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动汽车     
吴博任 《环境》2003,(8):44-44
这里说的电动汽车,是指对车载蓄电池直接充电,然后由蓄电池供电推动的汽车。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类似,电动汽车同样零排放、无污染,不受石油的限制,而且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电动汽车概念车“概念车”是指典型的整车设计。电动汽车概念车是典型的电动整车设计,区别于一般汽车的改造。要使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2.
根据私家电动汽车用户的行驶特性,电动汽车的电池特性,电价引导策略等要素,利用蒙特卡方法模拟、建立了私家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功率需求模型。制定了以峰谷差最小为目标的有序充放电策略。并以上海电网典型日负荷曲线为例,分析了电动汽车在无序,有序充放电的情况下对电网负荷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吴博任 《环境》2003,(9):46-46
美、日、德、法、英等国各大汽车公司都在竞相开发电动汽车技术,较为先进的是美国和法国。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的环境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文 《环境导报》2003,(24):23-23
当今,燃油汽车对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得到关注。因此,世界各国开发了天然气汽车、甲(乙)醇汽车、电动汽车等一系列清洁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由于基本无尾气排放而得到高度重视,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电动汽车普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机动车排放计算模型MOBILE估算了在电动汽车替代50%小型载客车情景下江苏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利用中尺度气象-化学模式(WRF-Chem)模拟和分析了电动车替代前后冬季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如果用电动汽车替代小型载客车,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CO、NO_x、VOC排放量都有所降低,减排量从地区来看,苏南苏中苏北.电动汽车替代将会造成江苏地区由交通排放引起的CO浓度降低20%~35%,氮氧化物浓度降低10%~30%,减排效果总体上苏南地区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交通排放对于SO_2、一次PM_(2.5)和PM_(10)的贡献小,也可能是因为清单低估了交通源对它们的贡献,因此,减排效果不明显.受NO_x影响,交通减排增加了O_3浓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城市停车难及电动汽车充电难的社会问题,提出将充换电站和公共停车场建设相结合,集智能自动泊车、电动车泊车慢充、电动汽车电池快速换电、智能充换停一体管理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充换电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7.
陆之洋 《环保科技》2014,20(5):29-31,51
发展电动汽车是落实我国"节能减排"产业政策的重要举措。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其规划将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三线城市的特点,从充电方式和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出发,确定了三线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原则、流程和阶段。  相似文献   

8.
低碳交通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交通运输是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为通过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传统汽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其中电动汽车因其节能减排的优势将在这次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全面总结现有电动汽车节能减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电动汽车的减排因素,并应用燃料生命周期的理论,结合北京市的电动汽车推广计划,以纯电动汽车为例,采用改进的燃料碳排放模型,并设置6种情景分析了电动汽车的碳排放及其减排潜力,包括发电能源结构、车用燃料类型(单位燃料的CO2排放系数)、汽车类型(百公里能耗)、城市交通状况(时速)、煤电发电技术、电池类型(重量、能效)等因素对电动汽车减排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更科学测算燃料消耗碳排放;纯电动汽车具有明显的制约性碳减排潜力,在分析的6种影响因素中其波动幅度为57%~81.2%,其中,发电能源结构和煤电技术供电路线对电动汽车燃料生命周期碳减排空间起决定性作用,其减排空间分别可达78.1%及81.2%.最后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煤电技术、推广节能技术、加快动力蓄电池研发、推广纯电动汽车等方面提出了推广电动汽车降低交通能耗和碳排放的优化措施,以期为低碳交通新能源汽车转型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各国城市大气质量普遍恶化的今天,电动汽车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电动汽车同改善大气质量联系起来。如今,各式各样的电动汽车相继问世,道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日渐增多。目前法国国内运行的电动汽车约500多辆,其中300多辆为垃圾收集专用车。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法国政府有关部门都成立了发展电动汽车研究小组。法国  相似文献   

10.
创造一个善待地球的环境,这是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近年来,世界上悄然兴起的电动汽车热,可以说是完成这一课题的前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已将开发和普及无公害汽车用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到2001年,无公害汽车要占汽车总数的5%;到2003年,要达10%以上。无公害汽车,目前主要是指电动汽车。开发电动汽车,工业国家及其汽车生产厂家已先行了一步。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尝  相似文献   

