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课堂上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是新课改对学校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具有目的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引导他们去思考,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可以使得学生积极学习,怎样可以让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轻松掌握,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长时间的教学积累,笔者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模式,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提升,"新知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变式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要点回归"这些环节可以有效地保证数学的教学效率,通过教学研究,对于其中的"自学指导、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也是比较认可的,而且需要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是表面上流露出来的课堂活跃与学生课后的实际反馈检验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普遍较低。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课堂探究等几方面着手,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合理的素材,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几年来,我根据学生特点,通过激趣、设疑、教法、引思、融情等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就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正>正所谓:"问号是打开一切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要想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用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提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在探究中发现与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学生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尤其针对学生是否能提出有效问题这一问题上。人们常常谈论到这样一句话: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真正优秀的学生。而一位伟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有效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具有难度,因为,解决问题往往是数学或者实验的技能问题罢了,而提出问题则是一个人创新思维的实践。"由此可见,能否提出有效问题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针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如下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突出重难点,以多媒体的声、像、图、文来增强课堂容量,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即将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课堂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数学实践、引导学生自主研究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正>有效教学是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的目标。新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然而,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的新理念领悟不深,致使目前的数学课堂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花哨有余、实效不足。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探索,谈谈对有效教学的思考。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上,只有真实才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形成问题的能力,从而构建起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内容。"新的理念要求在教学中逐步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探究活动,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增进对数学的情感,理解数学的本质,学习数学探究的方法。作为教师,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上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让活动具有目标性,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达到真实探究的目的,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课程中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已成为小学生以至中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它标志着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也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引导学生要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接受性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教学成为促进自主发展的重要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自主探究课堂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发展进步需要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小学抓起,而小学数学课又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学科,可以为将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究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导入新课、探究新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课堂小结。这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略的要素。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善于总结,发挥课堂小结的作用,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所在。现从教学实践入手,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小结策略。一、留下悬念,让学生欲罢不能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临近结束时,给学生制造一些悬念,让学生不但能够回忆所学,总结所得,而且能够以此作为拓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对学生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恰如其分的提问,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记忆。提问是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性的对策,以达到提高提问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积极发挥群体的互动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并能够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提升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要规避"你说我说"的误区,教师要重新审视合作元素,注意优化,提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探究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同时要让学生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感受到熟悉生活的同时掌握好数学知识。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在数学课堂上解决实际问题。一、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枯燥的数学课堂不会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何等重要。数学学科蕴含创造力和创新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功能,就要注重引领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该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发展他们自主学习、操作实践的能力。下面结合自身教学,浅谈一下我对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一、教学目标的创新结合教学内容确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改变为"分数"和"升学"而教的做法,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激活学生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提出:"走进新课程,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张扬的舞台;走进新课程,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的课堂,让它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天堂"。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一课中的片断实录,就如何构建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的课堂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课堂,尤其是初一课堂,学生由小学到中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内容、新的授课方式,学生出现暂时的"水土不服"在所难免,如何让初中课堂更高效?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一、追求导入的艺术性,吸引学生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下笔者谈几种导入的方式以及对课堂的影响。(一)温故知新,过渡导入小学到初中总有过渡,不可对小学的东西只字不提。温固知新的导入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让学生"如见老朋友一样亲切",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