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梯制动器是电梯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故研究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电梯制动器的故障机理并建立了动态故障树模型,其次利用二元决策图和马尔科夫方法对故障树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影响系统可靠性的相关指标以及制动器的薄弱环节,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为电梯制动器的设计、维修保养及检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集值统计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模型对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进行安全评价。建立了CNG加气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值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值,并对得出的权值进行可靠性分析,采用加权平均模型确定CNG加气站安全性总的相对隶属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某CNG加气站的安全评价中,计算结果表明:售气系统的可靠性、车载气瓶的质量、对设备的管理情况等是影响CNG加气站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并得出了该CNG加气站的安全等级为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当前,电梯维护保养模式正从定周期定项目模式向按需维保模式转变,合理确定最长现场维保周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维保周期计算方法,首先将影响电梯安全状况的指标分为4个一级评价指标、15个二级评价指标,其次提出了各指标的权重获取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各指标的赋值范围进行规定,最后基于电梯的历史数据,获得该电梯的最长现场维保周期的计算模型。本文所提方法为电梯按需维保中最长现场维保周期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电梯可靠性评估中存在随机性和模糊性等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法、云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电梯运行可靠性评估模型。通过分析电梯各个子系统的主要特征量,建立了电梯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云模型实现定量指标与定性概念之间的转换,得到定量评估指标的等级隶属度。最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指标信息进行自上而下地综合,得到整体的可靠性评估结果。实例表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能够对电梯的状态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特种设备的整体风险水平,明确监管方向和重心,基于幂函数型功效系数法,建立特种设备的宏观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应用模型研究全国特种设备的宏观风险,然后将其作为基准衡量北京地区电梯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应用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可计算分析特种设备的整体风险,实现不同种类设备风险的横向对比;将气瓶的宏观风险作为风险的标准当量,可实现国家、地区、企业同类设备风险的纵向对比,有助于促进政府和企业的监管决策工作。  相似文献   

6.
曳引驱动电梯检规4.5(2)项是第2号修改单新提出的重点检验项目,该要求的提出提高了电梯曳引力的可靠性和运行安全.本文针对电梯对重块的检验技术特点,简要列举了与对重块有关的检验项目及要求,阐述项目之间的关联性,重点对对重块检验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与隐患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实现指导检验人员、维保人员现场检...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由安徽省特检院负责承担的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电站锅炉联箱典型损伤模式与风险分析研究"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对安徽省内2001—2012年间电站锅炉联箱的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得出联箱的典型损伤模式、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该成果对完善锅炉相关标准法规,改进锅炉设计、制造和检验工艺,保证联箱质量和运行安全,提高锅炉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电站锅炉联箱的现场检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标志着安徽省特检院在电站锅炉检验检测领域的科研工作又取  相似文献   

8.
基于GM(1,1)的残差修正模型的电梯故障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某城市某品牌电梯故障率发展趋势,建立了该城市该品牌电梯故障率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数据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波动较大。为了提高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利用对模型进行数据检验时得到的残差序列,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残差修正模型,利用该残差修正模型对原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利用经残差修正模型修正后的故障率预测模型对该城市A品牌电梯的故障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残差修正模型对原模型修正后的相对误差与修正前相比有升也有降,但精度有所提高且趋于稳定,表明残差修正模型有利于提高预测精度;2)利用所建立的故障率预测模型求得的预测故障率与实际故障率相比,相对误差不超过8.010%,表明该故障率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3)修正模型预测值表明,在现有状态下该城市A品牌电梯的故障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该品牌电梯的检维修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梯的检验质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检验报告抽查是对电梯检验质量进行控制的重要环节。为解决检验报告抽查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本文尝试将统计学上的分层抽样理论引入电梯检验报告抽查中,本文论述了分层抽样的基本理论及其用于电梯检验报告抽查的可行性,介绍了分层抽样应用于电梯检验报告抽查的实施步骤,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款电梯曳引机为例,建立了电梯制动器的三维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然后对其制动力矩以及可能存在缺陷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电梯制动器检验的关注点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电梯制动安全系数的新概念,得到了六条结论,为检验方法和检规的修订,以及检验和维保人员对电梯制动器性能的判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AHP-CRITIC的电梯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梯安全评估方法中指标权重主观性大的问题,为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综合AHP法、CRITIC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电梯安全性评估模型。