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DEA方法引入粗糙集理论,建立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的低碳农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并深入挖掘不同类型决策单元的决策规则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不同类型决策单元进行修正和调整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效率不高,北京、上海等5个省市的低碳农业发展属DEA有效,其余24个省份属非DEA有效。2低碳农业发展DEA有效省份表现出"低投入、高产出"和"低投入、低产出"特征;非DEA有效省份多表现出"高投入、低产出"和"低投入、低产出"特征,各地区需要根据本省情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是一个地区创新绩效的最直接体现。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构造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2000—2010年各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演变,利用基尼系数、锡尔指数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三角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总体格局变化不大,但有不断弱化趋势,配置效率差异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分布,省域间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一直是差异扩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甘肃省农业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评价甘肃省2008—2012年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2008年、2010年和2012年甘肃省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相对有效,投入产出达到最优配置。在非有效的年份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可通过DEA投影分析来改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1—2013年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了研究期内各省的科技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年间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呈下降趋势;各省的科技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2000—2007年增长了8%,2008—2011年增长了5.7%;政府资金支持对科技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外资利用水平、工业化水平和人力资源水平对科技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合理配置化肥资源对增加我国农业产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在化肥总投入量不变的约束条件下,为了提高化肥的配置效率、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增长、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基于农业增产和环境保护视角,利用边际效益理论对我国的化肥投入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我国农业产出回报率和环境优化弹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经过优化后的农业产出增长率显著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从政府和农户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绿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受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一影响,以测定绿色科技资源配置自身运行情况,运用三阶段SBM-DEA模型,对2004—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比重对广西各城市的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有反向影响,万人高等院校在校生对广西各城市的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进出口占GDP的比重对广西各城市的绿色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对绿色科技资源的测算结果显示,桂林市的绿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通过对桂林市的投入—产出冗余分析,影响桂林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科技资源投入不足,缺乏与科技创新成果相匹配的核心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因此,桂林市可通过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发展核心竞争力产业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来提高绿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7.
绿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受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一影响,以测定绿色科技资源配置自身运行情况,运用三阶段SBM-DEA模型,对2004—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比重对广西各城市的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有反向影响,万人高等院校在校生对广西各城市的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进出口占GDP的比重对广西各城市的绿色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对绿色科技资源的测算结果显示,桂林市的绿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通过对桂林市的投入—产出冗余分析,影响桂林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科技资源投入不足,缺乏与科技创新成果相匹配的核心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因此,桂林市可通过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发展核心竞争力产业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来提高绿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对我国能源R&D强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EA理论的C^2R模型对我国能源产业及其5个行业2001--2010年的R&D经费投入、产出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中用R&D经费存量值来代替当年的R&D经费值,得到各年的R&D经费配置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收益情况,找出R&D经费配置配置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对我国能源R&D经费的投人产出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国家能源R&D经费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考虑“水—土—能—碳”关联,本文将水土资源要素纳入投入变量,构建了我国工农业碳排放效率投入产出测度指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计算我国29个省份2004—2017年农业、工业部门碳排放效率,利用乘法逆转法计算碳减排潜力并对影响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整体农业、工业碳排放效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年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均高于工业碳排放效率,江苏、山东等7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以及北京、天津工业碳排放效率最优;各省份农业、工业减排潜力和规模具有显著差异,山西、甘肃的农业、工业碳减排均具有较大潜力;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存在农业、工业的资源能源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土地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水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碳排放效率较低省份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技术,提高水土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0.
