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种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工作流场及有害物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传统排风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旋转射流屏蔽作用下的抽吸流场具有中部压力较低和提高抽吸能力的作用;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物扩散,而且可以实现远距离捕集有害物及以较小的排风速度排放有害物。  相似文献   

2.
吴碧容 《环境工程》2011,29(5):64-66
通常电炉加料和出钢时的烟气均通过屋顶烟罩捕集,但使用效果不够理想。为提高屋顶烟罩的捕集效率,节省大规模排烟量和风机能耗,提出更加经济的气幕隔尘法用于辅助电炉屋顶烟罩排烟。即在屋顶烟罩底部形成一个无形透明的屏障,以阻止电炉加料或出钢时的向上烟气不因车间横向气流的干扰而向屋顶烟罩外扩散。结合工程项目分析了气幕隔尘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排风罩直接与除尘系统相连接,排风罩的大小及流量一经确定后不易更改,且当实际排风量相比设计排风量小很多时,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很难得到最优设计参数。因此,如何在排风罩形式及流量确定的情况下合理设计送风口的大小及流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形式的侧吸排风罩对高温烟气的捕集情况,在此基础上增加送风口,在保证排风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对比了不同送风流量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特性。此外,研究了不同送风末端装置下污染物的捕集效果。结果显示:1)相较于一般侧吸排风罩,采用移动式侧吸排风罩和旋转开闭侧吸排风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温烟气的捕集效率,捕集效率最大可提高53%。2)对于通风系统的排风流量确定的情况下,应保证送风气流能将污染物有效输送至排风口处,调整送排风流量比,确定排风量受限情况下最佳送排风流量比,实现烟气捕集效率的提升。3)增设平行流送风装置可最大程度提高送风气流均匀度,从而提高排风罩的烟气捕集效率。研究结论可对实际吹吸式通风装置的改造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某型飞机短舱尾罩振动情况开展研究,制定不对结构进行颠覆性改进短舱尾罩裂纹问题的解决措施。方法对短舱尾罩处的振动情况进行测试,分析短舱尾罩裂纹形成的原因,利用阻尼减振技术的原理选择适合的阻尼材料和处理方式,通过振动测试验证改进效果。结果采用阻尼减振技术后,振动水平最大降低约83%,峰值个数明显减少,对易产生蒙皮裂纹的大于150 Hz、0.8 g以上的振动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蒙皮结构的使用寿命。结论短舱尾罩蒙皮结构采取阻尼层减振处理的方法基本解决了短舱尾罩裂纹问题,同时也给解决振动引起的类似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解决中深巷道掘进的通风问题,究竟采用抽出式或者混合式,是通风科技工作者一直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科研组系统地进行了模型实验和生产现场试验,通过大量试验和理论分析,我们首次提出了炮烟热负压对抽出式通风规律的影响,得出在正常炮烟热负压情况下,中深巷道掘进采用抽出式通风,能够取得良好的通风效果,这就从经济上、管理上都取得显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试验和理论分析,我们推导出抽出式通风工作面有效作用长度与通风风量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对抽出式通风设计将有重要参考价值。一、抽出式通风试验与观测…  相似文献   

6.
部分预混改善柴油机碳烟排放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测量对置射流扩散火焰中开始形成碳核时的临界气动变形率Kp,对丙烷中加入空气氮气和氧气时其扩散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介绍了利用氩气和氮气的比热差异,通过适当的火焰温度调节方法,将丙烷中加入氮气和氧气时对碳烟成核过程所起的各种 作用进行了分解,并由此得出结论:知量氧气在扩散火焰中具有遏制碳烟成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炉出铁场高温烟尘扩散与捕集特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珲  张璞  朱法强  庄剑恒 《环境工程》2020,38(11):123-129
高炉出铁场在出铁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尘污染范围广、时间长、阵发性强。高温铁水上方的气流运动为热羽流,受通风气流影响极大,现有除尘罩设计方法无法有效解决高温烟尘的污染问题。针对我国中小型高炉出铁场厂房形式及出铁特点,建立了出铁场厂房内的两相流动模型及高温烟尘扩散与捕集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发现,高炉前方的气流上升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形成了典型的受限空间热羽流。由于出铁口除尘罩与高炉间存在间隙,在抽吸作用下,底部气流在高炉壁面产生向上的高速气流,使除尘罩对高炉间的气流不具有捕集作用。因屋顶通风量较自然通风少2/3,在仅设屋顶通风除尘时,带走的热量减少,使厂房内温度整体偏高。加设出铁口除尘罩后,厂房整体温度明显降低。出铁口除尘罩对颗粒物的整体捕集率可以达到89.66%,但主沟前方颗粒物大量逃逸,捕集率仅为47.71%,铁水沟后方释放的颗粒物距除尘罩较远,捕集率为86.34%,造成的污染范围较大,是目前出铁场作业环境质量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侵入式无干扰针孔采样器与扫描型运动颗粒粒度分级仪(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SMPS)相连接的方法,对乙烯/空气反扩散火焰中初始成核碳烟颗粒的粒度分布进行了在线检测。首先确定了SMPS的实时在线检测的实验研究过程,然后分析并讨论了碳烟采样稀释系统的稀释率计算方法。初步检测结果表明,在火焰底部粒径为3 nm的核态碳烟颗粒的数量大约在1012个/cm3以上,随着测量点位置增高,核态碳烟颗粒的数量减少,且粒径增大,碳烟粒度分布曲线逐渐向右移动,说明在火焰底部核态碳烟颗粒处于生长长大的状态。初始成核颗粒由于异相凝结和表面沉积而长大,同时伴随着核态碳烟颗粒之间较为剧烈的颗粒凝并和聚结现象。  相似文献   

