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决定安全生产好坏的首要和核心因素。国内外大量事故表明,在构成伤亡事故的人与物两大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而人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又是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是确保安全责任有效落实,防止事故发生的根本,也是企业安全管理和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2.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事故统计,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以上,因此,要确保生产安全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人员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构成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有4类(即事故的4M 构成要素):人的错误推测与错误行为(统称为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的环境和较差的管理。由于管理较差,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3.
<正>大量事故表明,绝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决定了事故是否发生。因此提高全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能力,确保安全责任有效落实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根本,也是企业安全管理和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重点。安全属地管理就是落实安全责任的有效手段和推动员工主动履责的管理工具,该方法在传统安全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情绪、心理运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运用统计数据论述和分析了事故的心理特征,指出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探索事故的心理特征对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作用。 伤亡事故统计资料表明,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而其不安全行为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因此,为防止事故有必要从人的心理因素方面去探索事故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由于施工作业的特殊性,建筑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在施工作业中,常常伴随一些伤亡、伤残等事故的发生。事故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事故的统计分析看,7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如何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作业风险,是审核员在审核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  相似文献   

6.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工伤事故最根本的原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因。有资料表明,70%至80%的事故是由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引起;据原长城钢厂的统计显示:人为原因:管理原因:物的原因=5:4:1,在该厂历史上的42起死亡事故中,由于操作者的违章和失误而导致的占57.1%。有人在对100名肇事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发生事故的当天,有33%的人感到心情不愉快;司机开车时因情绪波动致注意力分散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占55%。上述资料表明,要远离事故,就必须探索操作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找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方法,这应是我们今后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一看法,恰与当代某种哲学观合流: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单纯凭科学技术的技巧予以解决,需要社会技巧。我们遇到许多极其严重的问题,并不在于物,而在于人。”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安全》2006,(8):90-91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事故统计,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以上,因此,要确保生产安全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8.
正事故预防,是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减少、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3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本文从安全教育角度出发,结合大部分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这一事实,针对当前安全教育手段传统、形式刻板、效果不佳等问题,分析了安全体验式宣教基地的现状及特点,并通过安全体验式宣教基地的建设,提高公众事故预防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厂实施系统安全管理,对建厂以来发生的51例工亡事故和1983年以后发生的500多例轻伤、重伤事故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导致的事故占75%,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导致的事故占25%。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均与管理不善有关。根据我厂起重运输、触电及机具伤害事故多的特点,我们调整和完善了安全生产保证系统。图1为我厂安全生产保证系统的示意。该系统由四个分系统组成,即组织保证分系统,指标保证分系统、信息检测传输分系统和管理(考核)分系统。  相似文献   

10.
据我国事故原因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占年度事故总数的70%-80%。因此控制不安全状态,必须联系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管理控制。检查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消除生产中的各类不安全行为,对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文元  王蕊 《安全》2008,29(7):40-41
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另一方面是物的不安全状态。统计表明,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伤亡事故占伤亡事故总数的70%-90%。因此,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已经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黄新文 《安全》2009,30(2):13-16
轨迹交叉理论明确了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及本文提出了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不安全工作环境的控制四个方面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人是安全主体,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为防止人失误造成事故,就要对人的行为安全进行观察、评估,矫正不安全行为,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行为安全观察作为安全解决方案,在国内外安全工程技术领域已有初步的研究。从分析人失误着手,介绍行为安全观察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设计,并提出行为安全观察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中的安全生产是以人(操作者)为核心的,与作业行为的安全性有关。就机器设备而言,在设计、安装选用时,已考虑到对本质安全的要求,安全的可靠性较大。而对人在生产中的操作行为则应加强培训、考核与管理。据事故统计分析和有关资料报道,由于人的原因所造成的事故约占75%~80%;因机器、设备原因造成的事故仅占15%~20%。在生产操作中,由于电工作业、锅炉司炉作业、压力容器的操作、起重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安全生产、导致事故发生的决定因素,人也是预防事故、防止灾害、搞好安全生产的主体.为了减少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安全管理的重点,探索并制定控制、直至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对策.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由来已久,且分布相当广泛,根据建筑工地产生的不安全行为的具体表现,从人的心理因素去研究不安全行为,分析个性心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的影响,力图通过一些对策控制和影响员工心理状态,进而控制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6.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是环境及管理上的缺欠。据资料介绍,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工伤事故占80%左右。我区工矿企业1986~1987年间共发生死亡事故35起,其中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26起,占74.3%。这26起中,直接因违章引起的有24起,占94%。可见,在现阶段认真分析违章致因,研讨预防对策,对实现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这“三违”是违章的主要表现形式。怎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乃至消灭违章,达到减少人为事  相似文献   

17.
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特点是重视人的生命价值,把尊重人、关注和关心人作为中心内容。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提高地质勘探从业人员的安全文化意识,改变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方式和设备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关键。加强安全制度、安全物质和安全行为文化的建设,实施全员管理、保证安全投入、严密监控重点危害因素是实现野外地质勘探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行为安全与本质安全是安全科学要研究的两个重要课题。深刻理解它们的内涵,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事故致因论证明,造成事故的原因不外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鞍钢近40多年所发生的1600多起死亡事故中,多数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针对这个教训,鞍钢于近几年来在抓职工的行为安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提出了“严明职责、严密制度、严肃纪律、严格考核”的治厂原则,推行标准化作业,开展全员教育等等,有效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但是,鞍钢是个老企业,工艺较落后,设备陈旧率高,在设备本质安全方面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口 《劳动保护》2000,(8):45-46
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工作 ,台湾称为“劳工安全卫生训练”。在各项安全生产活动中倍受重视。台湾的有关负责部门认为 :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占88%以上 ,因此 ,加强劳工的安全卫生教育 ,是防止事故最基本有效的方法。实施安全卫生教育 ,可以达到下列目的 :1.防止职业灾害之发生 ;2.防止因职业灾害所伴随发生的财产损失 ;3.改善作业方法 ,提高劳动工作效率 ;4.促进劳动作业安全 ,增进劳工对工作之信赖 ,促使劳资关系更加和谐。台湾有两个劳工安全卫生训练机构 ,即“工业安全卫生协会”和“生产力中心” ,由这两个机构开展劳工安…  相似文献   

20.
一些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伤亡事故,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发生在直接操作的工人身上。而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因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因此,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分析掌握人的心理变化,加强教育与管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或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是当前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对大量的事故调查分析中看到,事故通常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