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由于聚乙烯管道材质的特殊性,其损伤机理和失效模式与钢质管道有很大的不同,寻找一种有效的埋地PE管道检验方法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聚乙烯燃气管道全面检验的实践,在常规检验项目的基础上,介绍了新的资料审查方法和开挖割样的原则,提出了通过割样检验来评估埋地PE管道材质性能变化情况及原始焊口安装质量的观点;最后,针对最不利条件下的组合载荷,介绍了管壁截面稳定性校核的方法。这些方法及建议,对同行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燃气管道的使用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各级政府对现役埋地燃气管道的安装质量都十分重视。基于以上原因对城市埋地燃气管道安装工程进行抽查,抽查了20个工程,提出17类问题。抽取聚乙烯(PE)燃气管道及3PE管道进行实验室检验,发现2类缺陷。此次抽查为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减少了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操作误差,提高了施工及监理单位的安全认识。  相似文献   

3.
查找城市燃气埋地管道泄漏点是保障燃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途径,目前埋地钢质管道泄漏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硬件检测技术和软件检测技术,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由于新技术的局限性导致并不适用于城市燃气钢质管道和聚乙烯管道泄漏检测定位。将人工巡检法与埋地钢质燃气管道定位技术相结合进行燃气泄漏点检测定位,经现场实践证明对于准确定位钢管燃气泄漏点具有很好的效果;将人工巡检法与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相结合探查聚乙烯燃气管道泄漏点,探测效率高,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4.
随着聚乙烯管道在城镇燃气管网中的大量推广使用,由于管道输送的介质具有可燃易爆的特性,管道连接的焊接质量关系到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介绍聚乙烯燃气管道的连接方式,分析影响聚乙烯管道焊接质量的因素,提出焊接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聚乙烯PE燃气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过程与钢管不同之处,着重论述了在安装监督过程中对原材料,接口的熔接管道的铺设等几个关键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聚乙烯(PE)燃气管道以其具有耐腐蚀(不需防腐),柔韧性好(可蜿蜒敷设、抗震、抗沉降,具易绕过障碍物)施工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良性能,正被全国各地燃气公司广泛使用。福州市煤气公司自1998年起,在城区燃气管网敷设中开始大量采用聚乙烯燃气管道。对于低压、小管径的庭院燃气管则要求全部采用聚乙烯管敷设。设计、施工中我们严格遵照《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CJJ63-95)及《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GB50028-93)要求进行设计,指导施工。几年以来,我们发现相对于钢管燃气管道。聚乙烯燃气管道在敷设过程中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7.
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应用聚乙烯管道输送城市燃气,我国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的城市燃气管网基本上以钢管、铸铁管为主,很多老管网已经年久失修,急需更换。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天然气在城市燃气中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聚乙烯管道在燃气行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8.
PE管道固有较高的性价比,广泛应用在能源、燃气等工程中,但因其焊接接头质量难以检测、位置探查难度大,使PE管道的安全状况难以控制,导致泄漏等事故。基于PE管材的失效模式,参照钢质管道的检验经验,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研究确定了PE管道基于失效模式的全面检验关键技术,并围绕关键技术开展了多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PE管焊接质量超声相控阵动态聚焦和B扫查成像检测、探地雷达、泄漏在线检测、老化及安全评价、风险评估方法等。这些系列成果,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等城市PE燃气管网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检验出多项安全隐患,为城市燃气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为今后全面开展PE管线检验,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聚乙烯燃气管道用热熔焊机和电熔焊机质量及其控制现状,结合焊机性能检验和质量检查的实践与结果,分析了目前焊机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探讨了质量控制模式,通过完善产品标准、制定检验标准和开展型式检验和定期检验,有效地确保焊机质量的控制和焊接工艺参数的执行,从而保障焊口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北方地区某市燃气管网的主要失效形式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燃气管网的检验检测方法,并对低压庭院管道进行了开挖检测。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建立了燃气管网安全性评定准则,并重点对低压庭院管道进行了安全等级划分。同时,采用蒙德评价法对燃气管网单元进行了风险评价。分析表明,采用风险评价法与安全技术规范对燃气管网单元的安全性评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在地面沉降作用下PE燃气管道的受力特性及失效原因,借助ANSYS软件,探究了在地面沉降作用下PE100、管径DN110、e=10的燃气PE管道的应力-应变响应情况,分析了管道失效影响因素以及失效原因,并得出管道的失效危险点、管道极限沉降位移及极限截面变化率。结果表明:在地面沉降作用下管道的失效危险点出现在沉降区与非沉降区交接处的管道内表面;且在地面沉降作用下,管道产生的压缩变形是导致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管道弯曲变形的存在会使管道的压缩变形更加严重。