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多年的研究,总结了瞭望员安全报火的方法,即目测法、交叉法、航点法.文中对上述方法进行了说明、比较、分析,提出了上述方法各自的方式、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进行安全报火的基本条件,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报火达到了安全防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DZ系列热水锅炉的前管板孔桥开裂和烟管前端磨损现象几乎同时存在,并且此现象十分普遍。笔者对上述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轮班工作模式,阐述轮班制度对司机疲劳产生与积累的影响。介绍疲劳指数方法和池田公式的理论基础及模型构架,基于北京地铁13号线现行轮班表,分别应用上述两种研究方法进行地铁轮班司机疲劳程度的分析。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显著相关,均说明13号线现行轮班表的制定会导致司机疲劳的产生,存在安全运营风险。应用上述方法可实现对司机疲劳程度的非接触式测量,避免对司机驾驶作业的干扰,同时为地铁运营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轮班方案,建立全面、量化的动态管理措施,提高行车安全保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煤矿井下员工行为安全管控水平,使员工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流程作业,采用推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实施不安全行为积分管控和针对高风险作业实施重点盯防的管控方法,并将上述管控方法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提出员工行为安全管控体系。结果表明:编制涵盖煤矿井下各项作业流程、标准、存在风险和安全措施等内容的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工单,形成用于指导员工规范作业的标准,能够提高员工井下作业的规范性;采取分级积分制管控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可实现矿井所有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利用信息系统对高风险作业进行重点盯防管理,有助于实现作业提报、盯防人员分配、作业过程管控和措施落实考核的全过程管理。将上述管控方法纳入到绩效考核中,能够保障各项管控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尾矿库上覆排土场工程危险源辨识及安全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尾砂及尾矿库场地综合利用的更高要求,尾矿库上覆排土场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尾矿库上覆排土场工程是金属非金属矿山高危、典型并涵盖许多关键安全科学问题的特殊工程。提出了“尾矿库上覆排土场工程”的定义,总结了尾矿库上覆排土场工程的结构特点,具备隐蔽工程复杂、尾矿库固结程度难以判断、排土场变形趋势复杂等特点,提出了尾矿库上覆排土场工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研究了工程中尾矿库固结程度、排土场结构的探测技术和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尾矿库上修建排土场工程的隐蔽工程质量。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尾矿库上覆排土场工程的灾害防治措施。上述成果可为今后在闭库尾矿库上修建排土场的安全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混合气体爆炸性MFC图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判断混合气体爆炸性常用 3种方法 ,即科瓦德爆炸三角形法、美国矿业局采用的爆炸三角形计算法和最小助燃氧浓度法 ,然而如何准确、快速、形象地得到分析结果在防灾救灾中是十分关键的。笔者的重点是提供一个图形分析方法解决上述问题。VC ++是方法的基本理论依据 ,用一个实例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总之 ,研究表明 :图形分析法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定量计算油品码头的风险,对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研究,以国内外个体风险和社会风险的接受准则为基础,计算并分析油品码头的个体风险和社会风险。以此为目的,总结和整理定量风险评估的先决条件、计算方法、泄漏场景选择以及判断标准。综合上述条件,整理出定量风险评估技术在油品码头的应用程序。最后结合具体案例,展示该方法在码头区域定量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劳动卫生     
美国便携式林业机械有害废气排放简况美国环境保护部门对便携式林业机械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的监测表明:1.便携式林业机械排放的上述三类废气量,分别占美国移动式机械排放上述废气量的0.8%、0.6%和0%。2.便携式林业机械排放的上述三类废气量,分别占美国非道路行驶机械排放上述废气量的7.2%、3.8%和0%。3.便携式林业机械排放的上述三类废气量,分别占美国24个大城市非道路行驶机械排放上述废气量的9.4%、3.0%和0%。割灌机的振动噪声测试结果日…  相似文献   

9.
