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年前,当美国西南部四所大学的计算机联接成一个网络时,人们未曾想到互联网会对生活及工作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如今,异军突起的物联网概念又带给人类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人们的无限憧憬下,物联网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以后,在与美国工商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对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智慧型基础设施给予积极回应,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智慧地球"被美国人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提出要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并形象地称为"感知中国"中心,自此"物联网"概念在中国如一阵旋风,掀起了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新浪潮。而支撑"智慧地球"和"感知中国"战略的正是目前被热议和推崇的物联网技术。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联网?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离真正实现还要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高峰论坛"上,由长城战略咨询和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共同研究完成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共分五部分,从物联网的概念界定、全球视野下的物联网产业、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物联网四大产业链环节现状、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发展及关键问题等方面研究分析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防》2020,(5):68-68
智能物联网(AIoT)是近年来兴起的概念,是指系统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实时采集各类信息,如视频图片数据、告警信息、环境状态变化信息等,并在终端设备、边缘域或云中心通过机器学习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包括检索、定位、比对、预测等。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使物联网获取感知与识别能力,物联网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资源,从而实现"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的进化。  相似文献   

4.
刘宝林 《中国安防》2014,(21):44-47
正目前,市场上出现的CIF、DCIF、D1、720P/1080P高清、4K超高清,或IPo IT、DVRX.0等概念,都只是对技术的描述或某种包装,代表了技术的进步和技术发展趋势,而满足可视化安全为基础的业务管理和个人安全生活的需求才是视频监控发展的源动力。正是这种源动力让视频监控技术与IT、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快速融合,不断推出家庭监控、手机监控、智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云计算理念的不断深入,开源平台和超融合理念成为云计算技术的新趋势,本文通过研究超融合、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分析现阶段IT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状况,将新技术运用到信息化改革中,打造办公业务、物联网应用、运维一体化的IT架构和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6.
关注物联网技术及在安防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来,随着媒体对物联网的广泛宣传,人们对物联网的概念和应有前景逐步有了一些基础的认识。简单地说,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包括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在这个网络中,所有物品能够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品之间能够彼此进行"交流",无需人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正物联网安防是把1999年提出的将物联网及其产品与安防产品结合起来,达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从而使安防产品智能化。其应用包括安全防护、楼宇安防、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保等领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成为近年来的投资热点。物联网的出现可以当作是安防的第二个春天,物联网是安防行业向智能化发展的概念平台,可以为安防智能化发展提供更好的资金以及技术平台。未来的安防,必将整合在物联网的大平台下,成为接入互联网的"万物"之一。通过智慧传感芯片,将信息进行及时感知、实时传送,让人与物能够实时地智慧互动,为我们带来一个安全和智慧的新安防时代,这就是"智慧安防"时代。  相似文献   

8.
朱国平 《安防科技》2003,(10):30-31
安全保护系统的作用是使相关人员、程序、设备等避免来自窃贼、心怀恶意者的攻击或破坏。一般来说,安全防护有两种系统,一种是物理安全,另一种是IT安全。物理安全主要侧重的方面是物理资产、人事结构以及设备状况等,管理着公司中的人员、资产的流动;IT安  相似文献   

9.
正一、AIoT的发展现状与特点1.AIoT的定义AIoT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热词之一,特指在人工智能加持下的物联网,通过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的结合,使得传统的物联网能力更强、"智商"更高、应用更上一个台阶。随着5G的到来,基础设施建设已能支撑城市级的万物互联、物物互通,也能够在较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各类协议实现设备间广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时代的"人与人"之间的网络逐渐演变成"物与物"之间的网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物联网时代大量部署使用的传感器设备使得无论是人类还是机器都能够越来越精确地感知城市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反馈。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各  相似文献   

11.
正一、背景及技术优势"物联网"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将各类信息传感器通过某种协议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实时实现人、机、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关于物联网的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Zigbee、Z-wave、蓝牙、wifi等为主的短距离通信技术,还有一类则是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可以分为LoRa、SigFox等非授权频段的通信技术以及LTE、NB-IoT等授权频段的通  相似文献   

12.
<正>"物联网"概念首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自动识别实验室于1999年提出。世界上万事万物,小到钥匙、手表、手机,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射频标签或传感器,通过互联网就能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交互,从而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物联网"。"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作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lD、红外感应器IR、全球定位系统GPS、压力/温度,湿度/浓度传感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相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酝酿已久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印发,从工信部以及各级政府所颁布的规划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之内必然会迎来其发展的高峰期.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数据,2012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3,650亿元,同比增长38.6%,到201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在物联网概念中,安防产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许多安防产品及技术应用都与物联网密切相关,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在各级政府努力打造平安城市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平安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宝林 《中国安防》2014,(11):44-47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CIF、DCIF、D1、720P/1080P高清、4K超高清,或IPo IT、DVRX.0等概念,都只是对技术的描述或某种包装,代表了技术的进步和技术发展趋势,而满足可视化安全为基础的业务管理和个人安全生活的需求才是视频监控发展的源动力。正是这种源动力让视频监控技术与IT、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快速融合,不断推出家庭监控、手机监控、智能家居等一系列针对民用安防市场的解决方案和新产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蓿安防监控产业进行再次变革,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或许将会改变民用安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公安物联网作为公安基础信息采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最后一公里"数据采集和情报推送的重要途径,由此数据的爆发式增长远远超过了网络带宽的增速。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模式,使数据在源头附近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非常适合公安物联网应用中的实时特征比对、多维防控和应急预警等方面的实时性和鲜活度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边缘计算的概念、架构模型和行业动态,重点描述公安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的结合,并给出几个公安物联网边缘计算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6.
公安物联网是物联网等技术和传统警务进行融合、应用的产物,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最具有现实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本文对公安物联网体系架构顶层设计进行了探索,主要描述了架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感知系统、互联网络、数据服务平台、服务支撑平台等。公安物联网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程度地提升现代警务的战斗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打造"品质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安防物联网及其特点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物联网概念,10余年间物联网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国内,随着政府对物联网产业关注和支持力度的显著提高,物联网已经逐渐从产业愿景走向现实应用。但由于物联网的概念一直以来缺乏清晰可辨识的定义,  相似文献   

18.
苏鹏 《中国安防》2012,(5):93-94
一、物联网安防的概念物联网(The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视频采集、分析终端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而物联网安防顾名思义是把物联网的产品和安防产品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化浪潮,是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一次大升级。物联网将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提供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美国、欧盟、日本等全力助推物联网发展,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更是加大了刺激措施,试图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法宝"。而取得这个制胜"法宝"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制定物联网相关标准体系。本文将对目前世界各国在物联网标准制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安全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以公共安全发展及创新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提出公共安全物联网的概念,并设计出公共安全物联网的结构示意图;以物联网的四大关键技术——RFID技术、传感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为基础,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详细分析这些关键技术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信息采集、智能探测和消防装备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将物联网技术与公共安全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研发并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公共安全设备和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