这为防治埋地燃气聚乙烯管道在地面沉降作用下的管道安全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燃气管道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各种因素导致的管道事故和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当前管道检验中存在的非定量评价难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方法的评价手段,可将大量定性评价转换为定量评价,避免因燃气管网检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导致风险误判,以及检验周期判定过长的风险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城镇PE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事故,各机构研发了多种定位仪器,提出了不同的定位方法。本文阐述了12种定位方法及其优缺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定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敷设环境复杂多变的城镇PE燃气管网,降低了PE燃气管道的定位难度,为城镇PE管道巡线及开展检验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我国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燃气管道事故的发生,通过网络搜索、文献查阅等途径,对2010—2022年国内80起附有详细调查报告的燃气管道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从事故的时间特性、类型和等级、事故致因3个方面,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不同等级事故致因之间的关联性,并基于“5W”分析法提取风险因素,结合结构解释模型,构建了燃气管道安全事故致因演化路径,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最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埋地含缺陷聚乙烯管道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管道的应力和变形量,分别考虑管道内压、地面载荷和管道缺陷深度变化对管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最大应力随管道内压的增大而增大;随地面载荷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随管道缺陷深度增大而增大。管道变形量随内压增大而增大,但增长较小;随地面载荷增大而增大,增长较大;管道缺陷深度只对管道缺陷处变形量有影响。研究结果为确定城镇燃气聚乙烯管道工作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未确知测度模型在城市燃气管道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未确知理论为基础,详细阐述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建模过程。结合未确知测度模型,对影响城市燃气管道安全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针对邯郸市城市燃气管道的工程实际,收集实测数据,确定安全评价指标,运用模型对实例进行计算求解,对邯郸市3区10个测点的管道安全级别进行评价。经调查检验,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该方法的提出旨在更有效地对燃气管道的安全进行评价,为有关部门提供采取安全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重庆市城镇燃气管道老化改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老化评估体系。该方法通过管道材质、使用年限、安全间距、阴极保护、外防腐层破损情况、管道腐蚀与泄漏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标度赋值、一致性检验确立权重和分值。结合风险评估模型和老化评价体系,确立了对应的风险等级和改造措施,可为重庆城镇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事故复杂的特点,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理论,计 算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失效的可能性。全面识别城镇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事故的危 害因素,构建包含56个基本事件的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故障树。利用模糊集合隶属函数 ,计算燃气管道发生第三方破坏事故基本事件的模糊概率。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得 出各专家权重并修正各专家的评估意见,计算管道第三方破坏失效的可能性。以某大型 省会城市燃气管道为例进行验证分析,证明该方法的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 为燃气公司安全风险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第三方挖掘施工下燃气聚乙烯(PE)管道的损伤状况,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挖掘载荷作用下燃气PE管道的动力响应与力学特征。建立管道、土体与管-土接触模型,其中管道模型采用Prony级数进行模拟分析;确定PE管道强度、应变和变形失效准则;从挖掘载荷直接作用与未直接作用于管道2方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挖掘载荷作用下,PE管道最易达到强度失效极限;载荷直接作用于管道时,管道的应力集中现象明显,而未直接作用于管道时,载荷主要影响管道的变形;载荷直接作用下,PE管道的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而有覆土保护时,载荷对管道失效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城市燃气管道风险,提出1种基于AHP-熵权法的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风险评价理论,结合管道失效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构建包含105个评价底因素的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城市燃气管道风险因素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引入模糊数学思想和方法,结合AHP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风险分析矩阵评估燃气管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城市燃气管道风险预警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