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降至历史最低,实际GDP同比下降6.8%,这是自1992年建立季度GDP核算制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负增长。进入二季度,国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生产需求继续改善,积极因素逐步增多,主要指标与一季度相比明显提升,经济呈现恢复态势。  相似文献   

2.
李红莲 《中国安防》2023,(Z1):17-22
<正>2022年,海外经济出现了数十年未见的高通胀,各主要经济体国家央行纷纷加息;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国际地缘冲突冲击能源格局,多重压力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回顾2022年,我国经济走势也是一波三折。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各项经济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疫情爆发后多地封控措施对二季度经济造成重创;三季度伴随国务院一系列稳经济措施出台以及相关政策落地后,经济总体回稳,GDP同比增长3.9%;四季度经济继续受到疫情大面积反弹感染、地产低迷和外需降温的三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再度突显。  相似文献   

3.
2020年,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灾,全球经济遭深受重创。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政府持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落实“六稳”“六保”政策,率先控制住疫情,助力广大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我国经济成功抵御疫情冲击,GDP增速由一季度萎缩6.8%到二季度转为增长3.2%,三季度回升至4.9%,实现了V型反转,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预计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灾,全球经济遭深受重创。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政府持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落实"六稳""六保"政策,率先控制住疫情,助力广大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我国经济成功抵御疫情冲击,GDP增速由一季度萎缩6.8%到二季度转为增长3.2%,三季度回升至4.9%,实现了V型反转,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预计全年经济总量将突破100万亿元。  相似文献   

5.
李红莲 《中国安防》2023,(10):18-24
<正>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一、二季度GDP实际同比分别增长4.5%、6.3%,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三重压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进入三季度,随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等政策举措效果不断显现,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增多。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转正、进出口降幅收窄、消费稳步扩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三个月回升,经济彰显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全人类面临了一次巨大的挑战。"黑天鹅"突降,没有谁能幸免,不仅仅是安防行业,对各行各业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危机和困难是难免的,一、二季度我国GDP增速分别为同比下降6.8%和增长3.2%,上半年累计仍同比下降1.6%,是我国近几十年来遇到的最大经济冲击。面对无法抗拒的现实,"危中寻机"是乐观者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进入2014年,我国政府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为经济基础调控目标,同时更加注重定向调控,使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呈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特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达到42万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从其他经济指标来看: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9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增速比上半年基本持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7万亿元,同比增长6.4%;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有所回落;2014年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与上月持平,表明中国制造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8.
2014年,我国政府着力创新经济调控方式,培育创新动力,使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把优化结构、转变方式、提升质量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了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资料: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从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其中: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可比价格),利润总额增长5.3%,主营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已经结束了,总体上来看,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党全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持续,前三季度GDP增长6.2%。预计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机构及专家预计,2019年全年GDP将实现6%-6.5%的预期增长目标。从四季度的情况来看,在一系列政策效应的作用下,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进一步显现。从主要的指标来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好于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年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进入2021年,从1-2月份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延续了去年以来的稳定恢复态势,经济循环日益畅通,市场预期不断改善。去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都出现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正致力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三季度,我国政府持续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经济增速虽仍存下行压力,但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189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其中,一季度同比增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我国经济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复苏态势,总体回升向好,全年GDP超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进入2024年,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涨,核心CPI回升,工业增长和出口增长快于预期,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起步平稳。据相关权威机构及专业人士预计,我国经济一季度大概率迎来开门红,这将极大增强今年经济发展信心。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上半年,在"六稳"政策和系列改革举措的提振作用下,我国经济成功抵御了各种下行风险的冲击,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处在合理区间。预计上半年GDP增速为6.3%。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保持了总体稳定,其中技术含量比较高、附加值比较高的行业增长较快。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0%,今年以来持续保持在7%以上的较快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上半年,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中国政府持续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各项重点工作,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平稳发展,市场销售、物价、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不少方面呈现了积极向好的变化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预计上半年GDP增长在6.8%左右,仍在合理运行区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5.9%左右,其中医药、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2019年,中国经济巨轮无惧风雨,破浪前行,实现了新跨越,站上了新起点。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2020年,突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随即又在全世界爆发,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平稳、消费价格涨幅温和、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上半年GDP增长在7%左右.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高技术服务业等增长较快;企业预期稳定向好,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呈现持续小幅扩张的趋势;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今年以来始终在53.0%-54.0%的区间运行,表明非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入2022年,"十四五"规划进入中期的关键年份,同时今年也是"二十大"举行的关键之年,如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实现稳定当头、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是今年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5414人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的2016年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分析会议上获悉,一季度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呈下降之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万0276起、死亡和下落不明5414人。其中,发生较大事故142起、死亡557人,同比分别下降16%和12.8%;发生重大事故7起、死亡97人,同比分别下降22.2%和19.2%;一季度全国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同比持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国SO2排放量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对中国2030年SO2排放量进行了预测;提出中国2030年经济发展方式是: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SO2排放量规划控制/约束目标分别为2 086万吨、1 995万吨、1 945万吨和1 904万吨;提出中国2030年应对SO2排放量的经济增长率和能耗递减率是:单位美元能耗量每5年至少递减16%;GDP年均增长率应分别控制在8%、7%、6%、5%左右;SO2去除率应分别达到70%、73%、75%和77%左右。  相似文献   

20.
王彦吉 《中国安防》2013,(Z1):16-22
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金融危机后的恢复时期,由于日益加重的欧债危机等原因导致许多发达国家增长动力不足,不确定因素大量增加,经济形势呈现出了跌宕复杂的总体特征。从中国国内经济形势看,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转型和科学发展,国家调整了系列经济政策,将经济发展的总格调定位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上,并主动将GDP经济增速目标由10%以上调低为7.5%,以促进经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