9.
柴油车尾气碳烟颗粒物捕集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用γ-氧化铝涂覆后的蜂窝状堇青石做填料制成过滤器来捕集柴油车尾气碳烟颗粒物,对γ-氧化铝涂覆条件进行了优化,使用质量浓度测定系统测量了加装过滤器前后碳烟颗粒物的排放量.结果表明,80h内过滤器对碳烟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达60%~90%.   相似文献   

10.
“组合火焰型”焦炉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组合火焰型"焦炉对大气环境的实际影响,通过实测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对其排放规律及达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浓度特征规律为,筛焦处>备煤处>焦炉烟囱>装煤处>推焦处;SO2、NOx有组织排放浓度特征规律为,焦炉烟囱>推焦处>装煤处;BaP有组织排放浓度特征规律为,装煤处>推焦处>焦炉烟囱;装煤处、推焦处以BaP污染为主,焦炉顶以NOx污染为主。受装煤、出焦的双重影响,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由塔南向塔北浓度逐渐降低,BaP、BSM在装煤塔两侧浓度水平相当。在生产负荷大于90%的情况下,所测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能达标且优于传统型焦炉,在BaP、BSM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张顺喜  张剑  杨洁 《环境工程》2009,27(4):65-67
针对含油漆、油污、橡胶废钢露天堆放焚烧产生烟气污染的特点,采用集气罩内焚烧废钢的焚烧方式与文丘里麻石水膜除尘器联合治理技术,可解决烟气污染问题。经运行测试表明:烟气中烟尘的去除效率在95%以上,排放质量浓度≤30 mg/m3;林格曼黑度为Ⅰ级,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张顺喜  张剑  杨洁 《环境工程》2009,27(5):88-90
针对原有两电弧炉烟气净化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折叠式集气罩、简易通风槽与低压长袋脉冲袋式除尘器技术进行改造,经一段时间运行表明:系统运行可靠,烟尘治理效果良好,岗位粉尘浓度、烟尘排放浓度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火电厂除尘技术的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近几年火电厂燃煤锅炉烟气除尘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动态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为选择适宜除尘技术提供参考。并提出了将电除尘布置在GGH之后,进行低温除尘的建议,由于烟气温度的降低,使烟尘比电阻处于适宜采用电除尘的范围,除尘效率显著提高。这样,利用现有普通电除尘器,不用增加成本,就可以满足烟尘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4.
烧结烟气中污染物防治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璞  王珲  李鹏飞  杨景玲 《环境工程》2017,35(7):101-105
介绍了烧结机头烟气中烟粉尘、重金属、SO_2、NO_x,以及二恶英的排放现状。分别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三方面分析了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现状。根据烧结烟气多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其防控需要,针对不同工艺,提出了4种多污染物联合防治技术路线,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同时,对烧结烟气污染物治理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烧结烟气中细颗粒物与重金属的排放情况和防治技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成福 《环境工程》2013,31(2):62-65,71
传统的除尘方式难以控制工业微细粉尘的排放,是引起我国多数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PM2.5排放标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分析常规除尘器存在问题与微细粉尘荷电捕集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前置烟道放置电凝并器、前级电场电极优化配置、末级电场采用转动极板、配套使用高频电源或脉冲电源的治理方案,是有效捕集工业微细粉尘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分析了影响电收尘效率的关键因素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为研发新一代静电除尘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介绍双涡流烟气洗涤技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分析该技术的除尘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双涡流烟气洗涤技术对亚微米级的尘粒和SO2污染物具有较好的捕获去除作用,脱硫效率达77.2%,除尘效率达94.8%。  相似文献   

17.
组合袋式除尘器的内部流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乐文毅  段超龙  谢冬明 《环境工程》2020,38(5):120-125,95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4种边界条件下组合袋式除尘器内的气流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获取了在高负压、高入口风速条件下,导流板的设置与否及进出风口的相对角度对除尘器内部气流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滤袋下部设置导流板不仅可避免活性炭颗粒冲击滤袋,也进一步提升了滤袋的过滤性能;进风口与出风口相对角度为90°时,该除尘器的过滤效果较优;进风口处的入口射流效应使得靠近除尘器边缘处滤袋的过滤效果优于远离除尘器边缘处的效果。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组合袋式除尘器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烟炱和石灰粉混合物吸附脱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燃油锅炉本身排出的烟炱和石灰粉的混合物作脱硫吸附剂 ,进行了在布袋除尘器内可以实现的烟气脱硫试验。结果表明 ,在烟气温度 1 1 0℃、过滤风速 0 .6~ 0 .7m/min、吸附床层厚度为 2~ 3 mm等工艺条件下 ,烟炱和石灰粉的较佳混合比为 5∶ 1 ,吸附时间在 60 min内的平均脱硫率为 70 .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