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骆马湖湖区菹草(麦黄草)暴发性繁殖引发了一系列水质问题。通过研究,判读2012—2013年不同时间段的骆马湖landsat 7影像,可以发现,Landsat 7影像可以准确反映湖区菹草分布,区域化明显;同时发现菹草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人类采砂和围网养殖等活动对其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高邮湖优势沉水植物菹草剧烈变化的原因及其时空演变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利用2019-2023年长时序多光谱卫星遥感影像,结合现场和水质自动站监测,对高邮湖菹草与水质开展长期观测.结果显示,菹草的生长与水温、浊度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其在生长期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而在衰退期则会产生大量污染物;高邮湖的菹草盖度由2020年的65.5%下降至2023年的5.9%,对区域水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质量指数产生不利影响;菹草的消失与水位变化、藻类影响、鱼类数量及其优势种变化密切相关,高邮湖存在由草型湖泊向藻型湖泊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生态补水对玄武湖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南京玄武湖1997年-2010年的水质变化,以及生态补水与玄武湖水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玄武湖于1998年实施生态补水,随着生态补水的持续运行和生态补水量的不断增加,玄武湖水质得以显著改善,其水质类别由生态补水前的劣V类水体转为V类水体,并接近于Ⅳ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由重度富营养化水平转为轻度富营养化水平。目前玄武湖主要营养物质来源于生态补水,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湖区TN浓度与生态补水中TN浓度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生态工程治理玄武湖水污染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选取总磷、总氮、叶绿素a、浮游生物、浮游植物等多项环境监测指标,对利用生态工程治疗玄武湖水环境污染的效果进行了环境监测与评价。指出生态工程治理玄武湖水环境污染效果显著,经过治理使湖水中生物多样性大大增加,浮游植物大幅减少,湖水透明度增加,总磷、总氮等主要指标大幅下降,生态工程区中的水环境已从高度富营养化降到中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6.
玄武湖水体中主要金属污染变化趋势及其与死鱼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2,4(3):54-55
玄武湖是南京城 的一颗明珠,它不仅是风景游览胜地,而且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渔业生产性湖泊,年产商品鱼近110万斤.目前是南京市场主要的水产供应基地之一.随着湖周围工厂、学校、机关、居民区不断增加,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排入湖中,使湖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而危及到水生生物.根据一九八七年污染源调查表明年排入湖内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约939万吨,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比例为5.6:4.4.为了深入调查玄武湖水体中主要金属的污染程度,初步探讨其与死鱼之间的关系,笔者对一九八六年—一九九二年间水质中六种金属元素进行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级提取法分析了玄武湖的沉积磷形态,在玄武湖沉积物中,铝结合态磷的含量较低,平均值为64 mg/kg,其余形态磷中,铁结合态磷为241 mg/kg,有机磷为335 mg/kg,钙结合态磷为394 mg/kg.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铁结合态磷可以释放到间隙水和上层水体中,是湖泊产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铝结合态磷由于含量少,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很小;钙结合态磷相对稳定且很难被生物利用,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不大;有机磷对水体有机负荷影响较大,并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玄武湖蓝藻水华成因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为了解南京玄武湖蓝藻水华的成因,对玄武湖长期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表明,玄武湖鲢鳙急剧减少中断了正常的食物链,使浮游植物的牧食压力降低,在东南湖回水的诱因作用下,发生了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群的蓝藻水华。指出,玄武湖蓝藻水华的发生进程表明,东南湖回水可能是蓝藻水华发生的诱因,生态失衡是蓝藻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蓝藻水华的暴发与富营养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其暴发加重了玄武湖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洪泽湖水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的分析表明,目前湖体的水质处于3类~4类水状态,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TN、TP位居前两位,分别占30.9%和29.0%,湖泊是典型的经发展状态。指出,控制TN、TP的输入量,防止湖泊富营养化,利用水利设施,优化闸坝运行机制,衽总量控制,做好汇水范围内的协调工作,忙开通淮河入少 洪泽湖水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显微计数法对玄武湖蓝藻水华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法可同步监测蓝藻、微囊藻和有毒微囊藻的数量,及时准确反映玄武湖蓝藻水华优势种群微囊藻和有毒微囊藻的动态变化。与显微计数法相比,具有需要的样品量少、时效性强、检出下限较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可有效地应用于蓝藻水华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固城湖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固城湖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除湖心区断面枯水期总磷达Ⅳ类标准外,其余断面平、丰、枯水期水质均达Ⅲ类水标准。固城湖水体呈中营养化状态.且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已接近富营养状态。指出,面源污染,内源污染。养殖污染。流域内的航运污染是造成固城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素。提出,应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建立流域内的污水处理厂.保护森林植被.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生态化肥、生态农药;定期疏浚湖底淤泥,改良现有水生植被结构;加大对固城湖环境、功能和开发利用的研究及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对水体中的磷、氮的化学行为及平衡进行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制定营养物质种类,防止其湖水向藻型湖泊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