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威涛  徐漫辰 《灾害学》2024,(1):140-145
城市避难场所与应急救助设施的协同布局,是综合防灾发展驱动下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先通过厘清避难场所在传统职能运行基础上,从灾害暴发期至缓解期参与治安消防、医疗救护、物资供应等应急救助的行动机制,构建以避难场所为核心空间节点、多方专业救助设施紧密联结的“避难协同空间系统”;再提出灾害风险评估、空间规划决策、规划实施保障的三段式避难场所和救助设施协同规划路径和策略,以此落实避难场所和多方救助单位之间行动兼空间上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21,(3)
防灾避难场所布局存在着场地规模不足、与居民分布不相协调,各区域人均规模差别较大等问题,在避难人口测算时主要根据常住人口,使测算人口与实际需要避难人口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为保证居民均等避难,提出防灾避难场所规模测算的"时间—空间—规模三维空间面板模型"。在规模测算时,根据人口时空变化规律,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城市人口规模测算,同时依据建筑综合抗灾能力和人均避难场所面积,对各区域不同时段避难人数及不同等级避难场所测算,保证各区域避难场地满足居民需求。"三维空间面板模型"构建不仅为天津市中心城区这种在各行政区均衡数量布局避难场所的城市提供布局优化基础,也为其它城市避难场所布局优化提供避难疏散人口及避难场地规模测算新方法,实现各区域居民避难规模均等性,满足所有居民避难疏散需求。  相似文献   

3.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是城镇灾后应急避难、救援、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平时功能的主要构成部分。首先按照应对灾害的主要类型,将避难场所分为气象型避难场所和地质型避难场所,相对应的为建筑型避难场所与场地型避难场所。继而与城市规划中的用地性质相关联,从防灾避难的角度将城镇用地划分为"靶区""防灾避难据点"与"防灾避难通道"。总结城镇防灾避难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组构原则与组成方式,并以三种模式进行模型化构建。进而概括了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要点、规划内容与技术路线,并以深圳防灾避难场所规划加以佐证。得出了结论:防灾避难场所是城镇整体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镇防灾避难空间规划应从城镇整体空间结构出发,合理规划防灾避难场所与防灾避难通道,优化用地功能与规模,提升城镇整体的防灾避难能力。  相似文献   

4.
辜智慧  徐伟  袁艺  周洪建  葛怡 《灾害学》2011,26(3):115-119,138
灾害避难场所不仅在灾中或灾后能为农村灾民提供一个临时安置或生存场所,而且更是农村整合其有限资源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平台,在农村社区减灾中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工作较少。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为例,通过对政府既定的避难场所进行安全性、通达性、收容性、生活性等分析,综合评价这些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以期为该区避难所的进一步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农村灾害避难所的规划和评价提供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5.
村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技术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大村镇是我国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城乡防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村镇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型和功能划分、规模和服务范围以及防灾设施配置等规划技术指标和要求,为村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城市老旧片区震后中长期避难空间,提高固定避难效益,针对老旧片区避难效率低、疏散无序性突出和避难资源分配失衡等问题。考虑固定避难阶段避难场所与疏散人员的吸引关系,提出了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固定避难场所责任区域划分方法,并以避难场所吸引度为切入点提出优化方案,应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片区疏散网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片区固定避难空间优化后,片区整体疏散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整体疏散时长最优可至43 min;根据避难吸引度进一步优化场所责任范围可实现片区避难资源供需均衡,片区整体固定避难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城市高密度地区合理配置避难场所,提高居民避难疏散的效率,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传统避难场所布局优化研究在避难需求预测、疏散分配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循环疏散分配的两阶段避难场所布局优化方法。首先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获取高精度昼夜避难需求。优化模型设计了基于重力模型的循环疏散分配规则,同时考虑避难人群年龄结构的空间差异性,以避难场所建设成本和总疏散距离为目标函数确定最优的避难场所布局方案。第一阶段以避难场所建设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设计遗传算法确定建设成本最小的布局方案。第二阶段以总疏散距离为优化目标,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采用穷举法确定总疏散距离最短的避难场所布局方案。以南京市新街口片区为实证研究案例,验证了基于循环疏散分配的避难场所布局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各区域灾害风险评估系数作为权重系数,对山地小城市各区域避难场所进行优化布局。首先,通过风险值=危险性*脆弱性/抗灾救灾能力机理表达式构建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灾害风险评估数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目标选址优化模型来构建山地城市避难场所的优化模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系数作为影响布局的权重因素纳入其中。最后,以东川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固定避难场所进行优化布局研究,结果表明:东川区城区固定避灾场所数量可在接近最优解的情况下达到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张孝奎 《灾害学》2014,(1):58-61,74
防灾避难场所是城市重要防灾基础设施。防灾避难场所规划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在目前防灾避难场所规划中,固定防灾避难人口的估算往往被规划人员误用。该文介绍了固定避难人口的含义,分析了导致误用的原因,研究提出了估算防灾避难人口的方法和步骤,对一般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避难场所是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避难场所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科学规划避难场所,规范有序推进避难场所建设,做好避难场所维护管理,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等突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1.
