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灰色聚类法在福建晋江水系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除了常用的综合污染指数、模糊综合评价法外,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灰色局势决策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根据泉州市2003年晋江水系的水质监测资料,运用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评价了晋江水系各水段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该江段的水质状况为大部分监测断面水尚清洁,部分监测断面水质状况差,污染偏重。  相似文献   

2.
灰色聚类法对竹皮河水质的综合评价刘义荣,许登清湖北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宜昌师专化学系一、前言灰色聚类法是把环境系统做为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将聚类因子对不同聚类指标所拥有的白化数,按几个灰类进行归纳,以灰类白化数的生成为基础的一种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二...  相似文献   

3.
灰色聚类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提出运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的新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某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最后与模糊数学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证明,灰色聚类法不仅具有模糊数学的优点,又补充了其不完善之处,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比较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3-2011年深圳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资料,利用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了深圳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探讨了灰色聚类法方法的合理性,分析了水质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灰色聚类法评价山仔水库富营养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灰色聚类法的原理和步骤,并且进一步通过应用灰色聚类法对山仔水库富营养类型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山仔水库1998年水质属于富营养到极富营养,2001和2002年的水质属于中富营养.利用灰色聚类法对一些灰色现象作出判断,说明灰色聚类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评价方法,对正确把握水质现状以及实施水污染综合整治提供比较具体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在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运用等斜率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的新方法 ,该方法以等斜率方式构造白化函数 ,具有分辩率高、信息利用率大的优点。并用该方法对蒲河新城子段的水质进行了评价 ,最后与模糊数学方法作比较。结果证明 ,等斜率灰色聚类法不仅具有模糊数学的优点 ,又补充了其不完善之处 ,用等斜率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比较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7.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色聚类法把大气系统当作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将聚类样本对不同的聚类指标所拥有的隶属函数,按几个灰类进行归纳,得出最大聚类系数及聚类结果。以东莞市长安镇为例,得出灰色聚类法是一种能把实际情况加以考虑、简单而有效、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澜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Z1):262-264
采用共源点灰色聚类法对南渡江海口水域 1 993年枯水期水质进行评价 ,结论为I类水质。与共斜率灰色聚类法进行比较 ,该法更简化 ,加权含义更确切。  相似文献   

9.
灰色聚类法在许昌市中浅层地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许昌市中浅层井水水质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77%的中浅井水水质尚好,基本上没受到污染,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接近Ⅰ级水质标准;17%的中浅井有1—2项评价因子略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综合评价结果接近Ⅱ级水质标准;6%的中浅井水不适合饮用。灰色聚类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数学的评价结果相比较,信息的利用率、分辨率均要高些。  相似文献   

10.
灰色聚类法在许昌市浅层地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许昌市中浅层井水水质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77%的中浅井水水质尚好,基本上没受到污染,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接近Ⅰ级水质标准;17%的中浅井有1-2项评价因子略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综合评价结果接近Ⅱ级水质标准;6%的中浅井水不适合饮用。灰色聚类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数学的评价结果相比较,信息的利用率,分辨率均要高些。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宽域灰色聚类法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先构造白化函数,引入修正系数,确定污染物权重,再计算聚类系数实现土壤样本的环境质量等级评判与排序。将此方法应用于太原市5个区县,8项指标的土壤质量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宽域灰色聚类法对于5个区县的污染级别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而综合指数法对前四个评价点级别均比上述两种方法低一个级别,三种方法的质量排序大致相同,只有模糊综合评价中认为小店区优于万柏林区。  相似文献   

12.
灰色聚类法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除了常用的综合污染指数、模糊综合评价法外,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灰色局势决策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采用灰色聚类法对七台河市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运用物元分析与灰色聚类法相结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判的物元模型,其中对于权重的确定,采用了灰色聚类权的方法,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共原点灰色聚类法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式,并应用于福州市2001~2008年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模糊数学评价方法相比,共原点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更为细腻,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共原点灰色聚类法用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应用改进灰色聚类法对厦门市全市及各个主要地区2007年-2011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引用指数型白化函数来建立样本值和各灰类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零权重的问题,应用修正聚类权值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在不同级别中的权重,使最后的计算结果更加客观。经评价,厦门全市及各区2007年-2011年的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二级,厦门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改进的灰色聚类法概念清晰,计算方便,评价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环境越来越受到关注。热环境是无法精确预知与预测的灰色系统。文章以城市热环境为切入点,对影响热环境的各驱动因子进行灰色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理位置、日照、海拔、大气状况一定的条件下,城镇化水平对热环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城镇空间扩展面与热环境过载区域基本吻合,除此之外绿地指数、地表层湿度、工业用地率的灰色优势度也较高,而地区生产总值强度,工农业总产值强度,人口密度的灰色优势度较低。在灰色优势度分析基础上对灰色聚类方法进行优化,利用优化的灰色聚类方法对研究区进行热环境评估分级,其与遥感反演地温平均重合率83%,更能反映热环境的形成原因。由于灰色聚类评估还存在主观因素影响如白化权函数的确定等以及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模型中的定量精确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水质综合评价物元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运用物元分析方法建立水质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灰色聚类方法确定各污染参数的权系数。该模型应用于某河流断面的水质综合评价,得到比较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西安地区文物古迹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不仅注意到分级界限的模糊性,而且信息利用率和精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利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方法简便,结论更能反映实际的大气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