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绿色发展是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发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本文以黄河流域上游的兰西城市群为例,梳理了兰西城市群绿色发展现状与成效,深入剖析了兰西城市群在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环境保护压力大、绿色发展协同布局薄弱、绿色示范引领作用不足、体制机制创新不强等问题,精准提出今后甘肃、青海两省深入推进兰西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中游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其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运用SBM分析方法测算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荆襄宜城市带、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及其所包含的28个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率,对各城市及各城市群之间绿色低碳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率值进行对比,再利用绝对收敛检验,通过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可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低碳效率是显著发散的,从而得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低碳弱协同发展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德国化工高污染时期的环境污染状况及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因此而引发的化工行业的绿色转型,探讨了对中国化工行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提倡从消费领域入手,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实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助推“两型社会”建设的良好作用机制。回顾了能源消费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推进绿色消费的背景,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现状与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长株潭城市群推进绿色消费的政策重点与政策建议,能够为“十三五”时期长株潭城市群绿色消费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绿色核心动力、环境基底、创新产业、发展绩效四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运用CRITIC赋权、核密度估计、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从均衡态、均衡度、均衡熵角度探讨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均衡状况,并分析其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高质量绿色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但未出现空间极化现象;总体格局呈西北—东南向,重心位于南北居中、东西偏东的位置。(2)高质量绿色发展总体水平较为均衡,但其中创新维度均衡度较低;城市内部均衡度存在明显的省域分化,沪苏浙城市明显优于安徽省内城市。均衡熵表明多数城市系统协调度有优势,具备一定发展潜力。(3)创新水平、环境质量、土地集约、现代产业等是高质量绿色发展普遍存在的障碍因素。坚持创新驱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国土空间治理是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化工是江苏省重要支柱产业,但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化工安全环保事故带来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2019年响水天嘉宜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教训极其深刻.为探寻化工行业整治及绿色发展路径,在回顾2006年以来先后开展的9轮化工行业整治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化工行业布局、规模、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了化工产业发...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城市群和产业转型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揭示流域尺度城市群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对指导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本文聚焦“城市群和产业转型发展”,联合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从生态保护、资源配置、动态演化、空间结构、整合调控等视角,探讨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议题,以求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核心观点如下:识别水资源、城市群和产业发展的关系是促进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协同、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并进的关键;分析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复杂耦合与动力演化机制对于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揭示黄河流域典型城市群和产业空间演变机理,构建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空间一体化目标与模式,是促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和能源革命导致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复杂、“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构建背景下,黄河流域“城市群和产业转型发展”亟需更全面的整合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从资源、环境和竞争力等方面指出我国石化工业面临着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研发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优化工艺和产品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科学》2015,(5):22-25
面对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必然选择。文章阐述了绿色生活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分析了绿色生活面临的挑战,介绍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团推进"3种推动绿色生活的模式,以期为我国全面实现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提供思路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方向.利用归一化分析、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对温州市传统产业的产值、利税、工资、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标进行分析,可得出各传统产业效益特征.针对不同产业的效益特征,可通过鼓励扶持、改造提升、延伸产业链等路径来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研究黄河流域战略背景和城市群发展规划,本文构建评价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于城市群比较研究中,再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分析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2007—2019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时空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生态保护建设进展较为缓慢,二者耦合度波动上升。(2)上游城市群的协调度低于中下游,整体协调度提升至良好协调。(3)存在从经济发展滞后型向生态保护滞后型的转变。(4)各城市群的协调度存在关联效应。(5)影响耦合的机制和民生发展与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绿色发展与农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城际人员流动的负向效应与城市群的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移动互联网定位大数据,测度中国城际出行人员的流动特征,探讨大规模城际人员流动的"负向效应"。基于春运与平日两个时段百度迁徙数据,运用流动规模、广度两项流动性指标,使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测度全国城际人员流动空间特征;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城际人员流动给不同类型城市、城市群带来负向效应的差异。结果发现: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是流动性最强城市的高值聚集区,城市群、超大城市的超强流动性伴随着更大的负向效应风险。表现为:第一,以超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受到城际人员流动负向效应冲击时,会产生更大的负向影响;第二,该类城市群会通过城际人员流动极大地扩散负向效应。提出城市群安全应首要保证流动性的安全,城市群安全应体现在城际流动网络的韧性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动城市群发展战略需要从国土空间安全的视角审视城市群流动性与城市群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绿色金融是金融创新的重点,旨在调控资本供给,实现环境向好发展。以绿色债券为例,基于2016—2019年中国142个地级以上城市,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政策激励、金融基础、环境污染对绿色金融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西部地区引入绿色金融的城市数目较多,东部地区是绿色金融规模增长的承载区域。(2)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显著提升绿色金融规模,而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3)不同区域的政策措施都能与金融基础协同,促成绿色金融发展。仅在东部地区,政策激励能够缓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是在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推动下的顺势转型,中西部地区则需应对环境污染造成的阻力。  相似文献   

16.
宋家鹏  陈松林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865-2877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模型,测算2005—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中国三大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效率,采用核密度函数对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产业和人口两个角度分析经济集聚对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和直接冲击。结果表明:(1)2005—2016年间中国三大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总体呈现先收敛后分化的演化特征,不同城市群之间的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具有显著差异;(2)第三产业集聚水平和人口集聚水平对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效率表现出单门槛效应,表明适度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对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导致促进作用下降甚至出现负向影响;(3)第三产业集聚水平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率自身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的直接冲击都是从开始就达到顶峰而后收敛为0,而第二产业集聚水平和人口集聚水平则是先负向冲击后持续正向冲击。城市群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时,既要充分发挥经济集聚的正面环境效应,也要重视不同经济集聚的适度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经济开发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系统性、动态性、目的性、可控性、复杂性的共同特点.引入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新区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战略分析,使新区有目的的按规划发展,可以避免老城区发展的弊病,建设一个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健康系统.以沈阳浑南新区为例,建立模型进行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并进行规划方案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针对工业行业绿色发展评价标准的研究较少。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置5项一级指标及22项二级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初步构建了河南省钢铁、焦化等12个重点行业绿色发展评价标准框架。依据2019年河南省重点行业绿色发展两期调研评价结果,分析了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及各行业绿色发展的水平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省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有效助力了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为此本研究围绕企业自主改造、行业协会综合协调、政府部门鼓励引导等方面提出了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议题。本文从绿色发展的内涵实质、评估工具和方法以及绿色发展路径三个层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力图呈现国内关于绿色发展研究的进展脉络,明晰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从概念构成、内涵维度、理论辨析和演化脉络四个方面阐释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理论深度和广度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与主流经济发展理论的衔接存在较大距离。关于绿色发展评估,主要从投入产出效率、综合绩效、环境与经济协调三个视角进行,但是目前仍然缺少一个兼顾地域差别的公允性工具和方法。针对绿色发展路径的研究呈现出理论机制较少、实践路径较多的特点,但实践路径的研究仍较为宏观和宽泛,中微观尺度的研究较为欠缺。这些都有待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This methodological investigation deals with measurement and valuing of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 for urban green space.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dimensions for such types of function are analyzed and a concept " integrated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s"(IESF) is put forward for evaluation. Based upon this conceptual approach, an index system for measuring IESF for urban green space is established. With a methodological integration of fuzzy mathematics,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and Delphi method, an AHP fuzzy evaluation techniques for IESF for urban green space,called AFIFUG method, is developed. Such a method has beendirectly applied to the land use strategic planning of Tianjin out-ring green belt(TOGB), and its analysis resul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ut into 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