从设备情况、使用情况、人员管理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电梯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HP法,根据专家经验构造判断矩阵,得到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CRITIC法,计算同一指标的对比强度和指标间的冲突性,得到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加权求和的方式,兼顾主客观权重,得到指标的综合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升半梯形分布"对各级指标构造模糊评估矩阵,并量化评估结果向量。以南京市某电梯为实例,应用该模型得出此电梯的安全值为68.8,安全等级为"较安全",与此电梯的实际情况相符;并与其他方法所得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电梯维护保养质量评价是一项评价指标多,指标间关系复杂,评判结论模糊的工作。应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解决以上工作中的难点有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给出了灰色评价法指标体系的构造方法、计算过程以及关联系数计算公式的分辨系数选取原则。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电梯维护保养质量评价中应用灰色综合评价法的特点和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在用电梯监督抽查工作效率,在统计分析大样本检验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以电梯使用情况、电梯基本参数以及维保安装制造因素为指标的管理指标体系;根据在用电梯整机检验风险分布特性以及风险等级划分的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研究电梯整机检验风险等级划分准则,建立电梯整机检验风险预评估模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完成批量电梯的风险预评估工作,为电梯监督抽查工作筛选出合理比例的高风险电梯。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的综合评价,应用云理论,选取矿样的氧化质量增加率、自热点和自燃点等定量化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法(Rough Set, RS)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依据分级标准对云模型进行标准化,进而建立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分级的RS-标准云模型。以30组工程实例进行模型检验,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RS-标准云模型的判别结果与实际结果较吻合,且判别准确率高于贝叶斯(Bayesian, Bayes)方法,表明RS-标准云模型在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合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可为矿山的硫化矿石自燃灾害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TSG T7001、TSG T7002、TSG T7003、TSG T7004、TSG T7006)中轿门与层门检验项目进行研究,具体比较了五类电梯中轿门与层门中检验项目、检验内容与要求以及检验方法之间的差异性,以便于检验员在平时电梯检验中能够更加熟练掌握,避免出现遗漏未检项目,从而以最好的检验水平为电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运行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运行状况的全员参与的评价,基于未确知理论,从监管、保障、能力、绩效等4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安全标准化运行未确知测度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以1级、2级、3级、4级作为评价等级。以某矿山企业为例进行评价。基于100位员工的评分结果,计算单指标未确知测度。结合权重、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终得出该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运行等级,并与专家考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企业安全标准化运行等级为2级,与专家评价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为对曳引式电梯的状态进行评估,在VIKOR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电梯故障类型进行数理统计,构建相关性较强的电梯运行状况评估体系;同时将简洁高效的BWM法和表示指标相关性的CRITIC法相结合,并引入距离函数优化分配系数的方式构建组合赋权法(CW),从而确定电梯安全指标权重,并将电梯指标各安全等级的临界值作为电梯安全等级的理想值作为VIKOR法中待评估电梯的比较对象的一部分。以利益比率Qi为电梯运行状况的评估值,确定电梯运行状况安全评估等级;最后,通过5组曳引式电梯的实例验证基于CW-VIKOR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评估结果显示与电梯实际安全状况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电梯运行状况进行安全评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接地保护是维护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同时为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是电梯检验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文章先对接地保护的概念进行澄清,接着介绍低压系统的几种接地型式,通过比较得出适用于电梯的接地系统,最后结合检规的要求介绍了有关的检验方法并指出日常检验中接地线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针对性地解决转炉炼钢作业时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出将熵权-最优最劣法(Best Worst Method, BWM)和物元可拓模型相结合的转炉车间火灾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将指标分为人、物料设备、环境、管理及消防设施5大类,构建转炉车间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复合语言对35个指标进行评价,引入有序加权平均算子(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WA)计算各语言的犹豫语言术语集(Hesitant Fuzzy Linguistic Term Set, HFLTS)模糊包络,再根据各专家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并将语言量化构成评价矩阵;基于熵权、BWM分别算得各指标权重,再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综合权重;最后利用物元可拓模型确定各指标及转炉车间的火灾风险等级。以河北省某炼钢转炉车间为例进行评估得出:该转炉车间的综合风险等级为I级(安全),其中动火监护的人员监管情况、氧枪法兰松紧度、炉前温度环境、作业现场物品摆放情况、作业巡查及设备检查情况和消防疏散通道堵塞情况仍需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电梯安全水平,预防事故发生,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模糊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电梯安全评价模型。以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4个因素为准则层,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等16个方面为二级指标建立电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引入模糊综合分析方法,将具有随机性与模糊性的评价向量数据化,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科学。选取北京市某楼宇电梯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得分为81.87,属于“良好”的安全等级,与实际情况相符,为电梯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