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资讯     
正要闻2020年3月1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急办主任赵群英、综合司司长徐必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介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情况。A高度重视,迅速行动1月20日,生态环境部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李干杰部长任组长,先后召开34次领导小组会议,多次致电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并赴北京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调研。2月6日,召开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视频会议,把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安全处置等工作安排至县一级。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4月1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承站、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江光出席发布会,向媒体介绍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理性、协调、并进核安全观,推进核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要闻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环境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思想、新战略,积极协调有关方面,推动以最严厉的法制和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7月26日召开的生态环境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副司长王开宇出席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了生态环保领域的法规与标准工作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要闻     
《环境保护》2020,48(13)
正2020年6月3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副所长王海燕出席发布会,向媒体介绍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工作进展。迄今为止,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法律共13部,占现行有效法律总数(270部左右)的约1/20;另有22部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资源法律。由国务院颁布、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行政法规共30件,占现行有效行政法规总数近1/20。A法律法规体系方面  相似文献   

5.
要闻     
正2020年6月2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肖建军出席发布会,向媒体介绍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监测情况。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A 2019年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一是抓全局、谋长远,系统规划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二是强法治、建规范,大力推进监测法规制度建设。三是重融合、扩数量,优化调整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四是严监管、重惩戒,坚决守住数据质量的生命线。五是大比武、展风貌,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相似文献   

6.
要闻     
<正>3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邱启文出席发布会,就我国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有关情况进行说明,表示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A加强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与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主题一: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刘友宾首先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他指出,公众参与是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环境决策科学有效的重要举措,是强化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的重要补充,也是减少生活性污染排放的重要力量。他认为,积极引导和推动公众参与,实现政府主导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良性自治的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生动局面,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5月12日,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召开了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项目第二批试点工作方案讨论视频会。来自上海市、四川省、江苏省、湖北省等第二批试点地区和天津市、安徽省、广东省、陕西省等拟申请第三批试点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有关单位代表参加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吕忠梅副主任、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南京大学毕军教授等专家对各地试点方案进行了点评。会议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王开宇副司长主持,别涛司长出席会议并致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党委副书记胡军以及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9.
资讯     
《环境保护》2022,(Z1):6-7
<正>要闻2021年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021年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出席发布会,介绍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和过程管控,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A“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按照系统管控、分类指导、坚守底线、共享共用、持续优化的原则,积极推进“三线一单”工作。目前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法律保障不断加强。“三线一单”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立法工作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众多湖泊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2010年开始,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开展了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质良好的湖泊为何要优先保护,又该如何保护?本刊特对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赵华林司长进行了专访。《世界环境》:请简要介绍我国湖泊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赵华林:我国湖泊数量众多,类型多  相似文献   

11.
资讯     
《环境保护》2020,48(15):6-7
正2020年7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出席发布会,向媒体介绍科技助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相关工作进展。A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有序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完成"十三五"任务部署,长江生态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一期项目顺利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现已进入验收阶段。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先后部署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十多个专项,基本涵盖生态环境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1月5日,生态环境部举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媒体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配额分配方案》)有关情况,并与记者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6月15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举办第十五期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大讲堂,邀请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原司长、环境发展中心原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合规审查委员会原主席兼执行局局长唐丁丁做"新形势下的全球环境治理"专题讲座。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政研中心吴舜泽主任出席会议,田春秀副主任主持会议,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讲座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黄慧诚 《环境》2001,(8):22-23
近日欣闻始兴县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还被省政府批准为建设现代生态县示范县,我有幸陪同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前司长罗国桢同志参加了始兴县首届生态杯龙舟赛暨招商推介会.一进始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望着那醉人的碧绿和欢快的小溪,我们亲身体验了始兴县建设现代生态县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到县里,无论是在街道还是农村,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我们更加感受到一股股建设现代生态县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5.
近日欣闻始兴县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还被省政府批准为建设现代生态县示范县,我有幸陪同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前司长罗国桢同志参加了始兴县首届生态杯龙舟赛暨招商推介会。一进始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望着那醉人的碧绿和欢快的小溪,我们亲身体验了始兴县建设现代生态县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到县里,无论是在街道还是农村,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我们更加感受到一股股建设现代生态县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3月18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围绕"疫情防控总结反思与环境治理现代化"主题组织召开第十三期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沙龙。沙龙由政研中心党委副书记胡军主持,生态环境部综合业务司司长徐必久、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出席会议,沙龙首次以在线视频形式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国务院发  相似文献   

17.
针对陕西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功能特点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监控指标体系,为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以《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为依据,参考中国综合生态环境区划方案以及四川自然区划、气候区划和林业区划等方案,根据四川省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四川省分为5个生态区,13个生态亚区,36个生态功能区。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对科学有效地管理四川省生态环境、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中东部地区由于人类活动频繁、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早期生态问题有所好转,新的生态问题在急剧发展;人工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原生生态环境在加速衰退;单一性生态问题有所控制,系统性生态问题更加严重;浅层次的生态问题有所解决,深层次的生态问题更加突出。从总体上看,生态退化的现象有所缓和,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生态退化的趋势在加剧,生态灾害在加重,生态问题更加复杂化,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青藏公路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类型多种多样.本文针对高寒草甸生态、高寒草原生态、沼泽湿地生态、砾漠戈壁和高寒荒漠生态、河流生态植被、高寒灌丛生态等类型地区不同生态环境类型,从工程防护、植被恢复和景观恢复等角度提出不同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缓解青藏公路改建完善过程中对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