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北方冬季农村供暖对PM2.5的影响,我们在北方的部分乡镇农村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调查走访,结果表明,北方冬季农村供暖用煤总量大,利用效率低,其生活用煤产生的烟尘总量相当于工业用煤的2.7倍,加之村落人口密集,室内通风条件差,故现有的供暖形式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针对供暖方式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在农村推行集中供暖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东沽供热站“七改二”整合改造工程是渤海石油水电服务公司对东沽石油新村供热系统进行的节能技术改造,该工程通过缩短一次热源输送距离、合理调配热源、提高供回水温差、分离工民供暖系统、统一采用板式换热器等方式达到节能目的,并经过两个供暖期的运行,证明改造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在冬季能耗较高,大量商用能源与化石燃料被用于燃烧供暖,在经济性和清洁性方面均十分落后。采用传统供暖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室内温度难以得到保障。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提升供暖品质,改善农村住户冬季居住舒适度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首先以北京农村某住宅为研究对象,给出了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其次据此分析了影响热负荷的诸多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思路;最后针对农村能耗大、环境破坏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了四种新型供暖系统,用于改善农村供暖质量,改善供暖能耗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供暖技术--石英电热器供暖系统的性能、特点、与多种供暖系统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及单片500W石英电热器在不同地区应用时的供暖面积。  相似文献   

5.
为了结束我公司沿用几十年的“凭经验看天烧火”的供暖调节方式,同时也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地热资源,在2011年底东沽石油新村“地热直供+热泵调峰”供暖系统投运前,我带领供热中心运行人员一起制定了详细的供暖运行调节方案,整个供暖期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质调节的方式进行调节,根据不同的室外温度,调整用户的供回水温度,调整地热井和热泵的投运情况.  相似文献   

6.
冬季供暖燃煤锅炉的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暖燃煤锅炉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冬季的主要污染源,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污染的情况,寻求解决污染的对策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前,民用供热方式共有三种类型:燃煤锅炉供暖、普通燃油(燃气)锅炉供暖和城市区域集中供热。目前燃煤锅炉供暖方式较为普及,但其专用锅炉房投资较大,煤场和灰场需要占用一定面积的场地,而且由于诸多环保原因,面临明令禁止和强制淘汰的境地;普通燃油供热要额外增加储油、运油设施,燃气锅炉要增设气体调压站,初始投资费用高且安全不利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滨海石油新村供暖系统,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供暖应用中的参数调节进行分析指导,收到了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京津冀地区实施天然气和电能驱动空气源热泵(简称:热泵)替代燃煤(散烧煤和锅炉煤)供暖系统的一次能源效率、污染物减排量及经济性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京津冀地区,采用天然气和热泵替代燃煤供暖可使一次能源效率分别上升31%和44%;天然气和热泵供暖都可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天然气供暖可使烟尘、SO_2和NO_x分别减排7.46,33.26,8.06万t;热泵供暖则分别减排7.48,33.21,9.36万t;热泵供暖的初投资高于天然气供暖,但其年燃料费用远低于天然气供暖;此外,基于烟尘、SO_2、NO_x 3种污染物减排总量,计算得出天然气供暖改造的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较热泵供暖改造高14.2元/kg,综合对比发现,热泵供暖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规划》对北方地热供暖、生物质供暖、太阳能供暖、天然气供暖、电供暖、工业余热供暖、清洁燃煤集中供暖、北方重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煤改气"气源保障总体方案做出了具体安排。《规划》指出,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50%,替代散煤烧(含低效小锅炉用煤)7400万吨。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替代散煤烧(含低效小锅炉用煤)1.5亿吨。力争5年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对农村生活垃圾来源、分类以及产生强度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中国农村实际村情,从降低生活垃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角度开展研究,在分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并结合不同村情的前提下,提出了“村集-镇运-县(区)处理三级式处理模式”、“混合投放-分类收集处理的组合模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处理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可燃组分基本特征及其时空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组成特征及采取焚烧处置的可行性,本研究在2015年的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我国12个省份共72个村镇生活垃圾产生源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垃圾全组分和可燃组分的质量分数、含水率以及垃圾热值等参数,进行了地域、季节以及村与镇之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可燃组分质量分数(湿基)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厨余类(13%~53%)橡塑类(10%~18%)纸类(10%~15%)木竹类(0~10%)织物类(0~8%).相同行政区域内村与镇之间生活垃圾组分差异较小,南方村镇生活垃圾全组分的平均含水率大于北方,全国村镇生活垃圾平均含水率为40.1%左右.我国北方生活垃圾热值在4个季节均有81%的村镇超过3 500 k J·kg~(-1),而南方村镇生活垃圾在春、夏、秋、冬这4个季节满足这一条件的村镇分别占44%、50%、61%、72%.垃圾经分选后热值得到提高,但南方村镇春季生活垃圾可燃组分热值仍然偏低,南方其它季节56%以上的村镇和北方全年所有村镇的生活垃圾均能满足焚烧处置的热值要求,故对我国北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置是可行的,而南方村镇生活垃圾需加强前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城乡垃圾污染问题,以辽宁省盘山县为城乡代表,对城乡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进行了探讨。根据县城、场、乡、镇、农村排放垃圾的不同,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模式,并对城乡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4.
