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文献资料与专家访谈结果对亲子旅游目的地指标体系进行初步设计,利用德尔菲法和半结构访谈法确定评价指标,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包括目的地感知、产品与特色服务、安全保障、品牌及传播、游客满意度5个一级指标在内的亲子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验证该指标体系和亲子旅游目的地之间的适配度,选择珠海横琴进行实证。结果显示:珠海横琴亲子旅游评价总分为8.44分,达到优秀水平。结合实地访谈和专家复评验证,该分数贴近客观情况,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外主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均从资源本身出发进行构建。选择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出发,在参考国内外主要旅游动机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旅游资源现状,通过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筛选出能显著代表旅游者需求的评价因子,试图构建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给出相应的评分依据和等级划分,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湖北省荆门市的漳河风景名胜区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海岛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在国内海岛旅游关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管理方面共5个子系统45项评价因子,运用AHP法(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因子相互比较,计算出系统层和指标层各项因子的权重(重要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初步分析,从而为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选取28个旅游经济与人文指标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按照旅游竞争力强度将16城市划分为最强型、较强型和一般型3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特点提出了相应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建议。研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旅游竞争力;揭示16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化表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已有的城市居民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可量化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我国2012年各地市统计年鉴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居民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水平因子、交通运输因子、教育文化因子与城市居民出游率和人均旅游花费之间的关联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提出了促进城市居民国内旅游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旅游发展潜力影响因素为基础,结合山地特征,筛选山地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因子,构建了包括3个子系统、8大指标、35个要素的山地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和模糊评分法赋予各因子权重,建立山地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并以广西北部69个A级山地景区为例,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山地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在宏观上可判断整体发展潜力,在微观上可追溯不同指标的作用大小;②旅游供给、需求和保障系统对山地旅游发展潜力的影响力度依次减小,权重分别为0. 43、0. 33、0. 24;③山地旅游发展较大程度依赖于资源和山地地理条件;④客源地经济背景是山地旅游发展潜力重要的影响指标,处于良好经济发展条件的山地具有旅游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7.
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开发生态风险源和风险终点进行识别。运用AHP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14个指标变量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生态风险最终评价得分属"较高风险"区间,指标层中的固体污染、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地不合理利用、土地沙漠化等风险比其他风险更高,是更加需要防范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峥嵘 《四川环境》1992,11(1):34-39
我省自八十年代初始,已开展了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在不同区域条件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八五”期间试点范围还将会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为生态农业建设规范化提供依据。本文拟写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原则、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解释和评价单项指标群体。通过指标评价方法,既可找出影响生态经济功能的限制因子,又可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及配套措施。将有效地促进县级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合理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是绿色产业评价的关键.根据绿色产业的内涵,依据信息重复指标的剔除标准和加权灰色关联度最大的指标筛选标准,利用R聚类—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筛选指标,构建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离差平方和法对评价指标分准则层聚类,保证筛选后不同指标反应的信息不重复;二是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求解R聚类同类指标中各指标的加权灰色关联度,遴选关联度最大的一个指标,保证遴选出的指标对绿色产业评价影响最大;三是通过R聚类—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筛选指标,构建22个指标涉及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三个准则层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客观实际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开发条件两方面着手构建了温泉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据此进行计算机处理、排序和检验,提出了温泉地旅游资源等级指标及赋分标准.以厦门翠丰温泉及腾冲热海温泉为实证研究对象,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理论的检验与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1.
省级旅游官网信息协调性评价指标权重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分析我国31个省级旅游官网上的信息和对专家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采用目标分解法和改进的德尔菲法确定了省级旅游官网信息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省级旅游官网信息协调性评价指标权重模型。结果显示,省级旅游官网信息协调度主要取决于游客需求信息的丰富度和全面性,尤其是旅游目的地吃住行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从预防监测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善后处理能力三个方面,遴选10项二级指标构建旅游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未确知数学方法、专家咨询法,从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和能力表现两个方面构建了旅游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并对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旅游应急管理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恩施州的旅游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值为3.670,即该州的旅游应急管理能力总体水平介于"一般"到"强"之间;所有10项二级指标的评价值均介于3—4分之间,表明恩施州的旅游应急管理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旅游风险预警、旅游应急保障、道路交通应急机制和公众及游客自救能力提升等方面,对恩施州旅游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共服务评价系统是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构件,对其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对顺利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智慧”的视角,运用安全关键系统构建理论分析了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并结合地方实践,提出了适合于四川省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选取42项指标,对所建立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一套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有关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的设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低碳旅游对全球的低碳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特点,结合低碳旅游的内涵,构建了"RELAX"为核心的5大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针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国内外的成熟的低碳旅游导则、绿色基础设施导则等,总结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低碳旅游实施路径,保证了低碳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杏  马婧  孙克勤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525-1528
文化遗产是我国遗产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发展文化遗产旅游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从影响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因素着手,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结合庐山进行实例分析,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提升庐山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考察乌江下游地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设置了开发该地区旅游业项目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法对各层次指标因子赋权,建立旅游业开发可行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为开发乌江流域的旅游资源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旅游业的行业特点和产业竞争力理论,遵循统计学指标选取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可行性原则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皖北地区6个地级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排序,并做了聚类分析,给出了相关建议:打造淮河风情与历史文化旅游区、打造亳州古城与养生文化旅游区、打造黄河故道与楚汉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四川省食盐加工业特点,结合《清洁生产标准制定技术导则》和《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对清洁生产指标的要求,筛选出包括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能源消耗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末端治理效率指标、清洁生产管理共7个一级评价指标、42个二级评价指标,为四川省食盐加工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四川生猪养殖行业特点,结合《清洁生产标准制定技术导则》和《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对清洁生产指标的要求,筛选出涵盖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清洁生产管理的18个评价指标。并将上述评价指标应用于四川省生猪养殖企业,其可行性得到有效验证,为四川生猪养殖产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利旅游是水利经济的新兴增长点,吸引力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性研究。借鉴引力理论,构建了由25个指标组成的水利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PCA—Borda主客观组合评价法,对我国水利旅游吸引力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水利旅游吸引力地区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湖北、河南、浙江、湖南、北京和江西等省水利旅游吸引力较强,西部省份和处于我国版图中轴线附近的省份水利旅游吸引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