蒙德安全评价法的改进及其计算机实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蒙德安全评价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化领域的安全评价方法,相对于其它指数型安全评价方法具有评价全面、实施便捷的特点,在工程中被大量应用。但是蒙德法有它难以克服的缺点:定量参数查找困难、定性参数估计困难、手动计算繁琐、分析流程不确定。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的蒙德评价方法,克服了上述缺点,具有分析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并开发完成了基于此方法的软件,经过案例测试表明此方法具有实用性,在工程应用中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我国地铁站事故疏散时间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通过对国内外事故疏散时间计算的方法、参数设置、结果可信度的对比分析,总结各种地铁站事故疏散时间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我国地铁站事故疏散时间的计算方法存在计算参数设置不合理,安全疏散判定标准和事故状态通行能力不明确,折减系数偏大等问题,同时也忽略了建筑特征、人员属性和火势蔓延对疏散过程的影响;而性能化事故疏散时间计算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建议摒弃公式计算法,积极推行性能化事故疏散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超声波导波对钢板下表面腐蚀区域快速定位及连续测厚法准确测定其最小壁厚的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测试验证了上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不能进入内部的压力容器、内表面被覆盖层或构件覆盖的压力容器及大型原油储罐底板下表面的腐蚀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攀登作业建筑工人生理疲劳状态的评测指标,提出1种基于生理指标的建筑工人攀登作业疲劳测度实验方法。首先,设计实验测量建筑工人的心率、皮肤温度、舒张压、收缩压4项生理指标,结合Brog’s RPE主观疲劳程度量表研究建筑工人生理疲劳的变化;其次,提取上述4项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作为生理指标特征值,利用静息状态下生理指标特征值和疲劳状态下生理指标特征值进行方差分析、球形检验、T检验筛选出与疲劳相关的特征值;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疲劳检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上述8项生理指标特征值与攀登作业工人疲劳具有显著相关性,疲劳检测模型的准确率为96.875%,研究结果可对攀登作业人员疲劳评估和疲劳预警具有实践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引起大多数中毒事故的物质主要有:农药、灭鼠药、常用化学物品(如亚硝酸钠、可溶性钡盐、一氧化碳)等,医疗机构、医学教科书皆把上述物质的中毒论断和抢救方法列为相关学科的主要内容。这些中毒事故主要由误服、投毒、自杀等人为因素造成,几乎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值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吸收塔区域仪表配置说明,重点介绍了保证吸收塔区域正常运行的3大关键仪表吸收塔液位计、浆液pH计、浆液密度计.通过对吸收塔液位计、浆液pH计、浆液密度计功能说明,阐述选择上述仪表的思路,同时说明上述仪表在实际使用时维护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高超  林睿 《安全》2016,(4):45-46
本文以某基层泵站的安全管理活动为例,从该泵站日常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员工安全教育、隐患治理、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许可证监督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介绍了基层泵站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关注和切实开展的重点安全管理活动,希望通过上述管理方法介绍,能对其他泵站的安全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前几讲探讨了安全经济的形式、内容、功能、作用,以及运行的过程和特性,并提出了分析、评价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利用上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安全经济的控制和管理?目前我们已有的安全经济操作方式是怎样的?安全经济理论与安全经济实践如何有效地结合?这是本讲所要探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蒸汽安全阀校验装置的结构以及校验方法的优劣,证明蒸汽用安全阀采用蒸汽介质校验比采用常温氮气等校验更接近实际工况,校验结果准确可靠。通过研究高效非电内加热式小型蒸汽发生器,构建中小型高温安全阎校验装置,并利用饱和蒸汽进行安全阀的模拟高温工况来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炼铁生产中采用的煤气湿式净化方法,使所需净化的煤气温度冷却到30~35℃。此时,高炉煤气的物理热便传到煤气净化所用的水里,最后逸入大气。在现有炼铁生产规模下,往往要损失大量的热能。倘若将高炉煤气的能量用于煤气透平机(其入口要求净化后的高炉煤气温度应有140~160℃),上述现象便特别不能容许。将湿法净化后的煤气再加热到上述温度,在  相似文献   

19.
以探测器火灾信息数据库为依据,通过对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各种点型感烟、感温及CO气体探测器对八种典型试验火响应数据测量及数据挖掘,提出用梯度幅值评估方法,对上述探测器的火灾探测能力作出相应的评估结论,为城市建筑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的正确设计、选型和使用提供了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与实践,针对目前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研究所存在的根本缺陷,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础性问题及方法论开展系统研究。基于评价的定义,提出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提炼与剖析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8个基本问题,即评价原则、评价基准、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层面、评价范围、评价依据与限制因素,并建构和解析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一般程式。结果表明:组织安全文化评价需以明晰上述8个组织安全文化评价的基本问题为前提和基础,需以文献学方法、系统论方法、社会学与心理学方法、数学与统计学方法及具体评价方法5大类方法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