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梯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交通工具”,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电梯安全事故引发了全社会的重点关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对电梯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行业提出了新的命题。本文考虑大数据发展的优势,结合风险评价的方式,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电梯风险监管模式。根据监管工作需求,划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消除措施,提高监察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电梯参数、故障响应做出统计分析,让电梯"会上网"。本文介绍了北京市电梯物联网基本情况,研究了电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的方法,采用了基于规则、频度、异常值检测和相关性等几种方法分析电梯物联网数据,指出了当前影响电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通报数据为样本,基于人因分类与分析系统(HFACS)和层次分析法(AHP)开展电梯事故人因分析,构建改进型电梯设备人因风险监管体系,辨识出电梯设备使用与管理过程中4大人因风险类别及20项人因风险因素,并对风险监管内容进行细化;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20项人因风险因素权重,确定相应风险等级,并阐明各人因风险因素在使用与管理环节中的安全监管内容。结果表明:安全装置缺陷及日常的维护保养中人因风险等级最高,需重点监控,最后通过建立"三位一体"安全监管模式,以保障电梯使用和管理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开展了电梯物联网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减低电梯风险,解决目前在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力、监察被动后置等问题。本文认为电梯目录管理包括单位、人员、设备的市场准入,是一种管理理念、模式的创新,指出目录管理有助于电梯行业监管,引导市场的健康发育,概述了电梯目录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电梯目录管理的具体案例,并简要描述了基于AHP法的电梯目录管理算法。  相似文献   

5.
为开展城市电梯风险分析和监测,建立了智慧电梯多源异构大数据分析平台。平台建立基于区块链的统一去中心化BigchainDB数据库和电梯安装、维保、使用和检验信息追溯系统,解决现有技术框架下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可信性问题;同时对96333电梯故障及困人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对电梯监控视频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与智能分析,采用网络爬虫、语义分析对电梯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追踪,可促进多方数据共享共用,进一步提升电梯智能化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南京市"96333"电梯应急处置中心运行积累的电梯基础和应急救援数据应用背景入手,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电梯故障应急处置基础、现状、价值和效益,认为大数据技术将对提高电梯故障应急处置水平,进而为改变电梯安全监管模式带来多方面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电梯作为公共建筑中的垂直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电梯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电梯安全事故也随之而来。电梯质量可靠性的研究为今后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使人们更加放心乘梯。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曳引驱动电梯(以下简称"电梯"),将其主体机械设备划分为可靠性研究的指标,通过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计算得出危险优先数(RPN),再将RPN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出电梯各指标所占上级指标可靠度的比例,以此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权重进行评价模型的构建,最后将评价模型应用于特检所2014~2016年进行检验的电梯,以特检所的电梯检验大数据为基础,对包头市电梯质量可靠性进行宏观评价,并向包头市电梯监管机构提出监管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梯安全信息自动化管理程度低,记录、处理工作量较大,易于出错等问题,研究了一种电梯安全信息管理方法。重点研究了电梯的应用数据模型,提出了基于无线3G技术的传输方法,实现了电梯检验信息的数字化、操作简单,可靠,稳定检验结果的智能判定、异常数据的提醒、任务远程获取。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检验检测”双轨制监管模式下,大量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数据未能得到充分共享和利用,两者之间协同工作效率较低的现状.提出利用大数据资源搭建基于运行监测、故障诊断、应急指挥、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游乐设施智慧检验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实现大型游乐设施信息“全国一张网”,最终达到基于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从安全信息视角分析电梯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事故致因因素,并在实践中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基于PAR事故致因模型开展电梯安全信息管理研究。以安全信息为主线,安全感知-安全分析-安全应答(PAR)安全行为链为关键点,建立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基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的逻辑架构建立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将模型的信息服务形式具体化。并运用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对典型电梯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能够全面分析各层级失误模式,提升各主体协同治理能力。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可打破电梯领域信息“孤岛”现状,对智慧电梯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南京化工园区为例,通过对我国化工园区特种设备风险隐患管理的研究探讨,提出了我国化工园区特种设备风险隐患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针对风险定量简单、缺乏参考价值的问题,引入了定性和定量两类风险隐患分析方法,使特种设备风险隐患的定量分析更具科学合理性;针对特种设备风险评价系统操作复杂、实用性差的问题,结合南京化工园区特种设备管理情况和设备的固有危险性原理合理定义了设备风险影响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定量加权平均法完善了特种设备风险等级的科学划分;针对化工园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设备风险管理脱节的问题,引入法律中特种设备分类监管理念,设计了具备5级水平的分类监管模型,科学优化了特种设备风险隐患的管理模式。