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的灰色变权聚类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改进了传统灰色聚类法隶属函数的构建模式,通过扩充函数的取值区间,变更函数型式,保证了评价信息的完整性和精确性;通过修正污染因子权系数的标定模式,既考虑各因子在不同污染级别中作用的不同,同时也充分考虑各因子各自在不同污染级别中的权重不同,把二者相结合,进行权系数标定,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大气质量综合评价的变权识别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何斌  高登好 《环境工程》2001,19(6):57-58,32
根据属性识别理论 ,建立大气质量综合评价的变权识别模型 ,利用污染贡献率确定权重系数。与其它评价模型相比 ,变权识别模型还具有排序功能 ,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水质综合评价物元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运用物元分析方法建立水质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灰色聚类方法确定各污染参数的权系数。该模型应用于某河流断面的水质综合评价,得到比较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使用各种数学模式,对一些水库、城市、湖泊进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至80年代初,锦州湾、大连湾、胶州湾等霞点污染海湾的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相继完成,但因各湾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在评价过程中的参数选择、本底值的确定、权系数的计算分配,以及污染等级的划分标准等各不相同,造成对大范围海区进行统一评价的困难,也不利于各湾之间环境质最的相互比较。 本文介绍1983—1984年期间,渤、黄海海域质量评价采用的评价方法,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分析验证。希望通过这项工作,今后不断加以改进、完善,逐步建立起一套能适用于整个中国海区的、统一的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模糊识别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合理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将最优权法引入模糊评价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通过求解权向量的最优解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可避免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主观任意性,增加评价结果的分辨性.实例计算与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克服了各指标的权系数随实测样本的不同而变化和评价结果分辨性差的缺点,提高了模型的通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同时也简化了多次重复确定权系数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灰色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灰色系统的评价方法引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评价指标值分为高、中、低 3类 ,首先计算出评价对象隶属于各指标类别的权系数 ,再将各评价指标同类别的权系数加权迭加 ,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权系数矩阵 ,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坐标图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类 ,避免了常用的指数法存在的问题 ,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最后 ,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1980年,作者等提出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统计模式。近来,重庆市环境保护局的徐淑碧同志把这种统计模式应用于水质评价,并以嘉陵江的水质污染为例,采用实际监测数据来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不但开拓了统计模式的应用新范畴;而且使理论与实践得以紧密地相结合,统计模式也因此受到实践的检验。 检验的结果认为,统计模式基本上能用于水质污染的评价,它比其它模式能更合理地反映水质污染的客观实际状况,但同时徐淑碧发现σ_i~2的计算结果普遍地比较大,从她的文章中的表4可以看出,σ_i~2常在0.06—0.09之间,亦即都超出作为最大允许值的  相似文献   

8.
在WRF模式输出的基础上,结合卡尔曼滤波(KALMAN)、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辨识理论实时迭代统计方法(RTIM)组成3种模式输出统计预报(MOS),并运用这3种MOS模式分别建立多模式平均、递归正权综合和多元线性回归集成模式,对上海市2014年12月2日~31日(PM_(2.5)轻度污染天气过程)以及2015年12月15日~2016年1月13日(PM_(2.5)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1d、2d和3d的PM_(2.5)日均浓度试预报.结果表明:相比于3种单一的MOS模式,集成模式通过获取更为准确的信息而减少了系统误差,这不仅可以提升对污染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且有可能降低污染过程中决策失败的风险.通过对PM_(2.5)轻度污染天气和重污染天气过程预报的比较分析,多元线性回归集成模式整体预报显示出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统计释用方法综合集成模式对于PM_(2.5)预报显示出良好的性能,可为业务化预报模型的选择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物元法在苏州市第Ⅱ承压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物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将水质量标准、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并以苏州市第Ⅱ承压地下水为例进行了水质评价.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评价标准及实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得到模型的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度,评价结果表明,苏州市大部分第Ⅱ承压地下水水质优良,达到了Ⅰ、Ⅱ类水,未遭受外来物质的污染,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罗怀永 《环境保护》1994,(10):34-34,27
