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梯曳引轮和曳引机轴采用圆锥面过盈配合连接方式时,受安装或制造因素影响,存在曳引轮脱出的风险。本文通过对一起事故案例进行技术分析,得出了曳引轮脱出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因,并针对该种曳引轮装配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起小区电梯曳引轮普遍磨损、钢丝绳落槽的案例,通过对现场运行情况的检查、不同电梯使用情况的对比;对已磨损的曳引轮进行光谱分析、硬度检测、轮槽的几何形状检测等专项检测,以及对多台电梯钢丝绳张力进行测试和比对,分析钢丝绳落槽、曳引轮磨损的原因,得出钢丝绳安装时扭力未释放、张力调整不均,使用过程中未适时检查和调整钢丝绳张力、钢丝绳脂挤出未及时清理的结论,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维修建议。  相似文献   

3.
电梯曳引钢丝绳张力不均直接影响乘坐舒适感,而且是曳引轮和悬挂钢丝绳使用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液压原理为理论基础,研究设计一种曳引钢丝绳张力调整装置,实现多根曳引钢丝绳之间的张力自动平衡,改善电梯的乘坐舒适感以及延长曳引轮和悬挂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曳引电梯曳引系统稳定运行状态下的力学状态,建立曳引电梯功率守恒的数学模型,通过公式的迭代,计算出曳引电梯的平衡系数,能够实现曳引电梯无载荷的平衡系数检测。电梯的制造厂家通过在控制系统中集成该算法,能够实现任何一台电梯都具有无载荷的平衡系数检测功能,有利于新安装电梯和在用电梯轿厢装修后的平衡系数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电梯验收检验中,电梯平衡系数的测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牵涉到电梯运行时的人员和设备安全及电梯节能问题。为了能更好更快的测定电梯平衡系数,每个检验员都应该深入的理解平衡系数的内涵和测量的方法。1平衡系数的含义电梯的驱动方式有曳引驱动、强制驱动、液压驱动等多种方式,曳引驱动是现代电梯应用最普遍驱动方式。曳引电梯的轿厢与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悬挂于曳引轮的两侧,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曳  相似文献   