11.
据报导,我国电动汽车试制成功引人注目,显示中国环境保护动作迅速。该电动汽车使用我国自行开发的镍氢电池,乘座5人,每充一次电可行驶121km。现研究人员正加快无污染  相似文献   

12.
考虑能源结构和气候因素的电动汽车温室气体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梦磊  杨斌  李珺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7):2434-2441
电动汽车因在使用过程中近似零排放而被认为是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量的有力工具.但我国的电力结构是以火力发电为主,这会使电力在生产阶段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为进一步研究电动汽车的环境友好性,本文构建了一种改进的电动汽车排放指数模型,使用2017年的电网统计数据及气候统计数据,就能源结构和气候这两个关键因素对我国31个省市分区域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对温室气体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且其与能源结构中火力发电占比密切相关.另外,对于全年温度变化范围较宽的省市,气候因素可能是使电动汽车和燃油车的碳排量达到排放平衡点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扩大电力结构中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改善电池性能、完善相关政策体制是促进今后我国电动汽车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交通是塑造城市形态的主要基础,交通方式及其变化也是逐步改善城市能源环境,甚至改变城市生活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无人驾驶技术与纯电动汽车结合在一起,从其具有的节能环保意义、卓越的安全性能等优势角度,来探讨未来节能城市的生活环境及交通发展趋势。而除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支持外,电力系统的有效配置以及充电设施的保障服务能力也在其中起到基础性的关键作用。这些由最新科技所带来的"跨界"合作,必将为创建未来节能环保城市提供最佳的交通出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废旧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运输安全问题,以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镍氢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废旧动力电池电解液泄漏、电池燃烧爆炸的特点,进行了振动试验、冲击试验和外部短路试验,考察了温度、振动、冲击和外部短路对废旧动力电池运输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闪点较低,电解液泄漏并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会引起电池着火燃烧,甚至爆炸;振动试验对废旧动力电池无明显影响;冲击试验可造成电池焊缝出现开裂;电池外部短路时,电池温度随电池剩余容量(SOC)的减少而减少,电池宜在SOC为0时运输,同时正负极触头应有绝缘防护;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镍氢动力电池应采用耐腐蚀、防泄漏容器分别独立放置,且在雨天运输时宜采用水密性高的刚性防水密封容器盛放,以避免其遭受雨淋。  相似文献   

15.
法国政府为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要求法国电力公司协作采取奖励销售的政策。据费加罗报报道,凡购买1辆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可以说是电动车之年。先是美国的特斯拉捷足先登,后是德国宝马高调上市。7月29日,宝马i3在北京、纽约、伦敦全球三地同时发布,10月14日,宝马又邀请38个国家的750名记者到荷兰阿姆斯特丹进行试驾。一时间,宝马抢了特斯拉的风头。谈到电动汽车之热,宝马公司负责人艾希纳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现代能源危机的到来使人们对环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款欲撼动世界的纯电动汽车,特斯拉潮正席卷全球,并被市场形象地称之为"电动汽车中的苹果"。看了《柴静雾霾调查》,许多人觉得电动汽车必将取而代之,但对特斯拉电动汽车环保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本文首先对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接着利用美国环保署和特斯拉公司提供的数据和材料对电动汽车的环保特性进行了论证,最后得出电动汽车普及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国家政策导向的分析、说明了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视。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中的纯电动汽车的优点进行阐述,同时针对目前推广纯电动汽车应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推广应用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在二十世纪里,对于美国而言,最有影响力的发明莫过于汽车了,汽车载着美国人民的幢憬,使整个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助其驶向世界,成就霸业。时至今日,汽车在美国仍然扮演着超级发动机的作用,不断加快其前进的速度,不仅提升生产和生活效率,还解决就业,贡献产值。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在中国虽然说是个新事物,可是发展得很快,不过从目前来看,不论在哪个国家,物联网都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商业化应用及赢利模式,尤其是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方面,物联网应用得更少,但电动汽车生产厂家很多,如郑州日产、宇通、海马等每年都要生产几百甚至上千辆各种款式的电动汽车,这些电动汽车要想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电动汽车物联网的应用将必不可少,它是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电动汽车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