本文对环境质量污染指数综合评价的数学期望与方差的统计模式进行讨论。笔者认为,用此模式评价环境质量,数学期望值是描述质量的主要指标,方差值只是环境质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应用集对分析及熵权系数理论,建立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并针对填埋场适宜性评价具有多目标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引入集对分析得出相应的对立度,应用熵权系数的方法确定填埋场适宜性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垃圾填埋场选址适宜性评价模型,进行垃圾填埋场最佳场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述了现行风污染系数方法及其局限性,首次提出用于固体松散颗粒物污染评价的粉尘污染系数,对系数方法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评价大气综合污染的方法,计算多繁复,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即Q值分级法。 Q值分级法的评价顺序是:首先,赋于各项监测值以“评分数”,将评分数转换成“数字模式”,再对大气进行“污染分级”,写出“污染表达式”,最后,计算各地区大气的“综合污染系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选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层次分析-熵权法进行计算,并通过我国37家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地下水中苯浓度的拟合验证对权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选.结果表明:①3组权重计算结果中,含水层渗透系数和包气带渗透系数均为最重要的指标,危险废物填埋场所处地层介质类型是影响地下水污染风险最显著的因素.在建设危险废物填埋场时,选址需优先关注含水层及包气带介质类型,必要时应采取更高性能的防渗技术手段;②3组场地风险指数(R)和污染指数(C)线性拟合R2值排序为层次分析-熵权法(R2=0.84)>层次分析法(R2=0.75)>熵权法(R2=0.51),因此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得出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匹配度更高,构建的风险评价方法更能准确预测地下水污染风险;③当各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加和至总权重为0.96时,层次分析-熵权法可包含12项指标,且权重分配更为均衡,不易受到单个指标缺失的影响,由此建立的综合指数计算方法更加可靠.研究显示,层次分析-熵权法是更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构建的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结果准确、易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及运行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了熵权赋值的客观性以及属性识别模型在解决有序分割问题上的优越性,本文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并用此模型对鸟鲁木齐市主要蔬菜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合实际,将其结果与模糊数学模型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此模型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可行,且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16.
煤矿城市大气质量评价的变权识别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煤矿城市各评价单元中大气评价因子的污染贡献率确定相应各个因子在各评价单元中的权重,充分体现不同单元内部相同因子之间的客观各异性;实现对属性识别理论模型的改进,建立变权识别模型;建立在有序分割和属性识别准则的功能基础之上的变权识别理论模型信息利用率高,能进行点位排序,划分出更细微的污染程度差别.最后对辽宁阜新矿业城市进行大气质量评价,将所得结果与综合指数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给出变权识别模型的适用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界定污染场地土壤中污染物三维分布范围和受污染土壤土方量并提供相关技术方法和思路,以某典型铅酸蓄电池污染场地为例,对比研究了不同三维插值模型(三维克里格、反距离加权、最邻近点)在不同水平垂直向异性系数设置,对土壤铅污染评价和污染边界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模型预测的精度不同,随着水平垂直比值增大,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有增大趋势;通过对比修复目标表明,反距离加权统计的受污染土方量最大,其次是三维克里格和最邻近点,统计值相差约为13%;从污染评价结果和预测精度来看,三维克里格模型和反距离加权要优于最邻近点,选择适宜的模型和合理的参数设置对准确界定污染边界和降低不确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熵权的改进密切值法评价运河杭州段底泥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基于熵权的改进密切值法的建模步骤,将其应用于运河杭州段底泥污染的评价中,并将评价结果与属性识别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底泥各层(浮泥层、淤泥层、基底层)均属于轻度污染,与属性识别法的评价结果存有差异;底泥各层污染程度为浮泥层〉淤泥层〉基底层,与属性识别法的评价结果一致。通过分析各污染因子(As、Hg、Cu、Pb、Zn、Cd、Cr、OP)在底泥各层的污染程度、权重大小及对底泥污染的综合影响,说明基于熵权的改进密切值法的评价结果比属性识别法更合理、更为可靠,用于评价底泥污染类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权的物元分析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基于熵权的物元分析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其评价结果与属性识别法、模糊数学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运用物元分析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可行的,且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0.
以白云湖为例,于2016年12月(枯水期)、2017年5月(平水期)和2017年9月(丰水期)分别采集水样并测定了10种水质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白云湖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状况及不同湖区的污染水平,并结合熵权法和单因子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熵权法改进的综合污染指数,对白云湖进行了综合水质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