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企业的安全教育中,大家往往着重强调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笔者认为,我们不仅需要强化“安全意识”,同时也应强化“危险意识”的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危险识别意识”。强化“安全意识”与强化“危险意识”,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强化“危险意识”着重点是教育作业人员知道什么是危险行为,什么是危险状态。只有作业人员意识到作业时存在着危险,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去避免危险的发生。也就是说,在实际生产作业中,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意识到“这是危险的”,或者说,觉察不出“危险”的存在,那才是最…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的安全教育中,大家往往着重强调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笔者认为,我们不仅需要强化"安全意识",同时也应强化"危险意识"的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危险识别意识".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石油和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往往着重强调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但笔者认为,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不仅需要强化"安全意识",而且应该强化"危险意识".  相似文献   

4.
祝骅  张卫东 《劳动保护》2008,(10):114-114
为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遵章守纪意识和规范作业意识,江苏省靖江供电公司决定从8月15日至31日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借“故”鉴今促安全活动,并将华东电网集团编制的《2000-2006年华东电网事故汇编》下发到每个管理部门和生产班组。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通过“安全红线意识教育、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安全意识素质教育”.强化企业从业人员和广大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相似文献   

6.
Kingbowyu网友,你好!首先,可以肯定地说,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没有既科学又确定的答案的。原因是到目前为止,对什么是“安全意识”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举例来说,有认为“是安全思想”,有认为“是对身边危险因素正确判断、认识及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意识”,还有人认为“是安全知识和事故教训的认知”或者“是安全概念、想法和思路”等,不一而足。而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就更不知如何界定了,除了与本企业生产过程有关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外,新员工与老员工在所谓“安全意识”上有何差异?是否需要刻意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7.
“安全生产要强化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落实意识”!在10月8日厦门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安全生产紧急会议上,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严肃指出:“要强化安全意识,就是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挂在心上;要强化责任意识,规章制度就是责任,关键是把责任落实好,明确履行好职责;要强化落实意识,不能让安全生  相似文献   

8.
孙世梅 《安全》2020,(5):1-6,I0003
为预防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建筑施工坍塌事故的发生,选取2000-2016年间的31起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建筑施工坍塌事故案例,运用事故统计与分析方法,以行为安全“2-4”模型为理论依据,对31起事故中的不安全动作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出现频次最高的事故等级为较大事故。一线作业人员因安全知识不足“不知道是否应该设置剪刀撑”引发不安全动作“剪刀撑数量不足或未设置剪刀撑”的发生率为71.43%,因安全意识缺乏“没意识到杆件距离过大给施工带来的危险”引发不安全动作“立杆间距和横杆步距过大”的发生率为78.57%;管理人员因安全意识缺乏“没意识到按规定进行安全交底的重要性”引发不安全动作“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发生率为78.57%,因不佳安全习惯“按照以前的方案习惯施工”引发不安全动作“未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的发生率为83.33%。因此,减少不安全动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一线作业人员违规操作的管理,企业在制定对策措施时,应从加强一线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入手,预防不安全动作的发生,进而有效预防事故。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认为,安全意识的实质是一种预防性、自我保护性的本能。即作业人员在开展每一项工作前,思维的潜意识里都会考虑到这项工作存在哪些危险因素,可能造成什么后果,不仅是那些明显的、一目了然的,还包括在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以及出现后应该如何处理。企业的一线职工是生产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往往是各类安全事故的直接受害者。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安全素养是预防安全事故,保护职工人身安全的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的用工制度已经被打破,一线作业人员“三工”比例增加。本文分析了“三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薄弱之处,提出了强化“三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中对危险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人或群体的安全意识有强弱之分,可采用评价调查表的形式,对评价对象逐项打分,找出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安全意识的途径,主要是进行安全教育和推行标准化作业。  相似文献   

12.
要有感染性安全氛围营造得好就能够感染人、鼓舞人、约束人,可以直接影响职工的安全行为。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渲染安全氛围这种手段,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优势、人才优势和组织优势,营造一种“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要有针对性对于安全管理层的安全教育,要突出安全生产责任的教育,强化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对于一般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应使之能够在生产活动中发挥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检查和考核作用;对于从事现场作业和特殊作业人员的教育,应抓住作业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危险种类及状态开展相关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其他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要把安全教育的落脚点放在班组,增强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要有超前性经常正确地分析职工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想工作的预见性。牢固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安全思想.采取现代的安全管理技术,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要有创新性要充分考虑职工的接受程度和教育效果,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用热情的宣传教育激励职工,用深情的关怀保护职工,用柔情的举措规范职工,用绝情的管理爱护职工,使职工心灵受到启迪,思想得到升华,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安  相似文献   

13.
如何搞好安全生产,抓好班组是关键,抓好班组管理,本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四要”: 一要从思想上严。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关系到其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并影响到本班组乃至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因此,鉴于部分企业职工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思想有所抬头的情况,需要不断强化对班组成员的安全教育,以树立其深、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和“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电工作业过程中,若出现作业不当等行为,极易造成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给电工人身安全及企业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对此,本文从强化安全技术复训意识、新安全技术复训方法、优化安全技术复训考核、规范安全技术复训管理、培养安全技术复训师资等方面提出了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复训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提高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避免相关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KYT? 危险预知训练简称KYT(Kiken Yochi Training),是针对生产的特点和作业工艺的全过程,以其危险性为对象,以作业班组为基本组织形式而开展的一项安全教育和训练活动,它是一种群众性的“自我管理”活动,目的是控制作、№过程中的危险,预测和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  相似文献   

16.
事故是隐患发展的结果,隐患是事故发生的条件。所以,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就要想方设法从生产、作业现场发现和排除这种具有潜在危险的隐患,这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1 安全管理的全面检查 安全管理全面检查的内容主要有:各级安全管理机构、人员是否建立健全;安全技术规程、标准化作业标准、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建立健全;员工是否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是否进行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的教育;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安全教育是劳动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安全教育,可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和技术业务素质,规范人的行为,对预防事故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各地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在内容上,大多数以宜传党和国家关于劳动安全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传授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作业的经验为主,使人们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做什么。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很多人对事故的规律知之不多,工作的盲目性较大。有些人常把事故原因笼统地归结为“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劳动纪律);有些人部署生产时滔…  相似文献   

18.
所谓岗前安全意识教育,就是班组在进入作业之前对所有成员进行的几分钟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醒和督促他们在工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时刻警觉安全第一的思想。 岗前安全意识教育在企业的一部分班组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是因为他们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信念,起到了岗  相似文献   

19.
李金素 《劳动保护》2012,(1):106-108
"预防有限空间事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既要有先进科技设备作为支撑,又要不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及操作水平."北京市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干银辉就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近年来,北京市电力公司为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和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开展了"抓执行、抓过程、建机制"的安全风险管控活动,并针对专项活动中排查出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各类事故隐患,加大安全投入,确保科技设备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发挥作用,强化员工学习培训以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及实操能力,全方位地保证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20.
井下作业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能及时的消除人为、机械等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抱着侥幸心理去实施作业任务,或者去强行作业,不仅会造成油田严重的能源损失,也会造成经济、人力、物力的损失,也极易造成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伤害。加强油田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就必须从作业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手段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