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一、什么是自然环境“环境”顾名思义是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我们讲的环境是人的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环境。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互相结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人是作为社会上的一员而存在的,这些可以称为精神环境或社  相似文献   

2.
人与环境是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环境因素有对人有利的一面和对人有害的一面。这些环境因素有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其中化学因素可由于化学物本身代谢、分解或降解而产生,有些化学因素对细胞可产生毒性反应,也就是致癌、致畸或致突变作用。许多化学因素来源于生产过程对空气、土壤、水和食物的污染。在自然界,大气中细胞毒性剂可来源于植物、微生物、或动物、昆虫的传播。大气中的气态和颗粒物质种类很多,例如有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硫等化学排放物,硅酸盐、石棉、  相似文献   

3.
早在2000多年 前的《内经》中就明确提出了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的思想,认为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疾病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疾病是由某一特定原因造成健康受到损害的一个过程。对于疾病,现代的春法则是指由于人体失去适应环境的正常调节能力,致使与环境间的平衡和统一受到破坏或干扰的结果。 疾病作为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它和生态地理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任何疾病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环境影响致病因素和人体的功能状态,或者影响致病因素与人体接触机会,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类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调查及环境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素养是关于环境知识和技能、情感和价值观以及行为的综合,对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的调查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以配额抽样法探讨大学生旅游者学科专业、性别因素对环境素养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旅游者具有较好的环境意识和态度,具备锻炼成长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的潜质,对旅游环境和生态知识的渴求和认知程度对整体环境素养水平有较大影响,然而也存在着知行脱节、环境行为滞后于环境意识的现象。应结合高校各学科教学与环境道德教育工作,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开展旅游环保实践活动,创建绿色校园,营造提升大学生旅游者环境素养的整体氛围。  相似文献   

5.
地方病,又叫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在地球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这种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发育,使在地球上某一地区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化学元素过多或缺少,使当地的动物、植物以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环境与地方病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不能脱离其周围的环境而独立存在,必须同周围自然环境中的理化因素、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建立一种动态平衡。在地球演变过程中,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原因,使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一些特异性的带有地域性质的疾病,既地方病。常见的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地方性氟病,克山病及大骨节病。环境与地方病  相似文献   

6.
自主实体共生模式下企业共生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因是循环经济的一种重要载体,园区企业通过互相利用副产物和废物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在于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但企业共生关系的形成并不是完全的自发市场行为,而是受到各种技术、政策、园区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据此建立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将以上影响,因素纳入模型分析框架,研究企业共生关系的形成过程,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对企业共生关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阈值带理论的废渣地稳态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阈值带暗含了生态系统从一种稳态状态到另一种稳态状态逐渐转换的过程,而不像点型阈值那样发生突然的转变.生态阈值带是生态阈值两种类型之一,它在自然界中可能更为普遍.运用生态阈值带理论对废渣地稳态转换过程进行研究,由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植被稳态和荒漠稳态之间转换存在稳态生态阈值带、稳态弹性恢复力和稳态极限,井分析了荒漠稳态与植被稳态恢复力的影响因素,表明了生态阈值带研究对自然生态保护和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意识水平的提升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旅游者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内在自觉地规范旅游环境行为和实践活动。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以配额抽样法探讨大学生旅游者学科专业、性别因素对环境意识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旅游者表现出较好的环境态度和倾向,对旅游环境和生态知识的渴求和认知程度对其整体环境意识水平有较大影响,然而也存在着知行脱节,环境行为滞后于环境情感、意志的现象。应重视高校环境教育工作,努力提升大学生旅游者的环境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经济发展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引起环境问题的诸多因素中,来自企业方面的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此改善环境首先就需要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在推动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各种因素中,既有如政府的管制等外部因素,也有如减少成本、产品差异化等企业自身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推动企业环境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本文通过政府管制及企业自身因素对驱动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分析各个驱动因素优缺点,寻求各驱动因素的最佳的组合,促使企业更好地加强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高消耗的粗放经营模式对乌海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等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我市的环境和发展,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并从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增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以及加强自然保护力度等方面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环境与环境科学的产生所谓环境即存在于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界。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还是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早已经历了一个从发生到发展的漫长的地质历史阶段。而人类出现之后,则通过其生产和消费活动来利用、改造、影响着自然环境。与此同时,整个自然界也就进入了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即对立统一的新的历史阶段。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摄取生活必要的物质,同时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使自然环境也不断地发  相似文献   