提出的化工园区特种设备风险隐患管理优化方法有助于工程实际应用,使得风险定量更加精确可行,突出了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重点,有利于政府、企业的风险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梯运行状态监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定义通信协议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以STM32F103ZET6为控制核心的电梯监测终端,通过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检测分析获得电梯运行状态及故障的信息,监测服务平台与电梯监测终端之间采用自定义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监测服务平台将所获取的电梯状态及故障信息发送到云计算中心服务器。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录电梯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查看电梯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及历史信息。通过长期实际应用,该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实现对电梯远程的实时、可靠监控,为电梯的维修、维护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当前电梯管理模式存在的电梯市场信息不对称、公共救援产品缺失故障率高、电梯安全监管难度大、电梯后期管理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进行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使用大数据的技术和思维,并就完善基于大数据的电梯安全监管模式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创新电梯安全监管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梯故障问题,提出一种将故障树分析法、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概率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用于电梯的故障诊断。以电梯的安全回路系统为例,用故障树法对回路进行分析,获得训练样本与故障类型;使用粒子群算法对概率神经网络的平滑因子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针对粒子群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对惯性权重的改进策略;采用相对误差对诊断效果做出评估,并与传统的概率神经网络和基本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概率神经网络在各种故障类型输出和最大相对误差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诊断电梯故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特种设备数量高速增长与质量管理服务供给不足等日益复杂的形势,研究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种设备智能检测监测架构与支撑要素,提出面向设备安全管控的检测监测技术应用模式、面向生命周期环节的集成应用模式、基于动静态数据的云服务应用模式等多种云服务模式,集成技术、平台、数据等多种手段探索特种设备行业检测监测应用与服务创新,满足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监管等多方需求,推动特种设备质量提升、技术优化和风险防范能力升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老旧电梯故障频发,引发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因此,对老旧电梯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估对提高老旧电梯的安全性能及使用安全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老旧电梯现状进行论述,同时根据国家、各地方的相关技术标准对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具体案例对评估方法及应用进行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构建城市管道系统安全及可靠性风险管理体系,基于FMECA,FTA&ETA及FRACAS等技术,建立涵盖故障模式辨识、影响及危害度分析、纠正措施执行等内容,且遵循闭环管理原则的科学、完整的风险闭环管理模式。针对城市管道安全及可靠性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引入FCE改进的FMECA和模糊灰关联FTA等定量计算方法,克服统计信息匮乏、数据模糊等瓶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3F”一体化技术的系统风险闭环管理体系契合城市管道风险管控需求,为多态、多要素耦合、不确定性复杂系统整体风险分析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电梯的故障振动为研究对象,运用EVA-625对检验工作中常见的几例典型的电梯故障振动进行检测,并将振动信号的软件处理和振动产生机理相结合进行分析,准确诊断出电梯故障所在,说明了EVA-625在振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将EVA-625运用于电梯故障振动分析和诊断中的方法。该方法兼具准确性和实用性强,能成为电梯常规检验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现有研究多从微观角度关注特种设备本身、特种设备生产及使用单位的风险,而缺少从政府监管视角出发探索区域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理论,评估我国各区域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等级,在提出并界定"基于监管视角的区域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概念的基础上,基于扎根理论(GT)的分析方法识别出宏观安全风险要素,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ANP-CM的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宏观安全风险等级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所构建的GT-ANP-CM模型适合于基于监管视角的区域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预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该方法的提出可为监管机构测算区域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等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新能源汽车燃爆问题,采用模糊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FMEA)法对新能源汽车燃爆事故风险和防控对策开展研究。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燃爆事件的统计数据,分析其致因机制,并将新能源汽车划分为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电机系统、辅助系统、电源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等5个子系统,对其开展FFMEA分析;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防控对策。结果表明:电源系统是最大的风险源,其次是基础设施系统,电池组短路、电芯热失控和充电桩无过载、短路保护等故障为风险较大的故障模式;提出优化电池结构、安装碰撞自动切断电力传感器、建设过充故障检测装置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