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Bi江云南省兰坪县下温水庙至金鸡寺旧河段水中重金属Pb,Zn、Cd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用0.45μm滤膜和HNO3-HClO3消化法,将水中重金属划分为不安定态、溶解态,结合态和颗粒态。  相似文献   

2.
煤矸石模拟淋溶水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旧煤矸石模拟淋溶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认为:煤矸石淋溶水中重金属含量顺序为As〉Cr〉Pb〉Hg〉Cd;新旧矸石淋溶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差别不大;汶南矿煤矸石淋溶水中As的含量明显的高于其它煤矿,不同煤矿矸石淋溶水中Pb、Cr、Hg和Cd含量无大的差别;淋溶水中Hg的含量随淋溶时间增加有一定的增加,淋溶时间长短对Pb、Cr、Cd和As含量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兆洲  李军  王志如 《环境科学》2015,36(6):1952-1958
为了解酸雨地区雨水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季节性变化和形态分布特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测试贵阳雨水中溶解态重金属的质量浓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PHREEQC模型模拟雨水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阳雨水中溶解态重金属Co、Ni、Cu、Zn、Cd质量浓度较低未出现超标现象,秋季和冬季雨水中Pd质量浓度较高超过国家标准.雨水中Co和Ni主要来源于地壳,几乎没有受到人为影响;Cu、Zn、Cd和Pb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污染,且秋和冬季的污染比春季和夏季更为严重.贵阳雨水中溶解态重金属主要是以自由离子态、草酸络合物和硫酸根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它们分别占总溶解态重金属的47.27%~95.28%、0.72%~51.87%和0.50%~7.66%.溶解态重金属的形态主要受雨水酸化程度、酸化类型和阴离子配体的浓度控制.  相似文献   

4.
鱼对不同形态铅的吸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水中铅游离态和各种无机络合态之间的分布特征,探讨了鱼鳃分泌物的络合性能及其对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天然有机配位体的体系中,Pb主要以PbCO^-3,Pb(OH)^+,Pb(OH)^02,Pb(CO3)62-2和Pb^2+形态存在。金鱼粘液分泌与铅暴露量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治理电镀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在微生物净化去除电镀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基础研究、小试、中试的基础上,设计了微生物治理电镀废水及污泥的新工艺,建成日处理175t电镀废水工程,3年多的运行表明,该系统稳定、安全可靠、对各种金属离子的一次净化率达99.9%以上,排放水中的Cr、Zn、Cu、Ni、Cd、Pb、COD、BOD、SS、pH、色度和NH3-N等均优于国家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泥中重金属用化学法回收,回收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6.
该文采用再悬浮模拟装置模拟再悬浮过程中大环江和刁江回水区沉积物中溶解态和颗粒态Pb、Cd和As的含量变化,计算不同扰动强度下的释放通量,以评价再悬浮过程对大环江和刁江水体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环江和刁江柱样中上覆水中的DO、p H和SS随扰动均呈增加趋势,3种重金属在颗粒物-水相间的分配系数高于孔隙水-沉积物;再悬浮作用能使沉积物中溶解态重金属迁移进入上覆水中,Pb和Cd迁移能力强于As;再悬浮过程中大环江上覆水中溶解态Pb、Cd及As的总平均通量分别为-0.04、-0.06、0μg/(m~2·min),刁江上覆水中溶解态Pb、Cd及As总平均通量分别为-1.3、-0.01、0.55μg/(m~2·min)。  相似文献   

7.
小南湖水体中铜锰锌镉的迁移和积累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杭州西湖的子湖(小南湖)的水生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同步分析了水和底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以及软体动物和水生植物的重金属的含量,揭示了Cu、Zn、Cd的积累、迁移和转化规律,结果表明:(1)水相中Cu、Zn、Cd主要以溶解态存在,Mn主要以颗粒态I存在;底泥中,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Mn以铁锰氧化结合态,Cd以碳酸盐态、Zn以铁锰氧化结合态存在,在水和底泥中,重金属总量次序分别为:Zn〉Mn〉Cu  相似文献   

8.
SBR生物技术处理竹浆造纸黑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循环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可使经酸析木质素后所得黑液中的BOD5和COD显著减少,当进水中COD浓度为1090-1170mg/L时,BOD5去除率为70%-83%,COD去除率为54.5%-63%,出水中BOD5和COD的浓度分别为76-101mg/L和419-500mg/L,内电解与SBR联合对黑液的处理更为有效,当进水COD浓度为1046-1100mg/L,BOD5和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杭州西湖水中四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交换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西湖水中铜,锰,锌和镉的溶解态和颗粒态的含量分布 ,月变化动脉及水平方向地动态交换,以揭示铜,锰,锌和镉在西湖水中不同相太的分布和迁移转化特征,得出西湖水中重金属的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10.
湘江水体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及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体中重金属的生态效应和迁移转化规律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本文结合湘江重金属水容量与背景值的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铜、铅、镉和锌的化学形态及其在全江段水中的分布特征。应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得到湘江水中重金属总量、溶解态含量和悬浮态含量的分配与分布特征,还有溶解态所包含的金属的主要存在形态及与之共存的其它多种形态(包括悬浮态)共十种,该文对其形成、分配和相互转化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