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切入,对云南省8个边境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效率与竞争力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云南省各边境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规模等级层次明显;各边境旅游目的地投入—产出效率水平同样差异较明显,竞争力水平分化显著,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各占比50%,整体的竞争力水平一般。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全域一体化、区域差异化"发展;凸显旅游主题特色,激发旅游创新动能;加强基础供给,优化市场环境;强化政府引导,建立稳定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促进边境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分析法,参考相关成果,建立包含投入和产出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改进的DEA模型对武汉城市圈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显示,武汉、黄石、咸宁、仙桃处于DEA无效状态。通过模型的进一步计算,对各指标进行了优化分析,指出造成无效的原因。各城市间应按需求和产出效益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为提升城市圈整体经济实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科技经费投入既应注重量的提升,又应关注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优化,在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优化投入结构是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的途径。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科技经费投入的"来源—执行"结构角度测算了我国八大经济区的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并从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效应、结构效应、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反映出区域科技经费投入发展的速度、动力机制和制度特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矿产资源采掘业的产出主要依靠资金拉动,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因此准确地评价矿山企业技术进步的水平,指出其改进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建立了铁矿企业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群量化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法分析了矿山企业科技进步价值水平,运用灰色关联矩阵分析了铁矿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影响某铁矿企业科技进步的核心投入与产出指标,对于推动矿山企业的科技进步、实现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DEA的基础上引入交叉评价机制和虚拟决策单元,对2009—2012年河西20个县域的农业经济效率进行了研究,以克服传统DEA无法区分有效单元之间的优劣和明确各决策单元的提升潜力,并对河西地区农业经济效率变化趋势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2009—2012年河西地区农业经济效率普遍很低,县域间差异较为显著,且呈扩大趋势;河西地区目前主要介于低投入低产出和高投入高产出阶段,农业经济效率具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DEA的基础上引入交叉评价机制和虚拟决策单元,对2009—2012年河西20个县域的农业经济效率进行了研究,以克服传统DEA无法区分有效单元之间的优劣和明确各决策单元的提升潜力,并对河西地区农业经济效率变化趋势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2009—2012年河西地区农业经济效率普遍很低,县域间差异较为显著,且呈扩大趋势;河西地区目前主要介于低投入低产出和高投入高产出阶段,农业经济效率具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环境管理绩效反映了环境管理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2009年国内绝大多数省份的环境管理均存在着低效的局面,且环境管理效率的地区差异也比较明显。从区域分布来看,西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差。而造成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由规模效率引起的,说明投入的资源存在着浪费现象,单纯地依靠增加环境管理投入来提高环境管理产出的作用已经不大,必须依靠内部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区的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国际化、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仍是影响我国各省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因素。从评价结果看,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较低且差异较大、两极分化较严重,基本遵循从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推。通过聚类分析,并根据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科研活动能力、成果产出能力和转化扩散能力5个方面的得分和原始数据分析,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创新能力高和较高的省区各项得分都较高;贵州、江西、西藏、宁夏、陕西、青海等创新能力很低的省区各项能力均较低。另外,大部分省区在各项能力上得分排名参差不一、彼高此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四川省科技人力资源的潜力、结构变化的分析,提出建立统一规范的科技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政策,加强科技人才资源的再开发,不拘一格引进科技人才,建立四川省科技人力资源监测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资源型城市濮阳县为例,利用1990-2011年统计数据研究县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测算了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濮阳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与第一、三产业产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第二产业的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但单位产出效率低,认为提高第二产业产出效率,扩大第三产业在地区总产出中的比重能引导县域经济的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1—2014年城市旅游业投入—产出数据,结合DEA、GIS及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以辽宁省所辖14个地级市为例,对城市旅游业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辽宁省城市旅游业效率水平差异明显,但整体差异性呈显著减弱趋势,效率水平长期增长呈显著提升态势。2辽宁省城市旅游业效率空间集聚效应较弱,随时间演进区域整体生产率水平提升显著,城市旅游业效率增长率差异呈减弱趋势;各城市技术进步水平、生产率水平和纯效率水平发展较好,但空间资源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规模效率水平越低,沈阳和大连两大中心城市规模效率水平一直处于倒"U"型曲线左下方。3存在相关社会经济指标驱动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应注重相应社会经济指标的均衡发展,促进我国城市旅游业高效率与可持续发展。希望研究结果能为我国城市旅游业"优质"建设及高效率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