淮南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城市经济带来的损失日益增大。以淮南市为例,探索了编制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技术方法。规划在现状调研、灾害风险评估和用地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对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通道、避难场所、应急物资保障等城市应急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对防洪、抗震、消防、人防、地质灾害、突发水环境事故等防灾专项规划提出了指引;另外,规划也提出了防灾基本对策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2.
防灾公园的减灾功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地震灾害避难疏散的经验与教训表明 ,城市公园是重要的避难场所 ;防灾公园是减灾功能特别强的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改造成防灾公园或规划建设新的防灾公园可以提高城市公园的综合防灾减灾功能。发生城市突发事件时 ,防灾公园可以用作紧急避难所、灾害对策据点。防灾公园具有供居民避难以及确保避难人员基本生活条件的功能、防灾减灾功能、情报收集与传递功能、医疗与救护功能、运输基地功能等。强化防灾公园减灾功能的主要措施是广泛采用高新科学技术 ,并对防灾公园系统实施综合性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防灾避难场所选址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固定避难场所选址的影响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与信息熵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建立了多目标规划选址模型,并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模型综合考虑了避难场所的灾害风险、区位规模和防灾救灾设施等因素,因此模型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模型与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快速城市化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是促使我国山地城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加剧,灾害频发,而山地大学校园已成为山地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山地大学校园重要的应急避难场所——操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重庆大学实例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校园建筑盲目建设和操场建设管理不当导致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校园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空间结构优化以及校园设施的合理建设与恰当管理等措施,以保障山地大学校园应急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可达性与有效性,进而促进山地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鉴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和巨大破坏作用,在现代大都市的不同区域按照人口密度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和躲避设施可以有效减小地震等灾害伤亡和经济损失。结合对城市震害特点的分析,提出按社区、楼宇设置小区域防灾避难场所的防灾对策和就近分散、应急维生、多功能防御、功能复用等防灾原则,以期减少地震次生灾害发生,为灾后生产恢复和重建创造有利条件,最大程度减低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校作为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校具有布局有效,设施齐备,广为人知,生活方便,互救互联,便于疏散等多方面的优点,其作为可利用的应急避难场所重要资源,在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城市因为人员密集,中小学校的利用是满足紧急避难要求所必需的,但是在汶川、玉树等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实施工作中,暴露出很多建设、规划以及配置等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通过对中小学校作为避难疏散场所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有效避难面积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合我国的城市规划和避难疏散规划的现状和相关标准进行比对,研究我国中小学校建筑和规划在避震疏散结构体系和避灾要求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中小学校避难疏散利用对策,为今后中小学校的防灾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武陈 《灾害学》2018,(4):175-179
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讨论了体育场馆作为救灾避难场所的功能和作用,分析了体育场馆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体系,其通过六大功能实现避难人员以及物资的安置和管理。分析体育场馆作为避难场所的作用时,从体育馆作为救灾避难场所可以提升灾民安全系数以及设备设施性能佳两方面内容进行讨论:体育馆顶盖采用有膜结构、网壳结构和空间网格结构等形式,具有受力相对均匀且结构整体质量较低特点,体育场馆屋盖包括悬挑式和非悬挑式,可对自身重量准确的进行平衡,体育场馆顶盖和屋盖的安全性能较优,抗震效果强,有利于提升安置灾民的安全系数,体育馆建筑作为救灾避难场所具有自身结构较轻、建筑结构性优、受力计算结果精确度高等优势。体育场馆内供电设备、供水设备、声光设备以及供暖设备的性能佳,能够为避难人员提供应急、可靠的服务。实验对四川绵阳九洲体育馆安置汶川地震避难人员情况进行考察,得出震后体育馆安全性能强、可对避难者进行合理安置、避难场地的划分与使用合理、同时得出了九洲体育馆作为避难所的有利条件,说明将体育馆作为救灾避难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暴露出目前我国城市公园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其防灾功能不强。城市公园应是防灾公园。防灾公园是起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所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应符合城市防灾规划要求。从防灾公园的定义出发,本文重点阐述了防灾公园的3个特点:规模、构造和设施;通过每平方公里公园数量、每万人公园数量、人均公园面积及公园占市区面积比例等多项关键指标,对上海市防灾公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上海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2点建议,一是完善防灾绿化网格,二是逐步实现现有城市公园向防灾公园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灾害学》2020,(2)
为定量评价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防灾适宜性,从有效性、可达性、安全性3个方面构建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服务有效性指标进行距离非线性衰减变换处理,并采用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投影寻踪(PP)模型,分析不同地震影响下应急避难场所的适宜性。结果表明:不同地震烈度下,避难场所的适宜性投影值降低,划分到不同适宜性等级的避难场所数量变化不大;1、19#避难场所为极适宜场所,26、33、34#避难场所为不适宜场所;对于该城市的避难场所,场地地形坡度、步行可达性、可容纳人数、淹没深度对其适宜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避难时间的推移,群众的避难需求表现出逐级上升的层次性,由此决定了应急避难场所在选址和空间布局时应当考虑层次性和及其结构特征。在将应急避难场所划分为临时避难场所、短期避难场所和中长期避难场所三个层次,并进一步探讨避难需求与应急避难场所的层次性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层次结构在空间上表现出的单一流、嵌套和非空间一致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