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野生毛叶枣果实小而酸涩,无法鲜食,经济价值不大。目前,作为商业栽培的毛叶枣,是利用野生毛叶枣选育而成,已在云南西双版纳、广东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3.
"金实1号"猕猴桃是从野生猕猴桃实生后代中选育出来的黄肉猕猴桃新品种。为了研究其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在盛花期后16—176天对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硬度、果肉颜色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金实1号"猕猴桃果实呈单"S"曲线生长,分为细胞分裂期(盛花期后50天)、果实膨大期(盛花期后50—135天)和果实成熟期(盛花期后135—150天) 3个阶段。单果重和果实纵横径表现出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停滞增长的变化规律;盛花期58天之后,干物质含量快速积累,果实成熟后增长缓慢;可溶性糖含量在盛花期后135天才开始快速增加;果实硬度和果肉颜色在整个生长发育期一直呈递减趋势,盛花期后135天,果实硬度下降趋势变缓,果肉颜色下降趋势加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在四川德昌县的田间栽培试验,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性状表现为:全生育期290天左右,明显地分为萌动期、营养期、孕蕾开花期、果期、根茎生长期、枯萎期和休眠期;具有根茎分枝多、繁殖系数高的优良栽培性状。栽后8个月的新根茎重是种根茎重的0.65倍,20个月则达3.06倍;单位面积产量随栽培9~18万株/ha 的密度增加,最高达15493.9kg/ha,平植法优于垄植法。皂素含量以盛花期最高,休眠期最低。  相似文献   

5.
日本木耳菜     
木耳菜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所从日本引进的蔬菜新品种.去年在广东郁南县引种成功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木耳菜在我国各地均可种植,一年四季栽培,对土壤、气候等各方面要求不严格,易种好管理,无病虫害;且产量很高,以叶和墓为菜,生长快.该菜可炒烫或凉拌,口感滑嫩,鲜肥,有黑木耳、银耳的同等营养价值。该菜播种后35~40天即可上市,采收期长达6个月以上,产量达7.5万kg/ha,市销售价是白菜、包菜的4倍,适宜广大菜农种植.日本木耳菜@亚昌  相似文献   

6.
"龙山红"是从四川省龙门山南段的野生彩色猕猴桃中筛选出的一个两性花品种(雌雄同花),品种选育后进行连续田间观察,同时观察其性状表现,并以"龙山红"为主体进行了育种实验。结果表明:在育种表现上,"龙山红"整体存在着花粉活力不高、去雄不结实、自交结实率低等特点,但在与"红阳"授粉雄株、"磨山4号"等杂交时又表现为可正常结实,显示"龙山红"具备正常猕猴桃雌株的特征,在整枝套袋时结实率较高,且果实表现较好,说明"龙山红"又具有同株异花授粉的特征。综合各种结果发现,"龙山红"猕猴桃在性别表现上更倾向于雌花两性花同株类型,且其中两性花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7.
<正>"环保管家"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环境信访投诉量持续下降,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第三方协同、市场化运作、共同治理"的"环保管家"温江模式。企业生态环境工作怎么干?成都市温江区运用"环保管家"服务平台这一新工作模式回答了这个问题。2019年是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成都努力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以更优更好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准备,成都市温江区结合"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要求,将"环保管家"工作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的规律,以软枣猕猴桃"魁绿"果实为材料,探究软枣猕猴桃"魅绿"的果实糖分、有机酸含量和果实形态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软枣猕猴桃"魅绿"的果实重量、纵横径积累呈"S"型曲线增长,果实淀粉积累时间短,在盛花期(DAA) 90天时达到最大值9. 75g/100gFW,果糖、葡萄糖和干物质含量呈线性增长。软枣猕猴桃"魅绿"的蔗糖和总可溶性糖从105DAA开始急剧上升,采收时生成少量麦芽糖。在45DAA前,软枣猕猴桃"魅绿"的VC含量持续增加,而柠檬酸和苹果酸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含量分别为4. 08g/100gFW、6. 17g/100gFW;柠檬酸在45—120DAA浓度保持持续增加,采收前轻微下降,而VC、苹果酸和奎宁酸浓度则随着果实发育而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9.
<正>2003年9月,在香港亚洲农业研究发展基金会主席、全国"手拉手地球村"活动的资助人郭兆明博士的推荐下,无锡市坊前实验小学成立了无锡地区首家"手拉手地球村"。历经14载风雨的洗礼,坊小的环境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第二课堂之环保教育的开辟历程,坊小人以"行动+思考→再行动+再思考"的方式探寻着垃圾处理的"坊小模式",致力于寻找培育小学生生态素养的"坊小表达"。  相似文献   