12.
警惕食品包装上铅对人体的危害北京军区空军卫生防疫队俞苏蒙,鞠秀芳铅是一种古老的毒物,其神经毒性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得已证实。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业的发展和铅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铅是自然界分布很...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生态环境容量,定量分析了河南省2007-2012年资源环境的公平性问题。结果表明:(1)近6年来,河南省基于生态容量的各指标基尼系数大小顺序为: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能源消耗工业废水。其中前三者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4,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河南省各地市在固体废弃物、废气排放和能源消耗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性;(2)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和济源等10个地市的4项生态负荷系数均大于1。这些地市是造成河南省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不公平因子;(3)河南省整体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不公平性受产业空间布局影响。河南省应兼顾"公平和效率",注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五彩湾露天煤炭开采中环境成本内部化驱动因素分析,为类似地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提供理论参考。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相结合,对该矿区露天煤矿企业资源开采环境成本内部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矿区企业煤炭开采技术水平,对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驱动因素最强,其余依次是煤炭市场行情、矿区环境管理能力、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等。研究结论:首先要严格审查进入准东开采矿业企业的技术能力,严格矿产开发技术标准,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制度等措施,并严格监督执行。其次要扩大煤炭市场范围,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第三,着力加强环境管理部门的能力建设,解决各驱动因素之间失衡问题,提高各因素的整体性驱动强度,最终实现矿区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自然界降雨量与汽车环境风洞模拟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中国气象条件的雨量设定经验公式,为汽车环境风洞模拟降雨量的设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理论分析自然界气象降雨和汽车环境风洞模拟降雨的特点和差异,研究影响汽车环境风洞模拟降雨量的因素。结果 在无风条件下,影响汽车环境风洞降雨量的因素有气象降雨量、前挡风玻璃倾角、雨滴直径和车速等。按照车速将降雨分为汽车停止和汽车行驶2种模式,提出结合中国气象条件的汽车环境风洞模拟降雨量的经验公式。结论 在相同降雨等级下,汽车停止状态下的汽车环境风洞降雨量一般大于车辆行驶状态。在气象降雨量等级为短时中雨时,行驶汽车的雨量设定值与车速呈指数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环境和生物环境和生物是统一整体,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现就环境生物的影响来分析,为了易于理解,把生物和环境看成为一个系统,称为生态系统。它是复杂系统,是复合系统,它有自动调控的能力。一般从  相似文献   

17.
点源排放六氯苯在多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某化工厂排放的六氯苯在水体、沉积物、土壤和植物中的分布情况。测定了水体、沉积物、土壤、植物中的六氯苯、研究了影响六氯苯在各环境介质中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及六氯苯在环境介质中的归宿。  相似文献   

18.
地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人类的健康、疾患与生态地理环境的性质、变化紧密相关。早在2000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明确提出了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的思想,认为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疾病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疾病是由某一特定原因造成健康受到损害的一个过程。现代的看法则是指人体失去适应环境的正常调节能力,致使与环境间的平衡和统一受到破坏或干扰的结果。因此,我们决不能脱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国外近年来生态学的研究,大多是围绕着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而开展的。我们知道,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相关,互相作用,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流动;这种生物群落和环境的综合体,叫做生态系统。江湖、海洋、森林、农田以及城市、矿区、工厂等都构成各自的生态系统。各个生态系统对进入其中的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当进入的污染物数量比较少的时  相似文献   

20.
BaP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广泛地存在于环境各要素中。由于含量低,性质相近的组分又多,要定量地测出它在各环境要素中的含量,通常都要经过采样—抽提—浓缩—分离—测定这样一条分析程序。在这个程序中,每一个环节包含着多个影响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的任何忽视,都会使测定结果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