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近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水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不低于上游地区来水水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纳入国家考核的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到2020年,在上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水环境问题突出,压力持续加大,一些水体丧失环境功能,部分地区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防控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使其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成为我国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管理制度,对于预防和控制水污染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水环境影响评价,有利于有效防范水环境问题,促进水污染防治。从环评入手防控水污染,应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推进规划环评,对各类涉及水资源利用的重大开发、建设项目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应强  相似文献   

4.
珠三角地区水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水环境质量改善已进入攻坚期,而污染治理难度也越来越大。通过系统分析近15年来珠三角地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结合区域水污染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污染排放强度、污染源结构、空间布局、资源效率等因素,总结出水污染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区域水污染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珠三角地区水环境承载力问题进行研究,从区域水环境承载力所涉及的水资源系统、供水用水系统、水环境污染系统、社会和经济系统、各产业用水指标等多个领域中选取多个指标,构建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法对指标进行约简,得到较为精简的指标体系;利用Topsis评价法对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八个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为区域水环境的管理和水污染的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古小超  王雲 《环境与发展》2020,(4):96-96,99
本文介绍了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分类和功能,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城市的排水体制,对比了合流制和分流制的优缺点,并重点对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改造措施以及雨污分流效益分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指出城市排水系统在水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为研究目标,提出预警指标集建立、预警指标筛选、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3步工作流程,建立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分级标准、评估方法与工作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构建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南京化工园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区域环境特征与可能的风险事故类型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与阈值。该体系由事故类型、受影响人口数量、事故影响范围、受影响水体大小规模、事故影响地区类别、事故影响时间、事故排毒指数、水环境质量退化程度和水生生物受影响程度共9个指标组成。  相似文献   

8.
水环境监测是根据水循环规律,对水的质量以及影响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客观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进行的定期或随时监测。据监测调查数据表明,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水污染造成的,目前,全国有1.7亿人在饮用被有机物污染的水,有近3亿的城市居民面临水污染问题。而制订科学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方案恰恰需要精准的水环境监测数据的支持,因此,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水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围绕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阿什河是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最差支河之一,为科学合理地推进阿什河水环境治理,在既定截污治污方案的基础上,研究收集分析了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采用数值模型作为技术手段,综合分析提出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人工湿地+引清调度的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相关真空卸污技术规范的研究及实际工程中的工作经验,重点对系统设计、质量及安全性能、应用条件、检验检测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真空卸污系统技术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饮用水安全及其对策措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如工农业点面源、生活污染源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饮用水质超标,季节性缺水、供水设施简单、制水工艺不足、供水水质二次污染,水源保护及水质监测不力、行业管理服务滞后等,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认识农村饮用水安全内涵及卫生指标体系。采取加大工程建设方案优化力度、增强饮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兴办乡村供水工程、采用合理的水处理技术设施、加强水质检测建设等工程措施,以及严防农村点与面源污染、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创新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及监督措施、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积极研究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等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温江区水质现状评价与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温江区境内3条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城市防洪、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条件等基础上,对其水体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调查污染源,分析确定污染成因,并运用数学模型法分析计算了每条河流的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3.
小煤矿透水事故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乡镇小煤矿透水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得出其事故发生原因主要在于从业人员素质较差、内部管理混乱、技术装备力量薄弱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不力。因此,煤矿防治水害要坚持以防为主。同时,提出不仅要从辨识透水征兆、留设防水煤柱、规范探放水安全距离、组建探放水机构等技术方面上,还要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编制防灾救援预案、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等方面采取措施。另外,还提出"防、堵、疏、排、截"5项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四川省乐山市茫溪河流域的概况,对该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在对流域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得出流域的主要污染为城镇生活污染源.计算了茫溪河的水环境容量,并据此提出水污染总量控制方案.并根据茫溪河流域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城镇生活污染源、面源和工业污染源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镇供水水质安全性及其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水质的恶化涉及农业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及其活动形式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安全问题,也是环境问题。为此,笔者系统分析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内涵;从源头抓起,提出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对策和措施;同时建立了城镇供水水质监督体系和饮用水安全的应急预案,为城镇安全供水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危及饮用水安全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饮用水安全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分析;指出饮用水安全的属性有3个,即水量有保证、水质要达标和足够的供水能力;从强化管理和加强污染治理方面探讨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措施;指出建立有效的环境问责制,将环境指标真正纳入官员考核机制、实施清洁化生产,减少废水排放量和实施新的给水处理工艺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上述管理和治理措施为改善我国饮用水安全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对预防及减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河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江河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频发,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江河水源地突发性水质污染事件的风险评价是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对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洛阳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饮用水源安全是城市安全的基础,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洛阳市2005年饮用水源水质24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洛阳市地下水水质属于3类。污染较重的因子排序依次为总硬度、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铜、镉、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亚硝酸盐、氰化物、铅。笔者认为,洛阳市只有通过水源地污染防治、生态恢复和建设、应急能力建设、预警监控体系建设、管理能力建设等具体工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污染源控制、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境监督管理能力,才能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生态足迹消费账户及其计算模型——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目前对水资源功能和水资源生态足迹理论的认识,把水污染消费纳入水资源消费账户,建立水资源生态足迹框架体系及其计算模型.应用模型对西安市2001-2007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采用规模、结构和比较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对废水污染较酸雨污染的治理力度大;废水污染、农业用水和酸雨污染在水资源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较大,是各年的主要贡献者,而对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下降量贡献最多的是废水污染(0.548 9 hm~2/人)和农业用水(0.031 9 hm~2/人);除个别年份外,水产品消费所占比例整体呈增大态势,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所占比例变化较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支持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对策,包括调整水资源管理重点,拓宽和加大废水治理范围和深度,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政策以及提高工农业用水效率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5年以来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的历史回顾,梳理和总结出重庆市环境空气污染治理监管的成果和经验,并提出了新一轮“蓝天行动”(2018—2022年)以控制细颗粒物PM2.5污染和减少臭氧污染为重点,以降低氮氧化物浓度为突破点,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为目标,制定了“四控两增”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措施。截止2020年,重庆市优良天数达到333天,PM2.5年均浓度达到33μg/m3,空气质量评价六项指标首次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全部达标,为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