10.
小流域是实现重点流域精准化治理的基本单元,"三生共赢"是指要把解决环境问题的目标定位于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小流域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本研究立足于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以"三生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基于"三生共赢"的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理论架构,即立足于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流域水环境约束,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流域经济结构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社会体系,并通过创新流域治理体制机制构建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格局,最终实现小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以上理论架构设计了生态环境、绿色经济、优质宜居三大类指标体系24项具体指标,并重点从优化流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产业绿色发展体系、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健全流域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本研究可为各级政府创新流域治理模式、制定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提供较为可行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概念阐释和特性分析,从国际和区际旅游合作开发的视角,初步研究了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的战略,并试图构建一个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旅游合作开发体系,以实现遗产廊道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请世界遗产为例,探讨了"丝绸之路"的旅游合作开发模式等问题.指出"丝绸之路"的旅游开发必须重视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尊重其历史价值,全方位加强区域互动无障碍合作,切实推动"丝绸之路"走向国际化,构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区经济利益共同体,打造世界一流的遗产廊道型旅游精品.该研究以期为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旅游合作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集群商品的相似性、集群企业的竞合性、集群产业的支柱性等集群特性来看,"旅游商品产业集群"是一个伪命题。重视并发展旅游商品产业是提升旅游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而张家界发展旅游商品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在建设全国旅游商品市场时,张家界需正确处理好园区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工业区与交易区;正确处理好本土商品与外来商品的关系,以集聚全国甚至全球优质的特色旅游商品,打造旅游商品市场的"小义乌"。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了引导中小学生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经研究决定,《环境教育》杂志社于即日起在全国"绿色小记者站"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征文。鼓励各地"绿色小记者站"组织学生撰写文章。符合要求的来稿,刊登在中国环境教育网、环境教育杂志微信平台,优秀稿件刊登在《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开展旅游投资环境时空演变研究是实施"一带一路"旅游先行战略的基础。文章依据西北五省区实际,构建旅游投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和ESDA等方法,开展2012~2016年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来看,旅游投资环境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陕西、新疆、甘肃、青海、宁夏。(2)从局部空间变化看,陕西主要处在"高—低"集聚特征,具有极化效应,新疆、甘肃、青海主要呈现"低—低"集聚特征,宁夏呈现"低—高"集聚特征。全局空间表现由"一高(陕)一中(新)三低(甘宁青)"的"哑铃型"向"一高(陕)三中(新青甘)一低(宁)的"松尾型"转变,表明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的省域差异正在逐渐缩小。(3)影响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由强到弱依次是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
如何对农村地区的流域水环境进行高效而低成本的治理,是当前农村资源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以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柳青河水环境污染治理作为典型案例,从规则型构视角剖析行动规则对"兰山模式"的作用机制。其中,边界规则打破了农村生活污水与小流域水环境资源治理的边界,企业等新行动主体的资金、技术的溢出效应提高了治理效率;身份规则改变了行动主体的参与动机,加强了多方主体间的交互作用;选择规则减少了多方治理主体的责任冲突;聚合规则弥补了农户在环境治理中的缺位。在四项行动规则的共同作用下,"兰山模式"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与小流域水环境的协同治理,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而特殊、历史贡献突出,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特征和物质代谢的"大进大出"特征明显,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治理问题积弊已久、复杂多变。如何建设"无废城市"模式的资源型城市,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无废城市"实践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研究分析了2017年我国资源型城市固废产生、贮存、综合利用、处置环节及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并从制度设计、产业转型、分类利用、标准建立四个方面提出了"无废"资源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根据资源型城市所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不同,提出了基于固废"产、存、用、置、销"的存量、流量挂钩约束的发展模式。同时提出以下建议:快速成长期城市应从产业体系构建、空间布局及准入条件着手控制固废增量;平稳成熟期城市应发展完善高值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和制度体系;枯竭衰退期城市应注重挖掘和开发存量固废的资源价值;再生发展期城市应加强多源废物协同处置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本研究可为资源型城市的"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模式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何群 《绿叶》2012,(10):45-52
现代化浪潮每每以吞并生物多样化、席卷文化多样性为代价,小民族"非遗"保护工作是人类应对文化单一性危机的有力行动。但现在已经很难把小民族孤立起来进行认识,不存在绝对原汁原味的文化。"非遗"保护,如果过于强调"原汁原味",是对文化演化的无知,也是对当事民族的不尊重,对其未来的不负责。涉及小民族"非遗"保护方式、传承模式,应尽可能不脱离当事者的实际生活,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当事民族生计实现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旅游能否实现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是否得到科学开发和保护,进一步决定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根据不同的资源与区位,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大理、丽江为研究平台,从空间、管理、资源等角度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1空间上采取旅游联动开发模式,区域内为"核心—边缘"联动模式,区域间为"双核联动"模式,大区域为"点—轴"联动模式;2管理模式上结合民族地区特色,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模式;3结合大理、丽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采取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9.
羊肚菌(Morchella.esculemta),又名羊肚菜、羊肚蘑、阳雀菌,是一种名贵的昧美野生食用菌。其性平、味甘寒,具有益肠胃、化痰理气等功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土特产品之一。对野生羊肚菌生态条件的研究,将为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从1992年4月起,对四川盆北山区(青川、平武、剑阁、广元等县)野生羊肚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调查。1 羊肚菌各品种的形态特征与发生期经初步鉴定,盆北山区羊肚菌已发现有:①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菌盖长3.5~8cm,近球形至卵形,顶端纯圆,有许多小凹坑,小凹坑呈不规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16,(11)
近几年,节能环保产业迎来了爆发式成长期,但不可否认,一些中小微企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针对这一情况,扶植绿色产业初创的平台——"绿色创业汇"深入辅导初创企业162家,足迹遍布25个省、市、自治区,通过对市场的深度观察,以敏锐的眼光和视野帮助中小微企业成长。与传统环保产业不同,这些创业者将绿色环保贯穿于各行各业的整体发展中,大大拓展了"绿色产业"的外延,突破了传统环保产业发展固有观念的束缚,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通过技术和模式创新,寻找商业与环保的结合点,形成了独特的绿色商业模式,为环境与社会做出了双重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