6.
电梯是一种高科技的垂直运输设备,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是人们对它共同关注的焦点。电梯的溜梯现象是影响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种潜在因素,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易于被忽视,从而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因此,有必要对电梯的溜梯现象加以认真探讨研究。电梯出现溜梯现象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电梯在正常运行时的溜梯现象 电梯上下运行是通过曳引轮与曳引绳之间的摩擦力(即曳引力)来实现。电梯曳引力的大小与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摩擦系数、轿厢自重以及补偿装置的选择等因素有关。电梯是以零部件出厂,在现场组装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引起电梯曳引轮绳槽磨损不均的原因,并证明了当曳引轮绳槽出现磨损不均现象后通过调整钢丝绳张力平衡无法阻止磨损不均现象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曳引式电梯空载工况运行功率、运行速度、运行效率与驱动载荷的函数关系,建立了求解电梯平衡系数的数学模型,通过对电梯空载运行功率与运行速度的实时测量,由数据处理终端计算并输出电梯平衡系数的检测结果。解决了电梯平衡系数检测过程中,需要多次加载及测试装置安装不便等困扰检测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梯的曳引条件能否符合要求,是电梯能否安全运行的关键指标之一。曳引条件的计算应在最不利点处取值,进行运算,其结果方可涵盖所有情况,才能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通过实例分析了GB7588-2003比GB7588-1995更为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10.
曳引电梯出现滑移现象会影响电梯的传动效率,甚至造成严重的人身安全事故。为了掌握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滑移机理。首先,分析了电梯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滑移产生原因,确定载荷和磨损是影响滑移的主要原因;然后,分别研究载荷与滑移量之间关系模型和磨损与滑移量之间关系模型,定量描述了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滑移机理;最后,对电梯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滑移机理进行总结,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梯溜梯会导致电梯出现冲顶、蹲底、在非平层区停梯等故障,对乘客造成剪切、挤压、碰撞等严重的人身伤害。详细分析了一起由曳引力不足导致的电梯溜梯故障案例,通过量化计算电梯曳引能力,分析钢丝绳摩擦系数和曳引轮绳槽对电梯曳引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案例的故障原因为钢丝绳润滑过量和曳引轮过度磨损,提出了相关维护保养措施的建议,以减少此类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曳引式电梯是由电磁力驱动曳引轮带动曳引绳、曳引绳牵动轿厢实现垂直上下运行的设备。按照曳引工作原理和事故案例统计,在电梯运行状态转换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轿厢上行超速与下行超速的几率和危害大致相同。电梯轿厢下行超速保护问题早已通过限速器一安全钳联动保护装置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国家标准GB 7588—2003提出了电梯应装设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本文对曳引式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的原因、保护装置的设置要求、特点、检验内容与方法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9.10规定.曳引驱动的电梯应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9.10.4规定,该装置应作用于:轿厢、对重、钢丝绳系统或曳引轮(例如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最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按此标准。近几年出现的小机房和无机电梯的驱动主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目前电梯制动系统试验的实际状况,分析了电梯曳引条件与曳引机制动能力对电梯制动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制动系统试验的评价方法。通过算例,分别讨论了曳引条件变化、机械制动器制动力变化与制动试验滑移距离的关系;并揭示了曳引条件与机械制动力综合作用时对制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两个上行制动试验的事例,分析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梯进行上行制动试验时,"封星"电路对试验的影响。由于"封星"电路的作用,缩短了电梯上行制动的距离,掩盖了曳引机制动力的下降的事实。此时进行上行制动试验,虽然曳引机能可靠制停空轿厢,但在电梯接近满载或略微超载时,仍存在电梯"溜梯"的风险。在电梯高速运行时断电,"封星"电路会对曳引机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梯》杂志2006年第21期中,有一篇《电梯对重块是如何跳起来杀人的》的文章,文章针对一起电梯拆除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故.通过分析与计算,对事故原因及过程给出了解释。文章所总结的事故的原因。是施工过程中过早过多地拆除对重铁.导致对重与轿厢的曳引绳拉力之比远大于曳引能力系数。从而曳引绳在曳引轮上打滑.结果致使电梯轿厢失控坠落,轿顶拆卸人员死亡。  相似文献   

17.
电梯的曳引机安全性能对于电梯的整体安全性至关重要,近年来对于空载条件下的曳引机安全性能的检验检测更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空载条件下独立的制动能力和曳引能力数字化检测与评价方法,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平衡系数的估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独立的空载电梯制动力和曳引力检测设备。同期在天津市范围内实现了百台级规模的"物联网+"电梯预警的应用示范,进一步验证了空载电梯曳引机安全性能检测的方法,通过比对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及相关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在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的GB/T 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中,标准给出了两种测量轿厢运行速度的方法。显而易见的是,在这个元齿轮曳引驱动的时代,由测量曳引电动机的转速而问接计算电梯轿厢运行速度的方法已不可行了,然而用测速装置测量曳引绳线速度这一方法的准确度也存在因曳引绳的油污及抖动而影响曳引绳与转速表探头接触是否可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6年3月,湖南某办公楼一台电梯发生了一起很少见的电梯曳引轮从主轴脱离的事故,曳引钢丝绳也全部从曳引轮轮槽脱出,曳引轮的3颗端盖固定螺栓全部断裂,现场调查发现,曳引轮与主轴之间采用锥形连接配合,并且平键与键槽之间存在明显的间隙,文章结合机械设计相关理论对事故进行综合分析,解释了事故主要原因为曳引轮与主轴的平键连接配合质量不合格,为制造单位改善设计,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安全系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梯运行状况除了取决于电梯制造质量外,还决定于安装质量,其中主机的安装质量又是重要的一环,而主机的安装质量主要体现在曳引轮的安装质量上,其中曳引轮的位置偏差对电梯安全运行状况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以旁置式电梯为例,当曳引轮在前后方向即中心线方向偏差超标,将导致轿厢偏向一侧导轨,加快该侧导靴衬磨损速度,加大另一侧导靴衬与导轨的正面间隙,使轿厢运行时在轨道中心线方向发生摇摆现象,严重时,导靴啃轨,轿厢倾斜卡轨,甚至产生导轨被拉、轿厢立柱折弯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