漠河县北极镇总体规划旅游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漠河县北极镇总体规划范围为26.31 km2,规划为北极洲、北极新村、北极村、农业观光区、十里长湖公务接待区、龙岛和圣诞村7个部分,规划的总体目标为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把北极镇建设成为具有找北寻源、养生度假、冰雪体验、会议科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地,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的核心景区,根据北极镇的性质、规模及建设内容,分析预测了漠河县北极镇的旅游环境容量,确保在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5.
董玥  梅凤乔 《环境工程》2017,35(8):112-115
为解决"垃圾围城"困境,在充分考量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特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能力以及垃圾处理可行方案的前提下,提出以干湿分类为基础,并对干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于此分类体系,对既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优化调整进行了探讨,提出优化调整原则。最后,以郑州市为例,给出了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优化调整的具体方案,并证明了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以及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优化调整,在提高垃圾资源化率和减少填埋量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为例,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开展研究。自2019年7月以来,织里镇采取"二定四分"的收集模式(其中,"二定"指定时和定点,"四分"指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2020年,织里镇易腐垃圾收集量达到22219.98 t,相比2018年增加了67.5%;其他垃圾的收集量为116493.92 t,比2018年减少了22%。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使得织里镇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的收集量呈负相关,干湿分类效果显著。织里镇针对特色服装行业所产生的废旧布条采取"因地制宜"的垃圾管理模式,实现固体废物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2020年分类收集废旧布条41100.07 t。然而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发现干湿分离率不高、资源回收利用不足、有害垃圾的商业化运作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当前现状,给出以下3点建议:1)提高公众垃圾干湿分类的责任意识;2)全面建立垃圾资源化标准体系;3)推行生产者责任制度,促进有害垃圾的商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7.
段珍华  黄冬丽  肖建庄  崇丹  王星 《环境工程》2021,39(10):171-177
目前,翻新、改装、重装家居屋舍俨然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建筑装修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似有"围城"之势,但却鲜有人研究其资源化途径。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和多次实地调研,较全面地剖析了我国建筑装修垃圾的管理现状,并对其产生来源、分类与特点进行了概括和解读,发现建筑装修垃圾成分极其复杂、波动性大,不应沿照一般建筑垃圾处置模式进行资源化加工和利用,前端分拣管控迫在眉睫,通过进一步对比生活垃圾的成分特点与资源化途径,指出建筑装修垃圾前端分拣的可行性,并对其资源化处置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生活垃圾源头沥水的减量提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生活垃圾厨余组分含量高、含水率高和热值低的特点,提出以降低厨余组分含水率为主要手段,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提质为主要目标的源头沥水和选择性分质收集模式.在苏州市两个居民小区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项目试点,监测结果显示,居民家庭采取源头沥水措施后,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6.47%,含水率降低2.23%,低位热值提高10.94%.生活垃圾源头沥水的减量提质效应良好,有助于提高后续焚烧及填埋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和二次污染控制水平,降低运输及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N市城市垃圾分类实践工作的梳理分析,构建了国家行动者与作为参与主体的居民之间协同管理的行动逻辑与运行模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行动.一方面,国家行动者通过诱导性和强制性机制,增强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社会参与者在接受国家政府指导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力量主导的垃圾分类自治空间,发挥了"自下而上"的建构性作用.在中国迫切需要开展垃圾分类的背景下,该种运行模式将有助于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以及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